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反复惊厥阈下痫样放电是否可引发实验大鼠较长时间的情绪唤醒障碍.方法 选择6~7周龄雄性SD大鼠62只,成组设计,随机分为惊厥阈下痫样放电组(subelinical epileptifor mdis charges group,SED组,n=16)、海马快速电点燃组(hippoeampal kindling group,HK组,n=16)、海马电极埋植对照组(control of electrode group,EC组,n=15)、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组,n=15),建立大鼠反复SED动物模型,通过运动活性、探究行为、拒俘反应性、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测电刺激停止后1、7和30 d时实验大鼠情绪唤醒水平改变.结果 与EC组相比,电刺激后7 d,HK组、SED组大鼠旷场爬越行为明显减少(P<0.01),后肢性站立、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次数百分比和滞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电刺激后30 d上述差异仍存在(P<0.05),同时,HK组、SED组大鼠拒俘反应性在电刺激后30 d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 反复惊厥阈下痫样放电引起了实验大鼠持续性运动活性减少、探究行为受抑、警觉水平过高、焦虑不安状态、环境适应能力下降、惊恐逃避反应等多种情绪唤醒障碍.  相似文献   

2.
戊四氮诱发癫痫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发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化学点燃大鼠癫痫模型,观察癫痫发作后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的形态学变化,探讨癫痫敏感性形成机制。方法利用戊四氮(PTZ)制作化学点燃大鼠癫痫模型。采用点燃成功后3d、7d两个时间点,应用神经元高尔基染色法,在光镜下观察和定量分析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树突改变。结果颗粒细胞的形态学参数(树突总长度、树突分支点数、树突野最大伸展距离和树突棘密度)在PTZ点燃后3d时均显著降低(P〈0.05),而在PTZ点燃后7d时明显回升,并明显高于生理水平(P〈0.05)。结论在PTZ点燃大鼠癫痫发作后,颗粒细胞树突出现明显的可塑性改变,并在PTZ点燃后7d时出现发芽现象,这可能与癫痫敏感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AP)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8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NC)组、PTZ组和VAP组,PTZ组和VAP组大鼠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PTZ 35mg/(kg·d),直至达到点燃标准.点燃后,VAP组大鼠经腹腔注入VAP15mg/(kg·d),PTZ组大鼠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0min后,再腹腔注射PTZ诱发癫痫发作.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Fas、Caspase-3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PTZ组大鼠海马神经元Fas、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明显高于VAP组和NC组(均P<0.01),Survivin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明显低于VAP组(P<0.01),但高于NC组(P<0.05);VAP组大鼠海马神经元Fas、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明显高于NC组(均P<0.05),Survivin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 癫痫发作可以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而丙戊酸钠有对抗癫痫发作导致细胞凋亡的作用,主要通过促进Survivin的表达和抑制Fas和Caspase-3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钠对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AP)对戊四氮(PTZ)致癎大鼠海马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PTZ组和VAP组,PTZ组和VAP组大鼠腹腔注射阈下剂量的PTZ 35 mg/(kg·d),直至达到点燃标准.点燃后,VAP组大鼠经腹腔注入VAP 15 mg/(kg·d),PTZ组大鼠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0 min后,再腹腔注射PTZ诱发癫癎发作.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海马神经元Bax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PTZ组均明显高于VAP组和NC组(均P<0.01),VAP组明显高于NC组(P<0.05);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阳性细胞数和光密度,PTZ组明显高于NC组(P<0.05),VAP组均明显高于PTZ组和NC组(均P<0.01).结论 VAP可以增强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的表达和降低Bax的表达,有对抗癫癎发作导致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母鼠孕期痫性发作对胎鼠海马中bax、bcl-2、ca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盐水组(NS组)和癫痫组(PTZ组),采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致痫模型,PTZ组大鼠每天给予腹腔下注射PTZ 35 mg/kg,点燃成功后将雌性SD大鼠与雄性SD大鼠合笼;发现阴栓记为孕0d,孕鼠继续孕前处理至孕20d。NS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NC组不做任何处理。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胎鼠海马组织中bax、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PTZ组胎鼠海马caspase-3蛋白(2.57±0.08)较NC组(0.53±0.13)明显升高(P<0.05);PTZ组胎鼠海马bax蛋白(3.24±0.32)较NC组(1.55±0.11)明显升高(P<0.05);PTZ组子鼠海马bcl-2表达水平(1.42±0.074)较NC组(2.45±0.07)明显降低(P<0.05)。结论孕期痫性发作使胎鼠海马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3表达增加,推测孕期痫性发作可能使胚胎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致慢性癫痫大鼠发作以及应用AQP4抑制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AZA)干预后对海马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影响,探讨AQP4与炎症因子表达间的关系及乙酰唑胺抑制癫痫发作的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致痫组(每日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PTZ35 mg/(kg·d)建立慢性癫痫大鼠模型)、乙酰唑胺干预组[每日先腹腔注射AZA35 mg/(kg·d)预处理,30 min后再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PTZ]。