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作先  吴雅颖 《上海医学》2000,23(3):144-144
临床上中老年人特发性眼睑痉挛不在少数,现将我院从1993年至1998年收治的63例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患者共63例,70只眼。其中男28例,女35例,发病年龄38~72岁,平均55岁。单眼发病52例,双眼发病7例,伴有面部肌肉痉挛者4例。本组病例主诉中无明确致病及诱发因素,就诊前大多使用过眼药及安定之类药物且无效。发病眼或双眼视力均正常或基本正常。眼睑痉挛间歇性持续发作29天以上,最长者达11年。二、眼睑痉挛分级[2]0级:眼睑正常。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2级:轻度眼睑颤动无功能障碍。3级:眼睑明显痉挛,有轻度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配合按摩治疗眼面肌痉挛6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穴位注药、头面部按摩治疗眼睑及面部肌肉痉挛69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69例,男28例,女41例,右上睑13例,下睑11例,下睑伴半面肌7例,上下睑伴半面肌5例;左侧上睑12例,下睑10例,下睑伴半面肌6例,上下睑伴半面肌5例。年龄33~75岁,发病时间2个月~5年。合并溢泪6例,高血压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重度睑痉挛患者探索更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6例重度睑痉挛患者,采用眼睑美容手术进路、切除大部分睑轮匝肌和眉间肌群、双重切断面神经分支的联合术式进行治疗。结果 手术有效率>93%,显效率>81%,术后瘢痕不明显;缺点是术后局部表情比较淡漠。结论 此种术式对治疗重度睑痉挛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眼睑皮肤癌做临床分析,对其手术切除采用游离皮瓣整形修复进行探讨.方法 15例眼睑皮肤癌,其中基底细胞癌9例;鳞状细胞癌4例;睑板腺癌2例.2例睑板腺癌行全层眼睑病变区切除,整形修复.12例行病变区手术切除加游离皮瓣整形修复.1例拒绝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14例患者均达到保证眼睑功能和美观的效果,无术后感染,无移植皮瓣坏死现象.在随访者无复发病例.结论 眼睑皮肤癌,以基底细胞癌占多数.本组为60%.手术时广泛切除,应包括正常皮肤组织2-3mm以上,确保不残留癌组织.由于手术区创面大,常需移植皮瓣修复创面.另观察到对有眼睑、眉部、面部皮肤有色素痣者,年龄大,痣有溃烂者,应引起重视警惕,困其易恶性交为基底细胞癌.  相似文献   

5.
郑锦志  程源深 《浙江医学》1997,19(3):143-144
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86例、跟睑痉挛20例及Meige综合征18例,共124例局限性肌肉痉挛患者。治疗后随访2~7个月。使用Shorr和Albert量表对124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后病情显著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者占86.3%,疗效持续7~28周;复发者重复注射仍有效。出现泪溢、眼睑闭合,眼睑下垂、面肌轻度麻痹、复视、面部皮肤痒共49例,均在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6.
国华 《开卷有益》2007,(10):33-33
颜面抽搐,即眼睑、口角,或面颊肌肉因痉挛而发生跳动之谓。此病多发生在颜面一侧,且以中老年为多。病轻者,仅有眼睑或口角痉挛,发作次数不多。病重者,一侧颜面频繁发生痉挛。本病初发,治之较易;久发者,难于治疗。难治并非不可治疗,只要医者认真审证求因,对因施治,还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眼睑阵发性痉挛的病因。方法 :对 6 6例儿童眼睑阵发性痉挛患者的头发微量元素进行检查、分析 ,并与 6 0名健康儿童头发微量元素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眼睑阵发性痉挛患者锰低于正常值者占 6 6 .6 7% ,锌低于正常值者占 5 0 .0 0 %。与健康组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锰、锌与儿童眼睑阵发性痉挛存在有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险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眼睑痉挛的患者进行眼睑皮下眼轮匝肌内7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每个点注射2.5U,伴有面肌痉挛9例追加颧面部肌肉2-3处注射.结果 100例患者注射后1-6天痉挛逐渐缓解,大部分患者在3天内缓解.其中显著改善者57例(57%),改善者43例(43%).90例患者疗效维持时间2-19周,平均16±3.7周,有10例患者注射次数≥9次,1例注射36次的患者从第5次注射后疗效维持时间逐渐缩短,末次为2周.注射后副作用:暂时眼睑闭合不全29例(29%).轻度上睑下垂10例(10%),眼睑轻度肿胀14例(14%),流泪10例(10%).结论 本疗法疗效可靠,简便易行,药效持续时问较长,并发症轻而且可逆转,无全身毒副作用,是治疗眼睑痉挛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硬腭黏膜移植联合周围皮瓣转移修复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12例眼睑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6例,睑板腺癌2例,鳞状上皮细胞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行冰冻切片监控肿瘤边缘切除后全层眼睑缺损的患者,术中用自体游离硬腭黏膜移植片替代睑板和结膜,再造后层眼睑;转移周围皮瓣覆盖于硬腭黏膜之上,代替缺损的眼睑皮肤进行眼睑重建.术后对眼睑形态、眼睑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硬腭黏膜植片及转移皮瓣全部成活,眼睑形态及功能均基本恢复,眼睑活动自如,闭合良好,无挛缩,无眼睑内外翻畸形,无一例复发.结论 采用硬腭黏膜移植联合周围皮瓣转移,可以一次性修复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全层缺损的皮肤、睑板、结膜,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 睑板腺癌又称麦氏腺癌,国外发病率较低,Ginsbery收集了1865~1963年的资料,睑板腺癌共有142例(Arch Ophthalmol.1965;73:271)。但我国的发病率却相当高,倪逴报告了156例(1955~1976),仅次于眼睑基底细胞癌,占眼睑肿瘤总数的9.56%。我院自(1970~1981年间,共收治睑板腺癌40例占眼睑各类恶性肿瘤(170例)的23.53%,其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87例,51.18),居第二位。睑板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唯一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故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然而,在临床上早期睑板腺癌酷似霰粒肿,往往易造成误诊。本院经病理证实的40例睑板腺癌,误诊为霰粒肿而延误治疗者16例,曾误行霰粒肿手术者9例(一次手术者5例、2次手术者3例、3次手术者1例),术后  相似文献   

