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尼尔氏综合征,表现眩晕,呕吐,不能饮食,耳呜等。以中年女性较多见。本组66例中,男22例,女44例。年龄26~50岁,以35~45岁者为多。病程在4~7年。症状反复发作,轻者一年内发作1~2次。重者1~2个月发作1次。治疗方案1.体针:取风池(双)、百会、印堂、合谷(双)、人中、安眠(双)、大冲为主穴。每次取主穴3~4个。如恶心伴呕吐者取内关、  相似文献   

2.
王玲 《福建中医药》2001,32(3):27-27
近年来笔者在门诊运用指压天宗穴治疗落枕 30例 ,收效颇佳 ,报告见下。1 一般资料患者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10岁 1例 ,11~ 2 0岁 2例 ,2 1~ 30岁 3例 ,31~ 40岁 4例 ,41~ 5 0岁 4例 ,5 1~6 0岁 4例 ,6 1~ 70岁 5例 ,71~ 80岁 5例 ,81~ 90岁 2例 ;职业 :农民 8例 ,渔民 10例 ,干部 3例 ,商贩 5例 ,其他 4例。2 治疗方法1取天宗穴。2患者坐位 ,医生立于患者侧后方 ,右手 (或左手 )挟肩井位置 ;左手 (或右手 )取患侧天宗穴 ,用拇指压天宗穴 ,也可以双侧同时指压。3指压手法 :滑动指压法 ,用较强的指力压紧天宗穴 ,滑动大…  相似文献   

3.
张红星 《中国针灸》2002,22(12):38-46
治疗方法 :穴取曲池、血海。操作 :用 5ml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 4ml;患者取仰卧位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 ,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穴位 ,然后将针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 ,待针下有得气感后 ,回抽一下 ,如无回血 ,即将药液注入 ,每穴 1ml,隔日 1次 ,5次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78岁 ;病程最短 2月 ,最长 2年。其中全身性瘙痒 2 2例 ,局限性瘙痒 8例。经 1~ 2个疗程治疗 ,痊愈 (瘙痒完全消失 ) 12例 ,占 4 0 0 % ;显效 (偶尔瘙痒 ) 15例 ,占 5 0 0 % ;有效(瘙痒减轻 ) 3例 ,占 10 0 % ;总有效…  相似文献   

4.
吴芸 《国医论坛》2002,17(1):38-38
贝耳 ( Bell)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采用三透穴加平衡针灸治疗本校该病患者 72例 ,取效捷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2例中 ,男 42例 ,女 30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67岁 ,其中 1 8岁~ 2 4岁 47例 ,2 5岁~ 45岁 1 6例 ,46岁~ 67岁 9例 ;疗程最短 1天 ,最长 3个月余。2 治疗方法三透穴及进针方向 :从鱼尾透鱼腰 ,从瞳子 直下0 .1寸透颧  ,从颊车透地仓。平衡穴取双侧攒竹、迎香、颊车、地仓 ,重症加印堂、水沟。操作方法 :先透刺三透穴 (只取患侧 ) ,后直刺或斜刺平衡穴。…  相似文献   

5.
耳针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进齐 《中国针灸》2000,20(12):759-760
治疗方法 :取耳穴肺、风溪、肾上腺、内分泌、对屏尖、心。操作 :找准穴位后 ,耳郭常规消毒 ,用 0 5寸毫针直刺 ,肺穴直刺达软骨内 ,余穴均刺入皮下即可 ,用点刺进针法进针 ,留针 4 0分钟左右 ,每日 1次 ,两耳交替使用。结果 :用本法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1 7例 ,其中男 5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56岁 ;病程最短 3年 ,最长 1 3年。均因其它治疗方法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而就诊。经 1~ 5次治疗 ,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1 4例 ,好转 (症状消失 ,但时有发作 ) 3例 ,有效率 1 0 0 %。体会 :荨麻疹中医称为“风疹”、“瘾…  相似文献   

