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芩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芩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及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 11.0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构建PPI网络以筛选重要靶点;运用Metascape库对关键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2将分析得到的重要靶点和通路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进一步对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出黄芩重要活性成分有汉黄芩素、黄芩素、金合欢素、降穿心莲黄酮等,PPI网络中关键交集靶点61个,核心靶点有AKT1、IL-6、MAPK14、TNF、PRKCA、VEGFA等。GO富集分析得到细胞组成101条,分子功能76条,生物过程1 413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58条,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介导的糖尿病并发症通路、IL-17、MAPK、TNF、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可知,汉黄芩素、金合欢素、黄芩素、红...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红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库获取红花的有效药物成分,利用数据库预测红花的成分靶点与AD的靶点,并对红花靶标基因进行标准化。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红花-成分-靶点”网络,利用红花的靶标基因与AD的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Le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21种红花有效成分和391个作用靶点,AD的疾病靶点535个,其中红花与AD的共同作用靶点有94个。共得到535个GO分析,43个KEGG通路,主要涉及阿尔茨海默病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红花治疗由微循环障碍引起的AD的潜在作用机制,且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丁彦敏  袁颢宸  王宁 《河南中医》2023,(7):1023-102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索栀子导致肾损伤的毒理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筛选栀子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同时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NCBI临床突变数据库、人类基因注释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检索肾损伤的靶点。通过Venny软件对药物相关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认为是栀子导致肾损伤的潜在靶点。在Cytoscape 3.8.0中构建“中药-化学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在STRING平台构建潜在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通过Metascape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8.0构建“关键通路-潜在靶点-化学成分”网络,并进一步筛选栀子导致肾损伤的关键靶基因及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黄连-葛根药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DN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UniProt数据库检索黄连-葛根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 应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DR和DN靶点基因, 运用在线工具Venny获得交集靶点, 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 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 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黄连-葛根药对活性成分18个, 疾病-药物交集靶点7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 交集靶点主要富集于炎症反应及凋亡等生物过程, 涉及到细胞外间隙、质膜、细胞质等细胞组分, 且与蛋白质结合、ATP结合、酶结合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 交集靶点可能与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机制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 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黄连-葛根可能通过TNF、IL6、TP53等靶点, 调控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 发挥抑制细胞凋亡、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半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检索半夏的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对半夏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补充;从Genecards、TTD、NCBI数据库中检索DGP相关靶点基因;取半夏活性成分与DGP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构建“半夏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借助Cytoscape 3.8.0的BisoGenet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利用CytoNCA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并筛选核心靶点;借助ClueGO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组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4.2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半夏13个活性成分靶点与DGP相关靶点的交集靶点共68个;PPI网络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327个;核心靶点的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其与黏着斑、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及mRNA分解代谢过程等调控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其与细胞周期、甲状腺激素信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消痛汤治疗痛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并筛选消痛汤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OMIM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TT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收集痛风的相关基因。将所得到的消痛汤的药物靶点与痛风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得到交集基因后,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R 4.0.2软件对消痛汤治疗痛风的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药物-疾病交集基因146个。通过拓扑分析和CytoNCA分析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木樨草素等关键活性成分15个,IL1B、IL6、TNF等12个核心基因。通过GO分类富集分析确定了2319个条目,其中涉及生物过程的2 160条,涉及细胞组分的有44条,涉及分子功能的有114条。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找到了112条信号通路。