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主要与低危型HPV6、11有关,少数由HPV16、18、31、33引起,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仅次于淋病,在我国居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常与多种性传播疾病同时存在,是目前除艾滋病外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我国不孕症发病率7%-10%,包括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有报道90年代后继发性不孕成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人流术后继发感染和性传播疾病(STD)导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研究表明,导致输卵管阻塞的病原体多为支原体、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7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喹诺酮类(fluroqunlones)药物是新一代全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目前临床常用的有6种:环丙沙星(CPFX)、诺氟沙星(NFLX)、依诺沙星(ENX)、培氟沙星(PFLX)、氧氟沙星(OFLX)、氟罗沙星(FLOX),其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细菌性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据统计,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医院用量上已排第2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感染率在我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支原体(UU)成为非淋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因[1]之一,也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易引起不孕、子宫内膜炎、宫颈炎、输卵管炎及早产等[2],对妇女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目前培养和PCR技术仍是支原体的主要检查手段,但这些方法均存在操作复杂、时间长、费用贵、技术要求高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包括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他们除可引起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以及女性宫颈炎、阴道炎以及男女不孕不育等疾病外,还是当前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调查显示,此种病原体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其合并引发的NGU已高居性传播疾病的第3位。  相似文献   

6.
李荣  尹红  王盛书  姚伟  韩红  杨若佳 《中国当代医药》2013,(17):166-168,174
目的分析某部1992~2011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报告情况,为部队防治此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部疾病监控中心1992~2011年的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分析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时间、人群分布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992~2011年共报告血源及性传播疾病735例,占总传染病报数的9.88%:主要为乙型肝炎.占83.27%,丙型肝炎占5.99%,梅毒占3.54%,淋病占3.27%,尖锐湿疣占2.31%;其中男性占92.11%,女性占7.89%;干部占54.83%,战士占26.53%,其他人员(主要是军队离退休人员、在编职工等)占18.64%;发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性传播疾病发病人数从无到有,逐渐增多。结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尤其是经血传播疾病是危害部队的重要传染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所占比例较大,性传播疾病发病数逐渐增多,应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性传播疾病后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波中病菌的分布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药敏情况,更好的指导性传播疾病后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对500例性传播疾病后CP患者前列腺波作病原体培养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250例(50.0%)患者前列腺液中分离出病原体,其中革兰阳性茼164例(MRS102例,40.8%),革兰阴性茼58例,性传播疾病病原体28例(5.6%);药敏试验显示MRS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MRS为性传播疾病后CP的重要致病菌,MRS检测及药敏试验对性传播疾病后C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东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28-128
男男性接触者(MSM)是一个特定的人群,主要指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其多性伴及无保护性肛交方式更易感染性传播疾病(STD)[1],特别是艾滋病。因此,男男性接触HIV感染者合并性传播疾病感染需特别加以关注。本科在2010年的MSM哨点监测中发现了1例HIV感染者合并梅毒和肛周尖锐湿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女性患本病时不仅有尿道炎的症状,而且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炎的症状,因此亦称为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NSGI)。我们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观察2药的疗效,并作药物治疗与费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性传播疾病致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有性传播疾病病史,血清或精浆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男性不育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8例,在治疗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痊愈后,对照组单用口服强的松龙、VitE、叶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ASAb转阴性率和妊娠率分别为51.79%、25.00%高于对照组的18.42%、7.99%,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疗程后复查比较治疗组的精子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味合西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陆海空  周平玉 《上海医药》2009,30(3):113-115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已发现的HPV有100多种类型,有30多种可以感染人体泌尿生殖道。引起生殖器外生型新生物——生殖器疣(或称尖锐湿疣)的HPV通常与HPV6、HPVll型感染有关。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可见的生殖器疣。未经治疗的生殖器疣有3种临床结局:疣体自行消失、无变化或长大、长多。  相似文献   

12.
许淑兰  贺梅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39-139,142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门诊育龄妇女性传播疾病(STDs)感染情况。方法:回顾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和产前检查门诊就诊的18~45岁患者855例,观察临床特点,分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结果:在855例受检者中共发现STDs298例,患病率为34.85%,其中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感染占大多数。结论:性病的宣传教育应向农村,向普通人群,向育龄妇女倾斜,更多地向她们宣传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使她们对性传播疾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危害程度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其对性传播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微波与阿昔洛韦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CA)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病毒性性传播疾病(STD)。由于其发病率增高且复发率高而成为预防工作的难题。笔者采用微波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尖锐湿疣420例,效果较好,复发率较单纯使用微波法显著降低,且复发病例经再次联合治疗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4.
狄春建  尹建奇  蔡丽 《河北医药》2009,31(10):1257-1259
2007年报告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GU),发病率就已超过了淋病,位居全国8种性传播疾病的首位。衣原体和支原体是引起NGU的主要病原体,衣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支原体主要是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我们收集了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1126例拟诊确诊的NGU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FDA 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近日,FDA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合发表声明,提出了"有关虚假性病药物的倡议"。这一倡议针对的是日前在柜台或网上销售的治疗性传播疾病的药物。这些药物声称可以预防和(或)治疗性传播疾病,然而其安全性、有效性并没有经过FDA的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140例宫外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接诊的140例宫外孕患者,设置为实验组进行研究,并选择140例同期来我院进行正常分娩的孕妇设置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分析患者发生宫外孕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性传播疾病、盆腔炎、宫外孕的发病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及吸烟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宫外孕患者性传播疾病、盆腔炎、宫外孕的发病情况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外孕患者的年龄、身高及吸烟状况等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传播疾病、盆腔炎、宫外孕是宫外孕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宫外孕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对NGU主要采用四环索族(如美满霉索)和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抗生索治疗。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因此应寻求疗效好、耐药率低的抗菌药来治疗NGU。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索,具有抗菌谱广、耐药率低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莫西沙星治疗NGU60例,观察其疗效与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8.
徐永智  张敬文 《华夏医药》2005,9(6):485-486
生殖器病毒性疱疹病(Genital Herpes),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仅次于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据最近调查,美国已有4500万人罹患生殖器疱疹病,在我国亦为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本病发病率高,危害较大,又无根治特效疗法,故极应重视。作为临床实践的医务工作,主要是找到有效的疗法,特别是根治的办法,解除病人的疾苦,所以我们努力在临床实践中找根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CA主要与HPV6和HPV11型有关,是最常见的病毒所致性传播疾病之一。CA治疗过程中存在一次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的问题,同时治疗费用较高,加上明显的敏感部位外观性赘生物,均是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和生理的重要原因。现将我们采用4种物理方法合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在欧美国家已占性传播疾病的首位。近年全国性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尖锐湿疣的发病人数已占所有性传播疾病患者的第2位,且每年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性传播疾病^[1]。我科自2002开始应用液氮冷冻联合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