6.
鱼际隔蒜泥敷贴为主治疗喉喑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平林 《中国针灸》2001,1(10):24-32
喉喑 ,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慢性喉炎。笔者 1998~ 2 0 0 0年间采用隔蒜泥敷贴鱼际穴 ,辅以耳穴贴压治疗 2 6例惧针患者 ,获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2 6例均系门诊患者 ,男 8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4 6岁 ;病程最短 2月 ,最长 10余年。2 治疗方法  取紫皮独头蒜数枚 ,捣烂后取 3~ 5 g敷贴双侧鱼际穴 ,用胶布固定 ,2小时后取下 (如有发痒或刺痛及时取下 ) ,每日 1次。同时配合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选穴 :神门、肺、胃、咽喉、轮 1~ 4 ,两耳交替 ,每周 2次 ,4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抗生素及其它药物 ,并注意…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55年起应用针刺治疗本病,至今有82例,疗效良好。在82例中,男50人,女32人。年龄15-20岁者8例,21-30岁者43例,31-40岁者26例,41-50岁者4例,51-60岁者1例。穴位和手法:选穴以近距离刺激为主,就是针刺好发位附近的穴位。头部取丝竹空、迎香,风池;腰背部取肺俞、肾俞;腹部取中腕;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下肢取伏兔、风市、足三里、委中。每次针4、5穴(双侧)以四肢穴位比较多用。手法:以左右捻转徐缓刺入,达、麻、胀为度。留针一小时,作为强刺激法。平均治愈次数:病期在半月以内者4次;一年左右者6次;三  相似文献   

8.
治疗方法(1)针刺取穴:陷谷透涌泉穴。方法:用2寸毫针,针刺陷谷透涌泉(勿穿出涌泉穴处皮肤),每10分钟以透天凉手法运针1次,半小时后头痛、眼痛消失乃出针,每天治疗1次至痊愈。(2)放血取穴:耳尖穴。将耳轮向耳屏对折,耳壳上面尖端处。方法:患者取端坐位,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耳尖穴周围皮肤,用三棱针在耳尖穴轻轻点刺一下,勿刺透,放血7~10滴,边放血边用消毒棉球将血擦拭干净。治疗结果用本法治疗传染性结膜炎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3天。经1~4次治疗,全部治愈。平均治疗2次。在治疗过程中除个别同时…  相似文献   

9.
针刺手三里穴配合推拿治疗落枕8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本组 81例为 1997年以来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7例 ,女 2 4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35岁 ,病程最短 4h ,最长 1周。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患侧手三里穴 (在曲池穴下 2寸 ,曲池穴和阳溪穴连线上 )。两侧患病取双侧手三里穴。2 2 针刺方法 患者取坐位 ,患侧手臂平放于桌面 ,以 1 5寸毫针快速直刺手三里穴进针 1~ 1 2寸得气后 ,用提插泻法运针 ,同时嘱患者前后左右缓慢活动颈部 ,每次运针1min ,每 5min运针 1次 ,留针 15min。2 3 推拿手法 针刺得气运针后 ,先以滚揉等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 ;然后用拿法拿风池、肩井、天宗等…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用耳压法治疗牙痛,效颇佳,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所治36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4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8天。治疗方法主穴:牙、面颊、神门、口。配穴:胃、肾、上颌、下颌、牙痛点,对过敏牙痛者取风溪。用75%酒精棉球耳廓消毒后,将王不留籽放于0.7cm~2胶布中心,贴压穴位,嘱患者每天按压3次,每次按至耳廓发热发痛,3天换药1次。治疗效果经1-2次治疗,痊愈(牙痛症状完全消失)25例,显效(牙痛明显减轻)9例,有效(牙痛减轻)2例。体会牙痛为常见病症之一,多与胃经郁热,肾阴不足有关。所以选穴既取牙、面  相似文献   

