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常规HE染色法分别结合光镜定量地观察75mGyX射线照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在生精周期中凋亡的适应性反应。结果:当1.0、2.0或3.0Gy(攻击剂量,D2)X射线照射前6h给予75mGy(诱导剂量,D1)预照射时明显减轻D2对睾丸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凋亡损伤作用,而对精子细胞影响不明显,当1.0、1.5、2.0、2.5、3.0Gy(D2)X射线照射前3、6、12、24h给予75mGy(D1)预照射时,发现当D2剂量较小(1.0、1.5、2.0Gy)时,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减少出现较早,较明显,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反之,当D2剂量较大(2.5和3.0Gy)时,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减少只有照后6h)出现,而且不显著。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以诱导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并与D1和D2间隔时间及D2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兔动脉平滑肌细胞(SMCs)对7射线照射的剂量效应关系,探讨电离辐射抑制SMCs增殖的细胞生物学机理。方法 静止期SMCs分别给予γ射线2.5,5,10,20及30Gy一次性照射后继续培养4,24或72h。以^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分析、微核实验和电镜观察γ射线对SMCs的DNA合成、增殖周期和损伤的影响。结果 在2.5Gy以上剂量γ射线一次性照射时,SMCs增殖明显抑制,细胞G0/G1期阻滞,均呈剂量依赖性。2.5Gy以下剂量γ射线照射后24h左右可见细胞凋亡增加,2.5Gy以上剂量7射线照射可使SMCs发生坏死。结论 电离辐射能抑制SMCs增殖,使细胞产生G0/G1期阻滞,并呈剂量依赖关系。SMCs死亡方式与受照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电离辐射诱导免疫细胞旁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在体外诱导免疫细胞的旁效应。方法用^3H-TdR掺入法观察未受照射的EL4细胞的增殖效应,用硝酸盐还原法测定受照射的J774A.1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在受高、低剂量照射的抗原递呈细胞(J774A.1)和未受照射的T淋巴细胞(EL4)的共培养体系中,0.075Gy X射线照射的J774A.1细胞使EL4细胞的增殖增强,而2Gy X射线照射的J774A.1细胞则使EL4细胞的增殖抑制;较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J774A.1细胞分泌NO量明显增多,可能影响共培养的T细胞的增殖反应。结论低剂量辐射可诱导兴奋性或有益的旁效应,其机理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EL-4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与P5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EL-4细胞接受4GyX射线照射后,survivin蛋白的表达、P5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4Gy X射线照射EL-4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受抑制,在4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照射组P5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此时间点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后4h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urvivin与P53在细胞凋亡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与P53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5.
电离辐射对松果腺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松果腺细胞凋亡、cAMP和褪黑素(MLT)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松果腺细胞凋亡。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松果腺细胞中cAMP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松果腺细胞中MLT含量。结果小鼠受0.5~6Cy X射线全身照射12h,随剂量增加松果腺细胞凋亡百分率增加;照射后24h,随剂量增加松果腺细胞中cAMP含量降低。小鼠受1~6Cy照射后12h,随剂量增加松果腺细胞合成和分泌MLT功能减弱。结论高剂量电离辐射对松果腺细胞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较高剂量照射的鼠胸腺细胞内几种转录因子活性的变化和胸腺细胞凋亡发展时程,探讨转录因子活性的变化在辐射诱导的免疫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电泳移动变化分析及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分别检测了2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内转录因子NF-κB、CREB和OCT-1活性以及胸腺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 2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内NF-κB两种二聚体p50/p50和p50/p65的DNA结合活性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以p50/p50活性显著升高为特征,CREB OCT-1的活性也明显增强,活性高峰均出现了照射后4-12h,而它们的活性高峰又恰与2Gy照射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高峰相吻合。结论 较高剂量电离辐射主要诱导NF-κB同源二聚体的DNA结合活性增强;3种转录因子NF-κB p50/50、CREB以及OCT-1可能在2Gy照射诱导的胸腺细胞内具有协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p2 1在电离辐射诱导EL 4细胞G1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North ernblot检测 p2 1WAF1mRNA水平的变化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p2 1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4 0GyX射线照射后 12h、2 4h、48hG1期EL 4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假照射组 ;p2 1WAF1mRNA水平从照射后 1h开始升高 ,4h达峰值 ,持续至照后 12h ;p2 1蛋白表达在照射后 2~ 48h明显增高。结论  4 0GyX射线照射可诱导EL 4细胞G1期阻滞 ,p2 1在电离辐射诱导EL 4细胞G1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低剂量X射线照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方法 昆明雄性小鼠接受诱导剂量(D1,75mGy)和攻击剂量(D2,1.0,2.0和3.0Gy)全身照射。通过不连续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睾丸组织不同种类生精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类生精细胞凋亡。结果 当D2照射前6h给予D1预照射时明显减轻D2对睾丸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凋亡的损伤作用,而对精子细胞和精子影响不明显。当D1和D2间隔3,6,12和24h,发现D2剂量较小(1.0和2.0Gy)时,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减少出现较早、较明显,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反之,D2剂量较大(3.0Gy)时,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凋亡百分率变化不明显。结论 低剂量X射线照射可以选择性诱导小鼠睾丸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并与D1和D2间隔时间及D2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EL-4细胞中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及多倍体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多倍体细胞的变化。结果实验表明,4.0GyX射线照射后8及12h,EL-4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2、4、8、12及24h,P5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还表明,4.0Gy照射后2、4、8、12、24、48及72h,EL-4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照射后2~48h,多倍体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EL-4细胞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在辐射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而辐射诱导多倍体细胞的分子通路则可能是P53非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10.