结论:消痛汤中的关键成分可能为槲皮素、山柰酚、木樨草素等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于IL1B、IL6、TNF等靶点,并推断可能通过调控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痛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系统(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system, TCMNPAS)v1.0获取运脾化湿清肺汤(陈皮、枳壳、桑叶、菊花、金银花、黄芩、土茯苓、白鲜皮、白术、甘草)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获取AD疾病靶点,并借助jvenn平台得到运脾化湿清肺汤与AD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进行拓扑分析,从而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连温胆汤"心胃同治"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黄连温胆汤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冠心病及胃炎疾病靶点,筛选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R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黄连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及胃炎共涉及109个药物活性成分和45个作用靶点,可能通过调节血流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TNF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实现"心胃同治"作用。结论黄连温胆汤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冠心病及胃炎的作用,为阐明其"心胃同治"的作用特点及进一步药理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桂枝-柴胡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抑郁(MDD)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检索桂枝-柴胡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经BAT-MAN-TCM平台对预测靶点予以补充,构建药物靶点库;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分别获取CHF与抑郁相关靶标,二者取交集,建立疾病靶标库;利用R语言将药物靶点库与疾病靶标库取交集,构建Venn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1软件及其内在插件构建化合物-靶标网络及PPI核心网络;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网络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筛选出桂枝-柴胡有27个活性成分,288个靶基因;筛选出CHF伴MDD相关靶基因882个,药物与疾病Venn图提取关键靶点83个,PPI核心网络构建筛选出12个关键基因;GO分析(P<0.05且靶点基因富集度>10%)得到19条生物过程,13条细胞组分表达过程,8个分子功能相关过程;KEGG分析(P<0.05)显示72条信号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结论:桂枝-柴胡活性成分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CHF伴MD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收集茵陈蒿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靶点,并筛选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茵陈蒿汤治疗ACLF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AKT1、MAPK、TNF、IL-6等。KEGG分析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18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苓桂术甘汤异病同治高血压病和肥胖症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检索并筛选苓桂术甘汤组方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TTD、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筛选高血压病、肥胖症相关靶点;应用Cytoscape 3.9.0绘制"中药-有效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PPI网络;运用cytoNCA插件筛选核心成分及靶点;应用R4.1.2中的Bioconductor程序包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并绘制"中药-交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PyMOL、AutoDockTools 1.5.7对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苓桂术甘汤潜在有效成分共102个、交集靶点62个, 筛选出8个活性成分和7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显示, 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通过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等信号通路, 涉及对营养水平的反应、小分子代谢的调节等生物进程。分子对接显示, 结合能<-7 kcal/mol的组合有37组。结论苓桂术甘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ition数据库得到五子衍宗丸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中收集AD的疾病靶点,通过在线工具Venny 2.1.0获取二者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及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利用内置插件CytoNCA筛选出关键成分及关键靶点。在matespace数据库中完成交集靶点的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五子衍宗丸的关键成分有高车前素、槲皮素、欧前胡素、异鼠李素等,作用主要涉及TNF、AKT1、IL-6等18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五子衍宗丸主要通过膜筏、树突、突触后、受体复合物等细胞成分参与磷酸化正向调节、炎症反应调节等生物学过程,发挥激酶结合、核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阿尔茨海默病、2型糖尿病以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Janus激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桑杞清眩颗粒干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 TCMSP 数据库筛选桑杞清眩颗粒主要活性成分和靶点信息,采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 数据库 确定高脂血症相关的靶点,取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交集,通过STRING 构建PPI 网络,并基于 Cytoscape MCODE 插件提取核心Module 进行分析。利用Metascape 对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相关生物学过程、 分子功能、信号通路进行分析,通过Cytoscape 3.8.0 构建“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最后通过Autodock 完成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桑杞清眩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有132 种,共同成分7 种,包括豆甾醇、 β-谷甾醇、胆甾醇、槲皮素、谷甾醇、木犀草素、3-羟基亚甲基丹参醌,其作用于高脂血症的主要靶点有 STAT3、AKT1、TNF、IL-6、VEGFA 等,主要集中于AGE-RAGE 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途 径、TNF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等参与调节血脂异常。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桑杞清眩颗粒关键活性成 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潜能和活性较好。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桑杞清眩颗粒对高脂血症的多维网络调控机 制,揭示了其主要潜在的效应靶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关键靶点。方法:在TCMSP中获取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在GeneCards、DrugBank、OMIM数据库中获取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中CytoNCA插件进行核心靶点筛选;利用R 4.0.2Bioconductor数据包对关键靶点进行GO生物学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通过对KEGG通路分析结果并选取关键通路绘制相关通路图,显示其靶点与通路相关性。