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过去15年来,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基础生物学和实验研究均支持下述假设:抗氧化剂可通过抑制动脉壁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种作用机制可抑制胆固醇酯通过巨噬细胞清除受体在动脉斑块内发生病理性沉积。胆固醇酯病理沉积是一种可引起斑块破裂及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
动脉硬化与自由基塞冬(老年医学教研室)动脉硬化多见于老年人,随增龄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增高。动脉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而言。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膜有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等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的纤维成分增生,逐渐发展形成局限性斑块,动脉管壁增厚、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全科医学》2010,(4):39-39
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不正常地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使动脉发生硬化现象。 胆固醇 动物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类固醇,尤以胆汁中含量最多,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最主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婷婷  郭媛 《医学综述》2009,15(9):1390-1392
早期大量的药理及临床实验发现,普罗布考具有降低血脂、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但由于其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影响。近年的研究证明,普罗布考虽然降低血HDL-C浓度,但并不降低其转运胆固醇酯的作用,甚至增加其转运能力,并可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现就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膜中有脂类成分(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沉积,管壁发生局部变性坏死,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以致变厚变硬的病理改变。它主要发生在大动脉(如主动脉)和中等管经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主动脉虽是最常发生的部位,但因管腔较大,管壁较厚,多不引起严重后果。中等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常引起管腔阻塞,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肌缺血,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导致  相似文献   

6.
超声检测糖尿病人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9例糖尿病人及90例非糖尿病人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并与86例正常组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 超声检测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可反映糖尿病人全身动脉硬化的发病情况;检测下肢动脉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或保健品可以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只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这也是冠心病一旦发生将伴随一生的原因。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许静介绍说,如果将人体动脉系统比作家庭输水管道,而由胆固醇沉积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即是管道系统生锈,锈蚀只会越积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医学》2017,(2):190-191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机体脂质和胆固醇含量增加,打破机体的脂肪代谢平衡。过量的脂类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形成泡沫化,泡沫细胞会沉积在动脉血管从而形成动脉斑块,导致血管硬化而血压增高,严重者可导致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研究表明促炎症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叙述免疫细胞及其促炎症机制在粥样硬化形成中的角色,为粥样硬化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特别是在免疫细胞功能和细胞在促炎症机制的细胞信号通路的中,共刺激和共抑制因子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讲述,为对该类细胞因子针对性的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有价值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及思考陈文垲(南京中医学院“八五”攻关脑络通课题组210029)主题词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疗法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及纤维成分的增生,逐渐形成局部斑块,动脉管壁因而增厚、变硬,斑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电镜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正常及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尸检主动脉中Lp(a)分布的量及形式。结果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Lp(a)含量显著增高,弥漫性内膜增厚、胶样病变、脂纹、早期斑块、晚期斑块及复合病变等不同病变区域Lp(a)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及含量特点。Lp(a)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中,只有在少数泡沫细胞内才发现有Lp(a)。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域同时也可检测到apoB,其分布形态与Lp(a)基本一致。对Lp(a)在动脉中沉积的机理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和Lp(a)在病变动脉中沉积后的代谢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杨海涛  刘倞坤  杨毅  谢翔   《四川医学》2023,44(6):655-659
<正>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以大中动脉内膜形成富含脂质及免疫细胞斑块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动脉中脂质等血液成分的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增多,进而形成粥糜样死病灶、血管壁硬化和管腔狭窄。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其阻塞动脉腔超过50%的病理现象为冠心病。据估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兔模型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具有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动脉粥样斑块中IgG、IgM型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巨噬细胞(Micmphage,MΦ)等免疫因素的影响.方法:将40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ASC)、低剂量TP组(LTP)、高剂量TP组(HTP)及辛伐他汀组(Sim),共喂养12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S斑块病变程度、IgG及IgM型IC的沉积、MΦ的浸润,以及TP干预对此过程的影响.结果:模型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形成明显的AS斑块,IgG型IC在斑块中大量沉积,主要沉积在斑块的脂质核心及斑块肩部,而IgM型IC在斑块中沉积不明显,MΦ在斑块内亦大量浸润.IgG及MΦ的表达在ASC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高、低剂量TP能抑制IgG及MΦ在斑块内表达,高剂量TP较低剂量TP抑制程度更大(P<0.05),与辛伐他汀的抑制程度相似.结论:AS斑块内存在以IgG为主的IC,它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茶多酚能通过其免疫调节作用抑制IC及MΦ在斑块内的表达,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西红花总甙对鹌鹑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给高脂血症鹌鹑连续灌胃(ig)西红花总甙7周,能明显抑制由高脂饮食所致的血清TC,TG,LDL-C,VLDL-C和AI的升高,防止HDL,HDL2-C及HDL3-C的降低并可提高HDL-C/TC及HDL3-C/HDL3-C值。给药组动物动脉壁TC,TG及CE含量,CE/TC值和MDA值均较高脂对照组明显降低,从而减少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在鹌鹑动脉壁中的沉积,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而且西红花总甙可减轻高脂饲料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肝系数的升高。病理切片表明,该药还能对抗因高脂饲料所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及肝组织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0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黄连温胆汤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组外给予小鼠高脂饲料6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后黄连温胆汤组给予黄连温胆汤水煎液灌胃8周,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8周。灌胃结束后取材,测定血清血脂和TNF-α水平;心脏剥离后进行主动脉根部切片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测主动脉斑块面积、蛋白聚糖沉积面积,统计斑块、蛋白聚糖沉积校正面积和蛋白聚糖/斑块校正面积,以及主动脉壁及斑块TNF-α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组小鼠血脂水平下调,血清TNF-α水平和主动脉壁及斑块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斑块绝对面积和校正面积显著缩小,蛋白聚糖沉积绝对面积减小,蛋白聚糖沉积面积/斑块校正面积有上调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具有降低血脂水平、减小主动脉斑块面积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程进展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TNF-α水平和调节蛋白聚糖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脉将氧合血液带到全身,为全身的器官和组织供应营养和氧气。动脉系统的血栓形成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就是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而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导致血管事件甚至血管性死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周卫锦  周松吉  胡霞 《浙江医学》2013,(24):2215-2216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能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IMT异常增厚的血管部位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明显增高。研究表明,有效降血压治疗对高血压大动脉IMT的增厚有一定的抑制和逆转效应[1]。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降低LDL-C和调脂外作用抑制动脉斑块形成和IMT增厚即[2-3]、本研究旨在观察降血压药物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IMT和斑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用牛磺酸治疗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结果表明,牛磺酸显著降低了动脉组织脂质含量,减轻高脂血症,抑制脂质过氧化程度,减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原因是动脉内脂质沉积增多,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腔狭窄,造成供血不足;它与高血压可能同时发生,血压、血脂正常或低血压者也可发生。患高脂血症、高血压、高黏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者,并发冠心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大。高血压患者如服用降压药,因其不能消除动脉脂质沉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致使心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突患心肌梗塞或脑梗塞。冠心病发生的原因是动脉中“积脂成疾”,源头是长期…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口死亡率的主要疾病,在我国,口腔卫生引发的慢性牙周炎等疾病常常被忽略,然而慢性炎症状态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口腔细菌不仅仅可引发牙龈及牙齿周围支持性骨和结缔组织的缺失,也可引起动脉内皮细胞的炎症及活化的发生,同时病原体表面热休克蛋白的交叉反应诱发自身免疫应答、内皮细胞平滑肌的转型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相关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对于相关及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仍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20.
牛磺酸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牛磺酸治疗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结果表明,牛磺酸显著降低了动脉组织脂质含量,减轻高脂血症,抑制脂质过氧化程度,减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