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合用硝酸甘油软膏外敷治疗Ⅲ期、IV期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3年在我院肛肠科运用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合用硝酸甘油软膏外敷治疗Ⅲ期、I V期肛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随访6-12月,并采用1994年杭州第二次肛裂专题会议提出的肛裂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有90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83例治愈,7例显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仅2例出现复发。结论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合用硝酸甘油软膏外敷是冶疗Ⅲ期、IV期肛裂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肛裂切除并内括约肌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10年3月162例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并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结果 162例患者治愈121例,好转3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68%。无肛门失禁或术后肛周潮湿等并发症。结论肛裂切除并内括约肌切断术可有效治疗肛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2年~2004年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12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3例均治愈出院.平均疗程10天,且无后遗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经术后3个月至1年随访得知:123例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笔者以为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肛裂的类型和手术方法很多,至今尚未有统一的最佳疗法,为总结常见多发的陈旧性肛裂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解决肛裂的疼痛、出血和感杂难愈症状,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2例。术中强调肛裂的手法扩肛,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改善肛裂不愈的便秘诱因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本组一次性治愈62例,二次手术治愈2例,治愈率100%。平均愈合天数8.6天,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无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肛裂的发生是在长期的多种病因积累的基础上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肛管后壁易于损伤、血液供应障碍、皮肤弹性的降低、内括约肌适应性降低、肛损伤等。现总结我院自2001-09~2003-02,采用肛裂切扩加原位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0例,并与同期行侧位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患者60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1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85例陈旧性肛裂患者给予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中痊愈49例,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术后随访2例复发,经二次手术治愈;术后10例患者疼痛、3例老年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感染、出血等;术后患者肛门形态都完整,无后遗症发生。结论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光 《健康大视野》2007,15(5):93-93
回顾我院肛肠科从2005年1月以来,采取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124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79例肛裂的内括约肌和/或外括约肌切断术所取标本的病理及132例扩肛治疗观察,结果表明。肛门括约肌退行性变和纤维化是肛裂的病理学基础;选择性括约肌切断或扩肛治疗对肛裂有重要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尹铁生 《现代保健》2010,(5):170-171
目的探讨侧方内括约肌挑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侧方内括约肌挑切术治疗15例陈旧性肛裂患者.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有效率100%,无肛门排气排便失禁及黏液外溢等并发症。结论侧方内括约肌挑切术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其操作简单,安全,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效果好,无肛门排气排便失禁及黏液外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盲视下微创侧切肛门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陈旧性肛裂患者66例,采用特制的微创手术刀,用盲视操作法侧位松解肛门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并切除病变组织。观察术后疗效、疼痛程度及肛缘水肿程度。术后2年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痊愈,手术时间8-20min,平均11min;术中出血量2-6 ml,平均3 ml;术后住院5-7 d,平均6 d;创面愈合时间9-15 d,平均11 d。术后肛门疼痛Ⅰ度62例,Ⅱ度4例;肛缘水肿Ⅰ度2例。术后2年随访均无复发。结论盲视下微创侧切肛门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手术安全、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于林 《药物与人》2014,(8):36-36
在肛肠外科当中,肛裂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内括约肌切断术在临床当中应用已久,其中包含了多种术式厦方法,在应用与不同患者时在疗效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将针对内括约肌切断术在近几年当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钩突部分切除术治疗单纯性上颌窦炎的效果,积累选择手术适应症的经验.方法 对65例(70侧)单纯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钩突部分切除术治疗,评价疗效.结果 65例患者全部治愈,全部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5d.结论 钩突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是治疗单纯性上颌窦炎理想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肛裂患者44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实施肛裂侧切术治疗,对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括约肌松解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疼痛程度在Ⅱ-Ⅲ之间44例、术后排尿困难10例、便血72例,对照组疼痛患者146例、术后排尿困难90例、便血178例。治疗组各项术后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裂切除术配合括约肌松解术能够从本质上改善肛裂指标,确保肛裂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李成 《现代保健》2010,(24):51-52
目的 观察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加切口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2月~2008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进行手术治疗的44例陈旧性肛裂病例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痊愈40例,好转4例,治愈率90.9%,总有效率100%.随访1年无一例复发,指诊能容纳二指,肛门镜顺利插入.结论 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加切口缝合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确切,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袁海波 《工企医刊》2013,(5):413-413
目的对比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与纵切横缝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后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组采用纵切横缝术。结果2组患者均一次治愈,治疗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6.
王小林 《药物与人》2014,(9):175-175
目的:探究分析对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切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外切内扎治疗,治疗组患者呆取外切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未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度和水肿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外切内扎加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将其作为治疗环状混合痔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2例慢性肛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行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行开放式侧方肛裂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h疼痛评分和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为76.09%(35/4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疼痛评分和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72±1.46)分、(8.14±0.87)d,少于对照组的(3.85±1.30)分、(15.45±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愈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旧性肛裂是指肛裂口已成梭形溃疡,同时有哨兵痔、肛窦炎、肛乳头肥大或皮下潜行瘘,并有周期性特疼痛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肛裂的术式有数十种之多,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可靠的通用方法,Y—V肛管成形术和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2004年至2009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肛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及外括约肌浅部部分肌束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3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肛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及外括约肌浅部部分肌束切断术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手术治疗相关指标。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24±2.34)ml,平均创口愈合时间为(15.45±3.24)d;平均术后一周VAS疼痛评分为(1.8±0.5)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5%,复发率为4.35%。结论肛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及外括约肌浅部部分肌束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显著,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创口愈合快,术后疼痛轻,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52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价、复发率及切口感染率情况。结果:两组切口感染与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肛裂切除术,内括约肌侧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