11.
叶竞英  张茜  黄玥 《海南医学》2011,22(22):89-90
目的 探讨自体下睑板结膜瓣移行在上眼睑全层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7例7眼上眼睑全层缺损范围在2/3以上的患者,将同侧下睑板结膜瓣移行至上眼睑缺损处,修复上睑缺损,术后随访观察修复后的眼睑形态和功能.结果 7例7眼术后随访9~38个月,睑板结膜移行瓣均成活,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 自体下睑板结膜瓣移行用于修复大范围上眼...  相似文献   

12.
睑黄瘤为结缔组织变成脂肪和色素沉淀 ,或由脂肪变性 ,类脂质沉积于皮肤所致。睑黄瘤常见于近内眦部的眼睑皮肤 ,以上睑 1/3之处内眦部为多 ,往往呈对称性 ,圆形或椭圆形的黄色扁平隆起。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男女均可发生 ,妇女多见。由于眼睑皮肤增厚 ,影响美观。笔者应用液氮冷冻睑黄瘤 2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液氮冷冻治疗睑黄瘤共 2 2例 ,4 0只眼 ,女 2 0例38只眼 ,男 2例 2只眼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年龄 2 9~ 58a ,平均年龄 4 4 .86a。发病部位均为睑 1/ 3处的内眦部。双眼同时发病者 36只眼 ,单眼发病者 4只眼…  相似文献   

