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消除外周DSA中的伪影,提出了一种基于仿射变换模型的全自动图像配准算法。利用改进的Harris算法在蒙片中提取特征点并构造特征模板,采用基于直方图能量最大的相似准则在对比片中进行模板匹配,得到蒙片的特征点运动矢量,然后再利用SVD法得到仿射变换模型的最佳参数,最后进行双线性插值对蒙片进行配准。在大于30例图像算法测试中,运动伪影消除良好,且满足临床应用的实时需求。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外周DSA的伪影能快速可靠有效地消除。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历史和现状,简介了DSA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介绍了图像配准方法及算法,并阐述了DSA设备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DSA的优缺点作了一个整体的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数字减影造影设备的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数字减影造影(DSA)设备的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平板探测器(FPD) 在DSA设备的应用、消除运动伪影技术的应用和三维血管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原理及特点,及其在医学临床应用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4.
功能MRI的伪影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对功能MRI数据分析影响较为严重的头部运动伪影、生理运动伪影、血流伪影、ghost伪影及敏感性伪影的产生机制,综述现有的伪影校正方法,并提出功能MRI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的一些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颈部CE-MRA在无创检查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方面已经得到广泛认可。CE-MRA在减少流动相关伪影及运动伪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主要是因为注射对比剂后能够顺着血管走行完整独立显示各个血管,而且更短的扫描时间减少了运动伪影。并且3TCE-MRA能够提供更高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6.
3.0T磁共振成像在腹部伪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3.0T磁共振成像(MRI)在腹部伪影产生的原因、表现和抑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收集40例腹部经GE Signa EXCITE HD 3.0T磁共振扫描产生伪影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0T MRI在腹部伪影主要是:化学位移伪影、ASSET伪影、电介质伪影、磁化率伪影、运动伪影和带状伪影。结论:认识3.0T伪影在腹部的特性,了解伪影产生的原因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抑制技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螺旋桨技术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磁共振的螺旋桨技术就图像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伪影等图像质量要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10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常规头部扫描序列FSE T2W和Propeller FSE T2W进行轴位扫描。对两种序列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并各选取同一层面,相同的位置的一幅图像进行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的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0例志愿者的PropellerFSE图像质量优于常规FSE,灰、白质的信噪比、对比度噪声比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常规的FSE图像中,眼球的转动造成明显的运动伪影,脑积液的搏动伪影也非常明显;而在Propeller FSE T2W序列扫描结果中,这两种运动伪影都被消除了。头动时常规的FSE图像非常模糊,有明显的运动伪影,没有任何诊断意义。Propeller FSE T2W序列扫描图像上基本没有运动伪影,图像质量略有下降,但明显好于常规FSE图像,有诊断价值。结论Propeller FSE和常规FSE相比,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并能有效地克服运动伪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桨扫描技术在消除头部MRI扫描时运动或(和)金属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11月颅脑MRI检查患者,检查中出现躁动不合作者39例和18例口腔有固定金属异物行头颅MRI检查引起的磁敏感伪影的患者,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和(或)扩散加权成像(DWI),并与常规T2WI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9例患者的常规聊显示因运动产生的伪影,导致图像质量降低,无法达到诊断要求;采用PROPELLER T2WI均显著消除伪影的影响,病变显示清晰,达到诊断要求;18例因固定义齿常规MRI扫描时产生磁敏感伪影,采用PROPELLERDWI技术后均明显消除干扰伪影。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结论:应用PROPEUJER T2WI、DWI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可获得满意的、分辨率高、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图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目的:定期检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从而保证设备的良好性能。方法: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和检定规程,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检测方法,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性能实施检测。结果:提供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详细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方便了操作人员更好地使用和检测设备。结论:该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临床使用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消除MRI中的运动伪影,改善MRI图像质量。方法总结我院最近一年的5986例 MRI检查图像,把其中有运动伪影的病例归纳分类,进行伪影分析。结果按照MRI运动伪影的成因及特点,可分为:随机自主运动伪影、呼吸运动伪影、心脏搏动伪影、大血管搏动伪影及流动效应伪影五大类。结论正确认识各种运动伪影的特点,应用相应的校正方法,对改善MRI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薄板样条(thin plate spline,TPS)的运动向量场插值方法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成像技术中运算速度慢和配准精度不高等问题,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均匀网格多层次B样条(multi-level B-spline,MBS)的运动向量场插值方法,一方面利用B样条的局部性原理以多尺度方式从稀疏网格逐层细化来提高配准的精度,另一方面利用分割矩阵的数学方法对运动向量场进行插值,有效地降低了插值的运算时间。实验证明,所提方法实现了CTA图像的高效配准。  相似文献   

12.
医学图象配准技术是当前医学图象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3-D医学图象配准的分类,配准技术中常用的变换模型,配准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及配准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文中首先对医学图象配准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常用的配准变换类型。  相似文献   

13.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是目前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医学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的配准技术是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难点和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做了概括性介绍,重点介绍医学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配准的主要方法,讨论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配准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不同配准方法在解剖图像与功能图像配准方面的适用性,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DSA图像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利用了某些机械设备,同时运用了DSA技术,探讨DSA图像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与治疗。通过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质量分析及各项技术要素优化,使得DSA图像质量得以控制,保证临床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对医疗科研、新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种提取数字减影图像血管边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成为血管疾病诊断是介入治疗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如何准确提取DSA血管边缘对于血管管径的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DSA血管图像的特点,本文利用数字减影标准测试体模得体模篾这胶片图像,图像经数字扫描仪输入计算机。通过研究体模血管胶片图像的会氏变换特性,提出了利用血管灰度分布曲线的半值全宽为阈值的区域生算法提取血管边界的新方法,在对临床图像的处理中取  相似文献   

16.
眼底图像的配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医学图像配准是人体可视化和医学图像分析的基础。配准技术的重要医学应用之一就是用手动、半自动或者自动技术进行眼底图像配准、频闪观察,便于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介绍了图像配准概念和分类,对眼底图像配准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并且展望了眼底图像配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的主体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主要用于血管造影和介入放射学.当前,随着DSA设备的成像质量改善,其输出量也越来越大,这增加了操作者和患者辐射损伤的可能.剂量优化就是研究成像质量和照射剂量间的关系,在充分保证成像质量的同时合理降低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单模造影图像的成像特点进行呼吸运动校正方法研究,减小单模肝超声造影图像序列定量分析中呼吸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图像门控法与模板图像迭代配准法对单模肝造影图像序列配准,在10个肝细胞癌超声造影病例上初步探索,提出呼吸运动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校正后的肝超声造影图像序列所生成的加权过渡时间和参数图的质量比校正前明显提高,校正后帧选择的图像与模板图像的平均相关系数比校正前平均增加0.26±0.15,校正后的图像序列生成的时间-强度曲线拟合的偏差值比校正前平均减少34.47±10.9。结论:该校正方法能提高单模肝超声造影图像序列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肝肿瘤的鉴别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