11.
针刺推拿治疗颈肩肌筋膜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红亮 《中国针灸》2001,21(8):28-36
自 1999年起 ,笔者用针刺推拿诊治颈肩肌筋膜炎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中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4 9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5年。均有肩部、颈后的疼痛 (多为钝痛 )、特定的激痛点、局部肌痉挛甚可触及条索状物等典型临床表现。2 治疗方法2 1 针刺治疗取穴 :以阿是穴为主 (2~ 4穴为宜 ) ,辅以邻近腧穴 ,如肩井、天宗、巨骨、曲垣、肩外俞、华佗夹脊穴(以邻近患区的夹脊穴为宜 )等。每次取 4~ 6穴。操作 :常规消毒后 ,以 1~ 1 5寸毫针快速刺入所取腧穴 ,针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 2 0分…  相似文献   

12.
头穴缪刺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4以来临床运用头穴缪刺治疗坐骨神经痛 ,并与常规针刺作比较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4例患者中 ,男 2 8例 ,女 36例 ;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76岁 ;病程在 3个月以内者 2 0例 ,3个月至半年者 1 6例 ,半年至 2年者 2 8例。随机分为头穴缪刺组 (治疗组 )和常规针刺组 (对照组 ) ,每组 32例。治疗方法1 .治疗组采用头穴缪刺法。取百会、通天 (左侧痛取右通天 ,右侧痛取左通天 ) ,百会穴常规消毒后 ,以 40 mm毫针平刺 ,并透通天穴 ,行平补平泻法 ,留针 30 min,每 1 0 min行针 1次 ,每日 1次 ,7次为 1个疗程。2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3.
手背腰痛点属经外奇穴 ,为现代经验用穴 ,治疗无脊柱骨和椎间盘实质改变的急性腰扭伤 ,效果十分显著 ,方法简便 ,非常适合基层医务工作者运用。临床资料 :本组 5 0例患者 ,男 37例 ,女 13例 ;年龄最大者 6 8岁 ,最小者 2 1岁 ;病程最长 3天 ,最短 0 .5小时 ;5 0例中有 2 8例经治疗 1次痊愈 ,15例治疗 2次痊愈 ,7例治疗 3次。治疗方法 :取穴 :手背第二指伸肌腱的桡侧及第四指伸肌腱的尺侧 ,腕横纹上 1寸许 ,左右两侧共 4穴。操作 :嘱患者取坐位 ,双手平放于桌上 ,手背腰痛点穴常规消毒 ,取 30号 1.5寸毫针直刺 0 .4~ 0 .6寸 ,反复捻转 ,致病…  相似文献   

14.
中脘穴位注射治疗呃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9月以来 ,笔者用 6 5 4 2针剂穴位注射中脘穴治疗呃逆效果良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本组 2 1例患者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6 3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1年半。其中并发于脑卒中 9例 ,并发于腹部手术 9例 ,因食物所致 2例 ,原因不明 1例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取一次性注射器 (6 12 号针头 )抽1ml 6 5 4 2 (5mg/支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 2~ 3ml,定准中脘穴 (在上腹部 ,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上 5寸 ) ,常规消毒后 ,快速刺入皮下 ,再快速提插 ,使患者有酸麻胀痛等针感后 ,回抽无回血注药 ,每天 1次。…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加兰他敏注射中脘穴治疗胃下垂26例,效佳,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19例,年龄20-10岁9例,41-60岁14例,61岁以上3例。26例全部经×线钡餐拍片检查确诊。轻度胃下垂4例,中度16例,重度6例。病程1-5年。治疗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暴露上腹部,取中脘穴常规消毒,术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绷紧中脘穴皮肤,缓慢垂直进针,得气后,用补法行针1-2分钟,缓慢注药,起针后用干棉签按压针眼片刻。每日1次,每次注药2-4mg,5天为1疗程,疗程间停2-3天。疗效:痊愈(临床症状消失,X线检查胃体基本恢复正常位置)12例,轻度4例,中度8  相似文献   

