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从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损仿规律外推到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程度,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类遗传危害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综述在介绍辐射诱发哺乳类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规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辐射诱发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染色体畸变规律性的比较。辐射诱发精原细胞染色体易位的剂量—效应关系较明确,为峰性曲线;不同种属动物的效应曲线峰值不同,人为2Gy、罗猴为2~3Gy,而小鼠为6Gy,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重离子束12C6+辐射可诱发动物细胞或组织的适应性反应和免疫兴奋效应,其特征包括:1.低剂量12C6+辐射可诱导动物的免疫适应性反应,与常规射线具有不同的细胞周期特征;2.低剂量12C6+辐射可诱发正常小鼠机体造血组织、生殖细胞的适应性反应;3.低剂量12C6+离子全身辐照小鼠可激活机体抗氧化系统活性;4.低剂量12C6+离子辐射对小鼠B16等肿瘤细胞未引发适应性反应,全身照射可延长荷瘤动物存活时间、增强肿瘤控制率,对临床治疗肿瘤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体在电离辐射作用下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生殖细胞基因突变将导致遗传效应 ;体细胞某些基因突变将导致癌变。因此 ,辐射致癌是最严重的辐射晚期效应之一。建立体细胞基因突变的早期检测指标及方法已成为放射医学界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 ,人类体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ypoxanthine -GtuaninePhosphoribocilTransferase ,HPRT)基因位点突变不仅对某些化学诱变剂和电离辐射敏感 ,而且在电离辐射作用下 ,该基因位点突变是不可逆的 ,可以在机体内长期累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已将微波辐射加温用于节制生育。关于微波的遗传学效应,尤其是微波对人体可能损害的问题,受到学者们密切关注。故评价微波节育的潜在遗传危害,保护人类基因库的纯洁性,进一步研究微波避孕对生殖细胞的效应有其特殊的意义。已知精子头部形态由多种基因控制,诱变剂作用于生精细胞时,可损伤生精细胞的遗传基因,能引起精子头部形态异常。近年来,分析精子头部形态改变作为检验药物对生精细胞遗传效应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旨在观察了WB-S-3型实验动物微波杀生器所发射的微波对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雄性小鼠生殖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DS)检测方法研究了“美容牌”染发剂对雄性生殖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发现该染发剂诱发的UDS与药物剂量呈线性正相关。提示此类染发剂对雄性生殖细胞DNA有损伤作用。其遗传毒理效应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胎盘免疫调节肽遗传毒性和抗突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胎盘免疫调节肽(PIP)的遗传毒性和抗突变作用。方法应用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并进行微核、染色体畸变检测以及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的研究,评价PIP的遗传毒性和抗突变的效应。结果PIP(18μg·ml-1和27μg·ml-1)可显著抑制培养人淋巴细胞的自发和γ─射线诱发的微核形成(P<0.01)以及丝裂酶素C(MMC)诱发的染色体畸变(P<0.01),并能明显抑制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多染性红细胞微核(PEC-MN)的增加(P>0.01)。结论PIP无遗传毒性,具有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7.
袁静  周桂菊  张英  朱华庆  丛林 《安徽医学》2010,31(4):308-309
目的观察GDM孕妇子代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l ectin,MBL)的蛋白水平和基因点突变的情况;初步探讨MBL是否对子代的遗传。方法用单链多态构象性聚合酶链(PCR-SSCP)法分析入组孕妇和子代MBL基因点突变;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MBL浓度。结果GDM组子代MBL基因突变发生率并不比对照组高;子代血清MBL水平高低与母亲MBL血清水平高低无关。结论母亲MBL的血清水平及基因点突变对子代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各种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类,在妊娠期间受诱变剂作用,其子代的肿瘤发生率增高。动物出生前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可使先天性畸形增多。因此评价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危害时,必须注意对胚胎造成的损伤。胎肝血微核试验就是筛选、评价环境中诱变剂、致癌剂对胚胎造成损伤的一种方法。实验设计可用亚急性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急性LD_(50)的1/5~1/10作为最高剂量。设三个剂量组、一个对照组,每组五只动物。妊娠第13天一次投与受试物,18小时后处死  相似文献   

9.