连续注射28 d,每天记录大鼠的发作级别。最后一次给药1 d后处死所有大鼠以备实验,RT-q PCR和ELISA检测大鼠海马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NF-κB p65表达。结果对照组无明显癫痫发作,RT-q 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致痫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乙酰唑胺干预组的三者水平明显低于致痫组(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致痫组海马组织NF-κB p65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乙酰唑胺干预组表达量与致痫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唑胺抑制癫痫的发作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乙酰唑胺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膜上AQP4的表达、改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损伤状况、下调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新生期惊厥对大鼠海马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1(NR1)和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单位(GABAARα1)表达的长期影响,以期揭示发育期惊厥导致成年大鼠惊厥阈降低的机制.方法 生后6 d的Wistar大鼠48只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三氟乙醚吸入惊厥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惊厥组再细分为单次惊厥组(诱导惊厥一次,持续30 min)和反复惊厥组(每天诱导惊厥一次,持续30 min,连续6 d),对照组同样操作但不吸入三氟乙醚.分别于惊厥后第7天和第75天取大鼠海马,匀浆提取膜蛋白,应用免疫印记法测定NR1、GABAARα1蛋白表达.结果 单次惊厥组和反复惊厥组75 d的海马NR1表达无显著变化,而反复惊厥组7 d的海马NR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GABAARα1亚单位在单次惊厥组第75天以及反复惊厥组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期大鼠反复或单次长程惊厥持续状态能够对海马NR1和GABAARα1表达产生远期影响,这种改变可能在发育期惊厥导致的脑兴奋性提高和惊厥阈降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新生大鼠海马组蛋白脱乙酰酶2(HDAC2)变化以及长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新生6 d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吸入O_23L·min~(-1))、七氟醚组[吸入O_2﹢七氟醚(每天2 h,×3 d)]和CAY10683组(七氟醚吸入前2 h,腹腔注射HDAC2抑制剂CAY10683 2 mg·kg~(-1)),每组n=30。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最后1次吸入七氟醚后24、48、72h3个时间点)海马CA1区HDAC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前体BDNF(proBDNF)、酪氨酸激酶B(TrkB)及磷酸化TrkB(p-TrkB)的表达水平。28 d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Golgi-Cox染色观察突触可塑性和突触相关蛋白:突触蛋白1(Syn1)、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水平。体外实验检测HDAC2质粒转染原代神经元对BDNF/TrkB信号的影响,以及TrkB与HDAC2联合表达对树突细胞数量和总长度的影响。结果吸入七氟醚导致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突触相关蛋白表达下调,海马树突棘密度降低,proBDNF和HDAC2表达水平升高,BDNF和p-TrkB表达降低。CAY10683干预可部分逆转七氟醚暴露导致的学习记忆损害和突触可塑性降低。CAY10683可阻断proBDNF和HDAC2蛋白表达上调,增加BDNF和p-TrkB表达水平。与对照神经元比较,HDAC2上调的海马神经元中HDAC2和proBDNF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成熟的BDNF(mBDNF)、TrkB和p-TrkB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单独表达HDAC2比较,TrkB与HDAC2联合表达可使树突细胞数量和总树突长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七氟醚暴露可通过上调HDAC2活性抑制BDNF/TrkB信号激活,从而导致神经元树突棘发育异常和大鼠认知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区腺苷激酶(ADK)表达的影响,探讨ADK与癫痫发作的关系及氯喹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戊四氮(PTZ)致痫组和氯喹干预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行为学表现,记录其脑电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ADK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PTZ致痫组大鼠出现Racine评分中Ⅳ~Ⅴ级严重发作,氯喹干预组大鼠出现Ⅰ~Ⅲ级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Z致痫组大鼠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大鼠脑电记录显示慢波、小棘波.PTZ致痫组大鼠脑内ADK表达明显增强,以海马区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喹干预组大鼠脑内ADK表达降低,但距离正常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癫痫脑组织中存在ADK的表达异常,氯喹可以抑制这种表达,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含维生素组合定痫胶囊与定痫胶囊加服维生素组合用于控制癫痫的疗效。方法选用60只健康的雄性Wistar作为实验材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A组12只不注射PTX和抗癫痫药物,B~E组的48只大鼠均应用PTZ构建癫痫大鼠模型,C组大鼠灌服丙戊酸钠,D组灌服菖连定痫胶囊和维生素,E组灌服含维生素组合菖连定痫胶囊。比较大鼠的惊厥发生率、病死率、癫痫发作级别、惊厥持续时间、体质量和Bcl-2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4周后4组大鼠的惊厥发生率、病死率、癫痫发作级别、体质量和惊厥发作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用药前相比,C~E组大鼠的惊厥发生率、病死率、癫痫发作级别、体质量和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好转(P0.05)。5组大鼠海马区的Bcl-2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维生素组合定痫胶囊与定痫胶囊加服维生素组合用于癫痫控制的疗效均较明显,二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