16.
近3年来,我们用针刺治疗面瘫1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中,女2例,男8例;年龄15~20岁2例,20~30岁6例,30~40岁2例;病程最短25天,最长50天.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以局部取穴为主,配以远端取穴.取攒竹、地仓、太阳、颊车、翳风、面神经1点(乳突前下方)、面神经2点(下关穴前5分)、太阳、四白、迎香.每次取4~6穴,交替使用穴位,随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留针20min,每日艾灸患侧面部,早晚各1次,7天为一疗程,每7日停刺1日,共治疗4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针刺足三里治疗小儿原发性肠痉挛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原发性肠痉挛是指肠壁平滑肌剧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 ,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68例中 ,男 3 4例 ,女 3 4例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1 2岁 ;病程最短 3 0分钟 ,最长 2月。脐周痛 60例 ,上腹痛 3例 ,下腹痛 5例 ,其中伴恶心呕吐 1 4例。腹痛呈阵发性 ,本组患儿体检及辅助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并排除急腹症、腹型癫痫等。取穴 :足三里 (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即犊鼻穴 ,距此穴下方 3寸 ,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取单侧穴 (左右均可 )。操作方法 :患儿取坐位或平卧位 ,常规消毒皮肤 ,直刺 0 5~ 1 5寸 ,强刺激 ,每隔 5分钟行针 1次 ,…  相似文献   

18.
竹针点刺足部反射区加按摩治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 《中国针灸》2001,21(3):190
治法 :取足部反射区的脑 (含垂体 )、三叉神经、肝、肾区为基本方 ,并视头痛部位酌增相应区、穴 ,偏头痛加眼、耳区 ;前额痛加额窦、解溪穴 ;巅顶痛加太冲穴 ;后头痛加颈椎区。除单脏器外 ,均取双侧。选坚韧竹枝削成竹针 ,分别点刺上述区、穴 ,单针或多针集束使用 ,刺激强度依辨证、年龄和足部皮肤厚薄而定 ,点刺后即以指腹揉按之。每日治疗 1次。结果 :治疗 40例 ,其中男 8例 ,女 32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4岁。均为内伤头痛 ,包括偏头痛、高血压头痛、经期头痛等。经治 1~ 3次 ,疼痛消失 33例 ,占 82 5 % ;疼痛明显减轻 5例 ,占 12 …  相似文献   

19.
针刺肩贞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  6 0例中 ,男 43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2 d,最长 16年 ;继发性 49例 ,原发性 11例。治疗方法 取穴 :肩贞穴。左病取右 ,右病取左 (双侧发病取双侧穴位 )。操作 :患者取坐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 ,取2 8号 3寸毫针 ,快速进针 ,针尖向极泉穴方向斜刺 ,得气后 ,行捻转泻法 ,并嘱其活动患肢 ,待疼痛缓解后 ,留针2 0 m in,期间行针 1~ 2次。日 1次 ,10次为 1个疗程。疗效标准 痊愈 :患者疼痛消失 ,肢体活动自如 ,恢复正常工作。有效 :疼痛基本消失 ,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无效 :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治疗结…  相似文献   

20.
杜红 《中国针灸》2000,20(8):490
软组织损伤是青壮年的常见病 ,笔者以取阿是穴为主穴 ,运用电针治疗肩腿部软组织损伤 5 8例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8例 ,男 46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 64岁 ,平均 3 1 3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2个月。肩部软组织损伤 19例 ,大腿前侧肌群损伤 15例 ,大腿后侧肌群损伤 2 4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主穴 :阿是穴。配穴 :肩部软组织损伤取肩三针 (肩前、肩、肩贞 )、曲池 ;大腿前侧肌群损伤 :髀关、伏兔、梁丘、阳陵泉 ;大腿后侧肌群损伤 :承扶、殷门、风市、昆仑。2 2 针刺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 ,取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