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56例脊柱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副作用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明脊柱结核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我院确诊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156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 发生抗结核药物副作用68例(43.6%)114例次,以肝功能损害、位听神经损害、胃肠反应及视力损害为主(86.0%),因副作用致终止治疗4例,占2.6%.其中发生1种同类别副作用43例,2种副作用20例,3种以上副作用5例.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多出现于用药早期,2个月内占67.5%.结论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较常见,临床常易忽视.若发生抗结核药物严重副作用,易引起严重后果,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302例肺结核患者药物副作用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0年至2005年住院肺结核患者92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副作用302例(32.7%),以肝损害、位听神经损害、血液学异常及胃肠反应为主(82.1%),因副作用致终止治疗率14.6%。77%的副作用出现于给药的2个月内,血液学异常的50%以上在用药的3个月后出现。结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常见,分布较广,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药源性急性锥体外系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副反应早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及临床常用药胃复安、利血平、甲基多巴等引起急性锥体外系症状却易被人们疏忽,尤其是乡村医生忽视此类药物的副作用,不按正规剂量、时间给药,以至发生严重的副作用。现将我院近1年来(2004.3~2005.3)在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秀荣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1):1049-1050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尤其是Graves病的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姗I)是安全的,但其少见、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存在潜在致命的危险,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对ATD的副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的患者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的严重副作用,危及息者生命.本文分析我科收治的5例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药物有助于治疗疾病并延长人类的生命;但药物的使用并非没有风险。在临床受益的同时,药物亦可对许多患者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有害的副作用一般被称作药物不良反应(ADRs)。患者接受治疗后引起的ADRs在全球范围内时有报道,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物的安全性相关问题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7.
药物副作用就是位于药物延长线上的效果与药效无关的作用这两者的结台;一种是药物超出了其治疗范围所引起的,另一种是药物固有的有害作用;它们以互相混合的形式包含在一起.抗生素副作用可分为;(1)抗菌作用发挥后的副作用(菌群紊乱等);(2)抗菌作用机理式  相似文献   

8.
吴德华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9):555-555,540
利培酮(risperidone,商品名维思通)作为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国内于1997年开始用于临床。本药应用后因副作用少,服药依从性好,无嗜睡、流涎等副作用,而逐渐为医患双方所接受,但近年来陆续有新的副作用发现。现就我院在应用利培酮治疗中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5例报道如下,以引起同道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临床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315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后,定期进行随访,密切观察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并加以统计和分析。结果:各种副作用的发生率依次为消化道症状192(60.95%)例,肝损伤97(30.79%)例,皮疹87(27.62%)例,疲劳、乏力41(13.02%)例,脱发33(10.48%)例,外周神经炎11(3.49%)例,脂肪分布异常8(2.54%)例,骨髓抑制5(1.59%)例,乳酸酸中毒2(0.63%)例,胰腺炎1(0.32%)例。发生时间30d的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状、皮疹,疲劳、乏力,骨髓抑制等。发生时间3个月的副作用包括肝损伤和胰腺炎。发生时间24个月的副作用包括脱发,外周神经炎和乳酸酸中毒等。发生时间24个月的副作用为脂肪分布异常。结论:临床医生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副作用,针对出现严重副作用患者,应及时进行干预,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肺病     
提到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人们很快就会想到胃肠道、肝脏及肾脏,而肺脏却往往被忽略。近年来研究证明,许多药物可致肺损害而引起药物性肺病(以下简称药物肺)。在实际临床上药物肺的发生也并非少见,只是由于对此注意和认识不足,使不少病人未能及时发现而漏诊。随着药剂研究的不断发展,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副作用(包括药物肺)的发生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临床医师在临床用药中,应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药物的临床长期广泛应用,QNs引起的临床副作用逐渐表现出来,尤其是对儿童关节软骨的损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就喹诺酮的一般性状与关节软骨的关系及其引起关节软骨损伤的一些假说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患者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有些药物是比较明确会引起肝损伤的,比如抗结核药物、化疗药物等,而某些药物比如妇科调经、骨科壮骨之类的中药,甚至有些标榜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的保健品往往让人忽略其也有损肝的副作用。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3.
抗肿瘤药物除用于治疗肿瘤外,还常作为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对某些类型的肿瘤,常同时或序贯并用抗肿瘤药、辅助治疗药,以提高抗肿瘤作用,降低毒性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药物联用有可能增效,但也有可能因药物相互作用,而致副作用的发生率增加,甚至有时因配伍不当引起毒性反应。抗肿瘤药物副作用较大,且有些药物安全范围又狭窄。因此临床上合并用药时对其药物相互作用应引起注意。现仅就几种常用抗肿瘤药物与它药并用时产生的相互作用简介如下,以供参考。一、环磷酰胺(CPM)与下列各药并用时的作用 1.氯霉素:能明显地减弱CPM的作用和毒性。这种作用是由于在体内使CPM活化的微粒体酶  相似文献   