辐射对EL-4、J774A.1细胞CD2、CD48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时程及量效研究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EL 4和J774A 1细胞株中表面分子CD2、CD4 8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EL 4细胞CD2分子表达结果显示 ,0 0 75GyX射线照射后CD2合成在照射后 4h即开始升高 ,至 8~ 16h达峰值 (P <0 0 5~ 0 0 1) ,2Gy照射后则从照射后 4h开始下降 ,至 8h达最低点 (P <0 0 1) ,一直持续较低至 4 8h恢复 ;8h量效结果显示 ,在低剂量区 0 0 5 0 ,0 0 75Gy使CD2表达上调 ,而高剂量范围中 1,2Gy使CD2表达下调。 (2 )J774A 1细胞CD4 8分子表达结果显示 ,0 0 75GyX射线照射后CD4 8合成在照射后 2h即开始升高 ,至 4h达峰值 (P <0 0 5 ) ,随后急剧下降 ,8h恢复至假照射水平 ,16~4 8h下降明显低于假照射水平 (P <0 0 5 ) ,2Gy照射后则从照射后 2h开始下降 ,至 8h达最低点(P <0 0 1) ,随后有所恢复 ,但直至 4 8h仍未能恢复至假照射水平。 4h量效结果显示 ,在低剂量区0 0 5 0 ,0 0 75 ,0 10 0Gy使CD4 8表达上调 ,而高剂量范围中 1~ 6Gy均使CD4 8表达下调 (P <0 0 5~0 0 1)。结论 X射线照射可引起CD2、CD4 8不同的辐射效应 ,两者的相互作用体现出低剂量辐射具有不同于高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派伊氏板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初步阐明凋亡调控的部分分子机理。方法 应用光、电镜技术观察小鼠派伊氏板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派伊氏板细胞Bcl-xL及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派伊氏板细胞凋亡增加,且Bcl-xL蛋白表达下降,Fas-L蛋白表达升高;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派伊氏板细胞凋亡减少,且Bcl-xL蛋白表达升高,Fas-L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Bcl-xL、Fas-L在电离辐射诱导的派伊氏板细胞凋亡方面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大脑照射后海马区细胞凋亡与病理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大鼠大脑受电离辐射后早期海马区细胞凋亡、bcl 2表达和病理形态学变化的情况。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的比例与bcl 2蛋白的含量 ,用电镜和光镜分别作形态学变化的观察。结果 受 2 0Gy照射后第 1天起海马中就出现了凋亡细胞并逐步增加 ,至照射后3个月时恢复正常 ,而bcl 2蛋白的含量则呈相反的改变。在 3 0Gy照射后 3个月组中有坏死灶的存在 ,而其他组别中可以看到血管、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等组织的形态学异常。结论 大鼠大脑受辐射后早期海马区可发生神经细胞凋亡、bcl 2表达的下降 ,以及各组织成分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这些变化的程度与照射剂量和观测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X射线全身照射对免疫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免疫细胞表面分子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ITC-CD28/PE-CTLA-4双染染法观察了小鼠胸腺和脾细胞的CD28和CTLA-4表达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B7-1和B7-2的表达变化。结果:低剂量电离辐射和较高剂量电离辐射均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B7分子的表达;同时发现,低量电离辐射显著增强胸腺和脾细胞CD28的表达,而CTLA-4的表达降低,脾细胞较胸腺细胞更明显。较高剂量电离辐射显著增强胸腺和脾细胞CTLA-4的表达,同时抑制两种细胞CD28的表达,以脾细胞为更显著,结论:共刺激分子CD28和B7的表达上调可能是低剂量电离辐射免疫兴奋效应机理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电离辐射对不同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对不同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肿瘤放疗及化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处于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百分数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结果 研究表明:电离辐射作用后,HelaS3和S180细胞发生了S和G2期阻滞,而DL-4细胞则发生G1和G2期阻滞,B16各时相细胞数无列出较高的辐射抗性。结论 电离辐射作用后,不同肿瘤细胞的辐射抗性、即辐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其细胞周期的变化规律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辐射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CE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HR2 1s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分别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UV或γ辐射后不同时间提取细胞总RNA ,通过RT PCR与hHR2 1sp 基因特异引物杂交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放射影像密度扫描检测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单核细胞DNA修复基因表达。