随着化学合成工业的兴起,每年有数千种新的化学物质被合成并陆续进入人类环境。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人类致癌、致畸、诱变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化学物质对哺乳类雄性生殖细胞所产生的突变效应,其后果是严重的,不仅可影响其本身,而且尚可危及子代。内外环境化学毒物均可以生殖器官作为靶器官,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中药安胎对子代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调查用中药安胎并成功生育子代的孕妇所生育子代的智力和体格发育情况,并与未经任何药物安胎的孕妇所生育子代进行对比。结果安胎组儿童出生时身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儿童(P<0.01),安胎组女童现时体质量及身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女童(P<0.05,P<0.01),安胎组儿童的智力发育优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补肾健脾中药安胎对出生后子代智力和体格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胭脂红、柠檬黄混合食用色素诱发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性损伤,结果表明,不同剂量混合食用色素组诱发小鼠精子畸变率均高于蒸馏水组(P〈0.01)。提示该混合食用色素可能引起生殖细胞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蒲公英水煎液对实验性小鼠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方法 :应用小鼠精子畸形实验 ,观察蒲公英水煎液本身能否诱发雄性生殖细胞遗物质的损伤 ;以及对环磷酰胺诱导的雄性生殖遗传物质损伤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结果 :蒲公英水煎液本身不能诱发实验性小鼠精子畸形 ;对环磷酰胺诱导实验性小鼠精子畸形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蒲公英水煎液具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可安全应于临床肿瘤治疗。  相似文献   

13.
诱变剂对人类体细胞及生殖细胞遗传结构所诱发的潜在性危害及与遗传性疾病、肿瘤发生、职业性危害、人类健康水平等的关系,已成为当前毒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离体的人类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为开展细胞遗传效应工作提供了材料.中其分裂相染色体畸变测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指标之一.作者在研究工业毒物对细胞遗传毒性过程中,观察了大鼠骨髓细胞中期分裂相形态,并以G分带染色,获得正常大鼠核型及G带核型图谱、提供了进一步评价染色体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其致病基因有两个来源:一是家族遗传;二是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基因发生突变。其中2/3属于家族遗传,1/3属于基因突变。本病主要病变为一定部位的随意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德国牧羊犬父本和母本以及他们的子代之间嗅觉受体基因遗传相关规律。方法以常规PCR技术扩增德国牧羊犬父母代与子代嗅觉受体基因,并进行相关基因的序列分析、比较。结果与母本嗅觉受体基因相比,子代和父本之间的嗅觉受体基因差异变化较大。子代和父母本之间的碱基突变主要有T→C、G→C、A→G、CVT、G→T、T→A和G→A类型突变。有些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结论本文结果对CfOLF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及对品种内的遗传规律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甾体类避孕药作为一种广泛、长期使用的生育控制药物,对服药者及其停药后生育的子代会不会产生遗传毒理效应,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十多年来,随着遗传毒理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水平上探讨了甾体类避孕药的致变(即诱变)、致畸和致癌作用。大量的文献报道和激烈的争论又促进这一主题的研究。本文试对这类研究中典型的、有争议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山慈菇生殖细胞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山慈菇(BulbusIphig6nias,BI)具有败毒抗癌的作用,是一种常用的抗癌中药。但是,山慈菇可诱发体细胞遗传损伤[’],为进一步了解其对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采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事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了山慈菇对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l材料和方法1.l实验动物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的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四一309。1.2药品山慈菇经粉碎后,称取209,粉末,去离子水3toml浸泡几,烧杯中反复煎煮3次,滤液混合浓缩至所需浓度,每毫升含相当于生药量ig,4T保存。致突变物丝裂霉素C(MMC)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繁殖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小鼠, 为进行小鼠生殖系统毒性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 将Ddx4-cre转基因雄鼠与Rosa26mT/mG转基因雌鼠交配, 产生子代动物, 利用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及活体成像等技术, 分别从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对子代及其亲代小鼠进行表型鉴定。结果 PCR结果表明在子代小鼠的睾丸组织中发生了Cre酶介导的特异性基因重组;活体成像可以看到在F1代小鼠的睾丸组织中具有GFP的表达;睾丸冰冻切片及精子荧光观察显示GFP主要表达于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中。结论 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表达GFP小鼠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19.
〔08〕不育男性精液生殖细胞精蛋白的初步研究杨绍华,张思仲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遗传教研室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4;11(4):200在精液常规检查和巴氏染色的基础上按生殖细胞的种类和比例将64例不育患者分为3型。分别提取生育与不育男性精液生殖细胞核内碱...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小鼠模型与生命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小鼠模型与生命科学研究成国祥,徐少甫(扬州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实验手段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早期胚胎的细胞,由此整合到染色体上,并通过生殖细胞系传递给子代,这类整合外源基因的“新动物”被称为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体系打破了自然情况下的种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