14.
PP(I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特别是难治性溃疡)的一线用药,因疗效较佳,大都能迅速使溃疡灶愈合,深受临床医师欢迎。但因上消化道溃疡复发率较高,而应用PPI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需有足够的疗程,目前市场上此类药物的价格又偏高,并且该种药物长期使用所引起副作用也逐渐引起注意。故本文通过对112例上消化道溃疡病人PPI不同方案(系统治疗和按需治疗)治疗的门诊随访,了解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及复发率,以探讨按需给药的可行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2例病人均为门诊随访病人,其中男69例,女43例,年龄24 ̄58岁,平均43…  相似文献   

15.
太极通天液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之一 ,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 ,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 ,部分病人在发作前可伴有视觉先兆 (如闪光暗点、幻视、偏盲等 )。偏头痛治疗可分为预防性治疗和发作期治疗。预防性治疗常用心得安、苯噻啶等药物。发作期治疗常用消炎痛、止痛片、麦角胺咖啡因等药物。这些药物虽有一定疗效 ,但常有心率减慢、诱发哮喘、引起胃肠道反应、嗜睡等副作用。近五年来我院应用太极通天液作为偏头痛的治疗药物 ,发现疗效好 ,无明显副作用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6.
非甾体抗炎药物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预防和临床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耀  郭津生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794-2795
以阿司匹林为原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 steroid anti inflammatorydrugs,NSAID)是一组具有共同的抗炎、止痛、退热治疗作用但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物质,是最常见的处方药物之一。然而该类药物轻则可能引起恶心、反酸、烧心、消化不良、一般的溃疡症状,重则引起严重的出血、穿孔性溃疡等一系列胃肠道副作用,是继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引起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病因,这使NSAID的药物选择和副作用防治成为重要的临床和经济问题。一、NSAID的药理作用及分类临床上NSAID主要应用于各种发热、疼痛的体征和症状,此外阿司匹林具有…  相似文献   

17.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硬膜外途径(PCEA)给药是最常见的PCA用药方法。近年来国内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是规范化疼痛处理,主要集中于如何进一步提高镇痛的疗效。减少副作用。有关术后PCA的效果、药物的选择、PCA引起的副作用等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而国内研究多为300例以内较小样本的研究。本研究拟对比更大样本芬太尼与吗啡复合布比卡因、氟哌利多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胃复安(又名灭吐灵)为临床常用药物,已广泛用于胃肠功能失调引起的恶心、呕吐或其他胃肠病的治疗。但近数年来临床实践中发现该药可影响锥体外系,易被忽视或误诊为癔病、破伤风或脑膜炎等。我们自1983年7月~1984年5月共观察并随访6例,认为主要改变为肌紧张异常(dystonia)。为引起同道们在临床应用时对该药副作用的识别及重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孙莉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92-19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目前治疗该病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包括咪唑类和硫脲类。甲硫咪唑作为治疗甲亢的一线药物,疗效确切,使用者居多。粒细胞缺乏是该药使用过程中少见但较严重的副作用,国产甲硫咪唑(他巴唑)易引起粒细胞缺乏,进口甲硫  相似文献   

20.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引起的症候群,临床特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浮肿,是肾内科常见的疾病,激素仍然是目前首选药物,但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