13.
谭英  吴粹英 《农垦医学》2000,22(1):10-11
眼睑全层缺损多见于恶性肿瘤根治术及外伤。睑板腺癌是原发于睑板腺的恶性肿瘤,是眼睑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多数比较缓慢,就诊时面积较小,因其对放射线不敏感,一经发现,必须手术切除。但切除术后眼睑缺损的修复方法多样,各有特点。从1997年至今,我们对10例上睑板腺癌的患者采用同侧下睑全层复合瓣经睑缘桥下推进修复其根治术后上睑缺损[1],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共10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5岁,平均年龄58岁。1.2 手术方法手术分二期进行。一期手术在局麻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1例眼睑痉挛的患者进行眼睑皮下眼轮匝肌内 7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 ,每个点注射 2 .5U ,伴有面肌痉挛 9例追加颧面部肌肉 2 - 3处注射。结果  2 1例患者均于注射后 1- 6天痉挛逐渐缓解 ,大部分患者在 3天内缓解。按照Jankovic分级及疗效评价标准 ,显著改善者 12例 (5 7.14 % ) ,改善者 9例 (4 2 .86 % )。经随访 ,19例患者疗效维持时间 2 - 19周 ,平均 (16± 3.7)周 ,有 2例患者注射次数≥ 9次 ,1例注射 36次的患者从第 5次注射后疗效维持时间逐渐缩短 ,末次为 2周。注射后副作用 :暂时眼睑闭合不全 6例 (2 8.5 7% ) ,轻度上睑下垂 2例 (9.5 2 % ) ,眼睑轻度肿胀 3例 (14 .2 9% ) ,流泪 2例(9.5 2 % )。结论 本疗法疗效可靠 ,简便易行 ,药效持续时间较长 ,并发症轻而且可逆转 ,无全身毒副作用 ,是治疗眼睑痉挛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5.
眼睑是眼的重要附属器,眼睑缺损不仅有碍美观,而且眼球失去保护,导致暴露性角膜炎,损害视功能,因而眼睑的修复显得格外重要。中重度全层眼睑缺损的修复涉及眼睑前后两层的修复,前层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后层包括睑板、睑结膜。眼眶周围肌皮瓣用于修复眼睑前层,此皮瓣血运丰富,易于成活,皮肤色泽,厚度与眼睑皮肤相近。硬腭黏膜的胶原纤维结构和密度与睑板相似,黏膜衬里柔韧,能很好地贴服眼球,适应眼球的功能性活动好;可用于替代睑板,因术后收缩小,可避免术后畸形,术后眼睑外形及功能改善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报道几例累及眼睑的少见病例。这种综合征表现为由于收下睑肌松弛,上下眼睑暂时性粘着,而导致特殊的眼睑闭合。回顾性病例报道。对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外观照片和治疗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10例有相关表现的连续病例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7例患者是亚洲人,3例是高加索人。9例患者有症状,其中除1人要求手术治疗外,均行保守治疗。对2例患者进行描述并附有照片。收下睑肌松弛伴有上下睑暂时性粘着,构成了眼睑粘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眼睑粘着综合征@Kortvelesy J.S. @Buerger Jr. G.F. @张自峰…  相似文献   

17.
刘建军 《浙江医学》2001,23(11):678-679
特发性眼睑痉挛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眼睑原发性不随意痉挛 ,是中老年人易患的眼病 ,尤其是女性。临床上以眼睑间歇性或持续性不随意紧闭为特征 ,严重者因功能盲而丧失自理能力。我们在1999年6月~2000年12月共收治9例 ,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9例 (18眼 )中女性7例 (14眼 ) ,男性2例 (4眼 )。年龄53~70岁 ,平均58岁。病程0.5~3年。睑痉挛1~2级5例 ,3级2例 ,4级2例。其中3~4级的4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双眉紧皱、眉下垂、睑皮肤松弛、上睑下垂等。就诊前大部分患者作过结膜炎、视力疲劳或癔病治…  相似文献   

18.
长针浅刺治疗面肌痉挛1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一般情况下为一侧面部,因此又称半面痉挛,偶见两侧.发病之初只是上下眼睑(眼轮匝肌)轻微的间歇的跳动,眼睑痉挛,眼裂变小,轻者收缩一、二次,常被误认为是"眼跳"而不引起注意,进而逐渐向面颊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加剧,讲话、微笑时更加明显,通常不能自行控制.严重者连续发作呈持续状态.多在中年发病,传统认为女性好发.近年来的临床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有少数病例可发展到面瘫.  相似文献   

19.
在未开展冷冻疗法以前,睑缘色素痣及其它瘤体,若累及睑缘全长1/4以下者,可行眼睑全层重建术(眼睑劈裂术),但术后往往出现疤痕、睑缘畸形等并发症。近年来已有冷冻治疗睑缘色素痣及多种良恶性肿瘤的有关疗效报道,且都提及冷冻治疗后仍有瘤样组织的残留问题,因此,笔者自1980年以来采用切除后加冷冻的方法(简称割冻术)对53例睑缘色素痣及睑部的良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眼睑系眼球之重要保护器官,可因多种原因受损而需行眼睑再造术。对此,很多学者曾创立了多种术式,但效果均不甚理想。眼睑再造术中睑板替代物的选取为各家研究的重点之一。有采用异体巩膜、干冻硬脑膜或软骨组织等替代睑板者。最近我科在非住院条件下进行自体耳廊软骨替代睑板行眼睑再造术取得成功。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