结果 在UV 辐射、γ 辐射后早期 (3~ 6h)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淋巴细胞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照射后 6h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最多且UV辐射更明显 ,在晚期 (9h)降低。比较人细胞系CEM和淋巴细胞两者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 ,γ辐射 (3Gy)后淋巴细胞对hHR2 1sp基因表达高于人细胞系CEM ,且表达增加时间较长 ,达 9h ;而人细胞系CEM受到γ辐射后早期表达增加 ,在 6~ 9h后表达降低。结论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CEM)和人淋巴细胞的DNA修复基因hHR2 1sp基因在一定剂量辐射 (UV、γ辐射 )范围内其表达水平随辐射剂量增加而诱导表达水平增高 ,且对UV辐射更敏感 ;提示hHR2 1sp基因在人细胞系CEM细胞和人单核细胞在照射损伤后表达增加 ,可能是促进单核细胞损伤修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照射后肿瘤细胞摄取MIBI能力的变化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坏死和增殖状态的关系。方法 将离体肿瘤细胞和实验动物按照射剂量 0、5、10、2 0Gy与照射后 2 4、48、72h进行分组比较。离体肿瘤细胞分别测定单位质量肿瘤细胞摄取99mTc MIBI的放射性计数值 (计数·min- 1 ·mg- 1 cellprotein) ,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 ,集落形成率 (Platingefficiency,PE)。实验动物计算肿瘤组织微分摄取率 (differentialuptakeratio,DUR)和AI值。结果 不同剂量照射后 ,肿瘤细胞的99mTc MIBI摄取值与AI值呈负相关 (r=- 0 93) ,与PE值呈正相关 (r =0 84)。 2 4hDUR值与AI负相关 (r=- 0 793)。结论 不同剂量照射后 ,肿瘤细胞活力变化可能用99mTc MIBI作为示踪剂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90 Sr 90 Y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组织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BPH组织和经放射性核素90 Sr 90 Y腔内照射后的BPH组织中细胞凋亡和Ki 67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90 Sr 90 Y腔内照射后的BPH组织中增殖指数 (PI)较未照射组明显下降 (P <0 0 1 ) ,而两者细胞凋亡指数 (AI)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放射性核素90 Sr 90 Y腔内照射可抑制前列腺细胞增殖 ,未发现诱导细胞凋亡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cyclinB1、cdc2基因转录的影响 ,以探讨电离辐射诱导小鼠骨髓细胞G2 期阻滞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采用半定量RT PCR方法分别检测cyclinB1、cdc2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结果  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4及 1 2hG2 +M期细胞百分率升高 (P <0 0 5) ;0 5~ 6Gy照射后 1 2hG2 +M细胞百分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P <0 0 5~P <0 0 1 )。 2GyX射线照射后 2~ 48h小鼠骨髓细胞cyclinB1转录水平在各个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 ,0 5~ 6GyX射线照射后 1 2h ,骨髓细胞cyclinB1基因转录在各剂量点均未见明显改变 ;2GyX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细胞cdc2转录水平从照后 4h即开始不同程度下降 ,1 2h达最低值 (为假照射组的 46 % ) ,照射后 48h开始恢复 ,0 5~ 6GyX射线照射后 1 2h ,骨髓细胞cdc2基因转录水平在各剂量点均明显降低 ,分别达到假照射组的40 %~ 70 %。结论 电离辐射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发生G2 期阻滞 ,cdc2激酶活性下降在G2 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p53、wafl、gadd45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电离辐射诱导小鼠骨髓细胞G1阻滞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p53、wafl、gadd45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结果:2Gy射线全身照射后2-72hp53基因转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wafl基因在照射后2h开始升高,4h达峰值,一直持续到照后48h开始恢复,gadd45转录水平除在照射后2h一过性升高外,从8h即开始不同程度下降,照射后72h开始恢复。分别以0.5-6.0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2h取小鼠骨髓细胞作量效研究表明,p53的改变在照射后各组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wafl基因转录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升高,6.0Gy X射线照射后达对照组的3.41倍,gadd45未见升高趋势。结论:在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周期G1阻滞后p53-wafl通路起重要作用,而gadd45可能不参与该过程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