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BiPAP)和常规药物疗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合并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OSAHS合并脑卒中患者29例,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除采用降颅压,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常规药物疗法外,坚持使用无创呼吸机2个月,每天10 h以上,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时<90%氧饱和度次数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36.8±10.7及105.3 ±1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8±8.1及44.4 ±24.3(t=4.502,7.723;P均<0.01),夜间最低SaO2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为(-11.7±8.1)%,较对照组(-2.0±8.9)%有显著性提高(t=-3.061,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治疗组为(16.0 ±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3.6)分(t=5.112,P<0.01),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iPAP治疗OSAHS合并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能明显改善其睡眠呼吸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有更显著的疗效,但短期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其护理。[方法]6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包括治疗前、治疗2h、治疗24h)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7,对照组为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4,P<0.01);治疗组pH、PaO2、PaCO2、呼吸、心率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雄文 《临床医学》2008,28(3):15-16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位(BiPAP)呼吸机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组加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二氧化碳分位(PaCO2)和呼吸频率显著降低.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于治疗3、7 d观察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3d后HR、RR明显改善,PaO2较前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前期作用明显疗效肯定,但对于患者后期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加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监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BiPAP呼吸机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继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更为稳定,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可获得理想效果,更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压,可改善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缩短呼吸暂停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辅助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氨溴索、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观察组BiPAP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心率、呼吸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PAP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心率、呼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辅助治疗能够改善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BiPAP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2例为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PaO2、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和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对脑出血合并OSAHS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脑出血合并OSAHS的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每组35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PSG的检测结果.结果 接受高压氧联合治疗的35例患者,临床有效率达92.1%,两组治疗后组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OSAHS患者,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明显,可减轻夜间缺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指脉氧饱和度和血液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和血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监测指标和血压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研究组的睡眠监测指标和血压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PAP治疗方法能够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iPAP组和对照组),BiPA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面罩高流量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结果BiPAP组治疗后,有效率97.3%。3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缓解症状,可作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强化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OSA合并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组,各30例。2组均进行常规吞咽康复,强化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强化吞咽训练,包括强化吞咽肌群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呼吸训练与发声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渗透-误吸等级量表(PAS)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包括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结果:治疗前,2组的FOIS、PAS评分、AHI值和MS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的FOIS和P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强化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强化组的AHI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MSaO_2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的AHI和MSaO_2和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AS评分与AHI值呈正相关性(r=0.462,P0.05),PAS评分与MSaO_2值无明显相关性(r=-0.046,P0.05)。结论:强化吞咽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OSA症状。  相似文献   

13.
王树伟  王海荣 《护理研究》2012,26(16):1482-1483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及睡眠呼吸监测确诊有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人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进行常规药物治疗+CPAP治疗,观察对心脏方面的影响。[结果]进行CPAP治疗的实验组病人临床症状(胸闷、气短、胸痛)、心律失常(24h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等)、心电图(ST段及T波改变)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使用CPAP+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65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治疗前两组的观察指标〔呼吸频率、潮气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加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治疗3天后,再测定并比较两组的前述指标,同时观察两组住院期间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潮气量、血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PaCO2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插管率、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敏  郑玉琼  韩蓉  李洪成 《华西医学》2004,19(1):101-102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 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呼吸机经鼻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30例 ,并与同期 3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作对照。结果 :治疗 2小时后治疗组pH和PaO2 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 (P <0 0 1) ;两组PaCO2 均有下降 ,而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 (P <0 0 1)。结论 :BiPAP呼吸机能提高PaO2 ,降低PaCO2 ,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插管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48 h后的动脉血气、辅助呼吸肌动用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和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通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机械通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24、48h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并比较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BiPAP通气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插管率、病死率、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BiPAP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效果好.对改善患者呼吸通气功能优于对照组,并可明显减少插管率、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BiPAP+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O2明显升高,PCO2明显降低,pH明显改善,呼吸频率、心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下降;对照组各指标无改善.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选择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nCPAP治疗,对照组继续原药物治疗3个月,观察动态心电图变化,单纯药物及药物联合nCPAP治疗效果.结果 2组比较,夜间心肌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55.6%和6.35%,P<0.05).结论 nCPAP治疗可以消除呼吸暂停,纠正低氧血症,降低夜间平均心率和平均收缩压,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从而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简易自制振动式水床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呼吸暂停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成振动式水床加常规治疗的治疗组(30例)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对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发作持续天数亦明显缩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简易自制振动式水床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