结果:苓甘五味姜辛汤共有133个活性成分及1 705个靶点,慢性支气管炎共有1 768个治疗靶点,二者交集靶点共125个,GO富集分析生物学过程共2 441条,KEGG筛选出通路165条。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干预,其可能涉及靶点如ESR1、AKT1、CCND1、MAPK14、JUN、STAT3等,涉及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显示出苓甘五味姜辛汤干预慢性支气管炎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中药土茯苓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成分-靶点-通路”的调控网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结合文献报道,筛选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治疗靶点数据库(TTD)数据库、PharmGkb数据库及DrugBank数据库筛选出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疾病靶点。运用R语言将药物成分匹配疾病靶点,通过复杂可视化网络平台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采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靶蛋白PPI网络,找出关键基因,对成分-疾病的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网络分析显示,15个活性成分共涉及有效靶点325个,86条作用通路,预测出12个活性成分、114个靶点蛋白和20条关键通路与寻常银屑病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土茯苓可能通过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相关靶点起到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功效,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土茯苓治疗寻常银屑病的潜在活性化合物与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枸杞子-菟丝子“异病同治”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和肾病综合征(N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枸杞子-菟丝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及Perl语言进行规范以及转化为标准基因名称,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OMIM及PharmGkb数据库搜集DOP和NS相关疾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核心蛋白;对交集蛋白运用Rx4.1.3软件及R脚本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运用Autodock 4.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后得到枸杞子-菟丝子活性成分42个,作用靶点208个;DOP、NS疾病靶点分别为2834个、2114个,共有靶点915个,疾病和药物交集靶点86个。GO富集分析得到分子功能121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26条信号通路,靠前的通路为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异病同治作用机制。【方法】利用 TCMSP获取桂枝茯苓丸组成中药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PharmGKB、TTD数据库分别筛选PCOS和EMT疾 病靶点。使用R软件中的Venn R包获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后绘制Venn图,在Cytoscape中制作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 互作网络图,STRING平台中绘制交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PPI)图,Cytoscape对PPI网络进行优化并筛选核心靶点。应用R语 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桂 枝茯苓丸85个活性成分及191个相应靶点,桂枝茯苓丸治疗PCOS、EMT的潜在靶点77个。桂枝茯苓丸治疗PCOS、EMT的 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常春藤皂苷元、黄芩素,核心靶点为AKT1、EGFR、IL-6、TNF、TP53。GO 功能分析获得2 020个生物过程、34个细胞成分、126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165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该方 中核心成分与靶点对接良好。【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常春藤皂苷元、黄芩素,调节脂质 和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等信号通路,作用于靶点 AKT1、EGFR、IL-6、TNF、TP53,从而“异病同治”PCOS和EM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八桂天龙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靶点与分子机制。方法 从TCMSP、HIT、HERB数据库检索八桂天龙散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潜在作用靶点。采用GEO2R分析AD的差异基因,应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AD靶点,交集获得八桂天龙散治疗AD的可能潜在作用靶点。采用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Cytoscape软件网络拓扑计算筛选潜在关键靶点,R语言进行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疾病”网络。分子对接预测潜在活性成分和靶点的结合性能。结果 筛选八桂天龙散有效活性成分115种,相应基因靶点1666个。AD差异基因2725个,靶点2236个。八桂天龙散治疗AD的潜在靶点99个,其中关键靶点为MAPK1、FN1、EGFR。KEGG富集分析显示关键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MAPK、Rap1、Ras、HIF-1、LTP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人参二醇、次甲丹参醌可能是八桂天龙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结合体内实验验证,探讨归芍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得归芍地黄汤加减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得TS疾病相关靶点,将二者靶点取交集,得到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及网络拓扑分析。利用R语言软件及相关程序包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网络拓扑分析后筛选出的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归芍地黄汤加减方治疗TS的活性成分8个,交集靶点32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豆甾醇、β-谷甾醇、异鼠李素,关键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贞芪扶正胶囊辅助治疗艾滋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贞芪扶正胶囊组方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通过GeneCards、OMIM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艾滋病相关靶点;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 并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9.1构建贞芪扶正胶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 Tools软件对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贞芪扶正胶囊31个活性成分及180个作用靶点, 确定TNF、IL6、AKT1、IL1B、TP53、VEGFA、RELA、EGFR、CASP3为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生物过程1 436条、细胞组分53条、分子功能117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67条通路, 与癌症、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 AKT1、TNF等核心靶点与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成分有良好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