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加热浓缩——AAS测定水中的铅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样中铅镉的测定是评价水质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采用双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1] ,因手续冗长 ,易产生误差正逐步为速度快 ,用样量小 ,灵敏高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所取代[2 ] 。但因仪器价格昂贵 ,终端处理要求高 ,而不能为中小型实验室所接受 ,采用加热浓缩—火焰原子吸收法(AAS) [3 ] ,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不足 ,同样获得了较理想的检测结果 ,其操作简便 ,快速 ,一般原子吸收即能满足要求 ,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WFX -B2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镉标准贮备液 :称取 10 0 0 g金属镉 (…  相似文献   

2.
本科自1983年底起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作血清总钙测定(简称AAS法),经一年多实践,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导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方法:用北京第二光仪厂生产的WFX-IA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海电光器  相似文献   

3.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又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它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通过样品的蒸汽时,被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光强度减弱程度来求出样品中待测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铬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物机体糖代谢和脂代谢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但过量铬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水中铬也是国标中水质检测项目指标之一,水中铬的检测目前采用的国标法主要有GB7466-1987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总铬);GB5750-2006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六价铬)以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总铬);ICP-AES法和滴定法等。近年来,由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普及,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总铬成为多数实验室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湖北民族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实力雄厚,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10人。学科内设教学研究室、中医药研究所、中医药综合实验室;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质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智能脉像仪、CO2超临界萃取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基因扩增等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6.
生活饮用水中铁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作为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一般化学限量指标必测项目。其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前法需要较昂贵仪器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不便于基层推广使用。为此,我们对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及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7.
林庆光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1034-1036
目的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的差异。方法在21份不同类型的水质中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测定,比较其测定结果,方法的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21份水样用二种方法测定结果经配对t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P〉0.05),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的回收率为96%-103%,标准偏差0.011—0.008,相对标准偏差为2.5%-7.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回收率是95%-106%,标准偏差为0.008-0.007,相对标准偏差为2.5%-6.3%。结论两种测定方法均能达到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工作效率高,但仪器昂贵。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条件选用不同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液分析在临床分析诊断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分析仪器的更新,目前,在临床血清的微量元素分析工作中,已经运用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下称AAS法)。有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详细原理已有专书评述。所谓“原子吸收”,就是把被测定的元素用适当的手段(高温火焰,电加热等)转变成原子蒸气态,极大部份的原子蒸气以基态存在,因此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共振线,吸收率遵循Beer—Lambert定律。因为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共振线的元素,所以元素之间的干扰很少。用高温火焰使微量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气的称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常称AAS法),用电加热产生高温(如高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改良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铅的可靠性。方法:对改良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铅的线性范围试验、回收试验和重复试验,并与国际中的原子吸收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铅的线性范围为0-0.2mg/L,回收率为95.0%-102.5%,CV为0.41%-4.16%。对8个水样的检测结果与国际原子吸收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9和0.9975。结论:改良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铅的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血清铁测定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对诊断缺铁性贫血甚有价值 ,因此其准确测定尤为重要 ,本实验室采用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极谱法、亚铁嗪法测定了 30份清亮血清、2 0份黄疸血清、10份脂血清中的血清铁含量 ,并将结果加以比较 ,同时采用质控血清对上述实验方法进行质量监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原子吸收法 (AAS法 )测定血清铁 新天WFX Ⅱ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贵阳新天光学仪器公司出品 ,XWT— 10 0型自动平衡记录仪 (上海仪器仪表公司出品 ) ,仪器工作参数分别为 :波长 2 4 8 3nm ,狭缝0 5nm ,灯电流 5mA ,…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广泛运用于微量金属元素的测定,使用火焰法来测定饮用水中的钼,往往不能检出,使用有机试剂萃取繁琐不便,在无石墨炉或不使用石墨炉的情况下本文使用蒸发富集的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的微量钼的含量,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海产品中微量锌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双硫腙比色法.为完成1994年四川省卫生检验质控考核工作,根据极谱催化波理论和实验室现有条件,笔者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考核样品中微量锌的催化极谱测定,方法检出限0.05ug.ml^-1,测定范围0.5~10ug.10ml^-1、相关系0.9993、c.v%1.4~6.4%,  相似文献   

13.
臭参中几种化学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臭9种化学元素的焦点量,结果其中微量元素Zn,Cu的含量明显高于同属植物党参。  相似文献   

14.
卢明章  郑宏 《攀枝花医药》2004,26(1):147-148
生物材料中微量镉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有资料报道催化极谱法测定水、香烟、人发、空气、人尿中微量镉,催化极谱法测定海产品中微量镉的方法未见报道。根据极谱催化波理论和实验室现有条件,笔者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验工作,成功的应用催化极谱法进行海产品中微量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炉甘石洗剂中氧化锌含量的方法。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样品含量。结果 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0.51%。结论 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可作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作用,为人们关注。为了探讨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息儿术前微量元素的变化,我们对1988年9月到1989年3月收治的20例CHPS患儿头发中铜、锌、铁、锰含量进行了测定。用日立180—80型偏光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发锌用火焰原子吸收法(AAs);发铜、铁、锰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相似文献   

17.
龚帧  吕璐  钱隽 《九江医学》2006,21(2):93-96
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根据蒸气相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绝大多  相似文献   

18.
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血清和尿样中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样品中的微量铝可以用石墨炉无火焰原子吸收测定。近年来,Gorsky等人提出了血清、尿样不经消化处理,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铝的方法。我们在研究铝于实验动物体内分布工作中,应用国产WFX-1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国产石墨管进行了血清及尿铝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仪器: WFX-1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氘灯背景校正系统。(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出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消岩颗粒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湿法消解后,Pb、Cd的的含量采用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分别为283.5、229.1 nm;As、Hg的含量采用氢化物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分别为194、254 nm;Cu的含量采用火焰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分别为325 nm。[结果] 10批消岩颗粒成品重金属含量均符合要求。[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准确且有较高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血清(血浆)、红细胞及尿镁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代谢失常日益受到重视,但镁的测定在国内实验室仍较少开展,镁正常值的测定也很少报道,国外报道虽然较多,但尚无公认标准。在测定方法方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虽较佳,但设备贵,不能普及,而化学法又有灵敏度不够或可靠性较差的缺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