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肝内胆管三维结构重建,预测肝外胆道闭锁的预后。方法:对2例肝外胆道闭锁和1例对照的肝组织进行二维病理观察。系列组织切片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肝内胆管的三维构形。结果:二维病理学研究显示,胆道闭锁、肝内胆管增生、炎症和肝组织纤维化明显。胆道闭锁2例的肝内胆管三维构形是相似的,小叶间胆管弯曲扩张并形成微囊肿;增生的胆管主要来自赫令管,多数赫令管管腔开放并且互相连结形成网络状,少数赫令管形成膨大盲端。结论:①肝外胆管闭锁的三维构形变化是检测预后的依据之一;②小叶间胆管的微囊肿和赫令管膨大盲端,指示肝外胆道闭锁不适合肝肠吻合术而需要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2.
肝外胆道闭锁(EHBA)系部分或全部肝外胆道闭塞,以致胆流受阻的疾病.闭锁部位多数发生在肝门部.组织学表现为胆管增生、胆汁郁积,不同程度的门脉周围炎和纤维化.病理变化是小叶间胆管对远端胆道梗阻的增生性反应.本文就有关EHBA病因、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96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叶为主,肝切除以左肝外叶为主。合并肝内胆管癌4例,术后残余结石率为23.8%,并发症发生率为22.9%,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特别是左肝结石。术后胆道冲洗和胆道镜取石是处理胆道内残余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白鼠胆总管结扎模型,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肝内的免疫组化定位,探讨PDGF在梗阻性黄疸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胆总管结扎2w后肝小叶汇管区有明显的间质细胞和胆管增生及肝纤维化,胆总管结扎4w导致肝硬变形成;肝脏PDGF-B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胆总管结扎2w后肝间质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呈阳性染色反应。表明PDGF在肝间质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胆道梗阻所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白鼠胆总管结扎模型,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肝内的免疫组化定位,探讨PDGF在梗阻性黄疸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胆总管结扎2w后肝小叶汇管区有明显的间质细胞和胆管增生及肝纤维化,胆总管结扎4w导致肝硬变形成;肝脏PDGF-B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胆总管结扎2w后肝间质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呈阳性染色反应。表明PDGF在肝间质细胞增生、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胆道梗阻所致肝纤维化、肝硬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胆道肿瘤早期诊断、分型、手术可切除性评价及预后估计中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29例胆道肿瘤患者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重建图像与二维超声图像对比,确定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结果:所有患者可以准确地显示梗阻水平,三维超声可清晰地显示扩张的胆管树结构,包括肝内胆管、肝总管、胆囊以及胆总管。结论:三维超声重建可以更客观地显示胆管解剖,能够提供较二维超声更丰富的信息,对肿瘤早期诊断、分型、手术可切除性评价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20例小儿先天性肝外胆道畸形的肝脏活俭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肝汇管区扩大,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小胆管增多,腔内有大小及密度不同的胆汁块,肝细胞之间的毛细胆管扩张,腔内亦有大小及密皮不同的胆汁块,肝血多内皮细胞普遍极度肿胀甚至破裂。枯否氏细胞增生增大,胞质内有大量的溶酶体和胆汁块。部分肝细胳肿胀,其间有坏死灶,部分肝细胞呈浓缩状。多数肝组织中有多核巨肝细胞存在。肝细胞胞质中有胆汁淤积,膜性细胞器减少,其中滑面内质网消失或坏死。结果提示,小儿肝外胆道畸形有类似的肝脏病变,但胆道完全闭塞者病变重。  相似文献   

8.
左肝外叶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坪  朱万喜 《西部医学》2008,20(6):1187-1188
目的总结左肝外叶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位于左肝外叶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2例因合并左肝内叶结石伴胆道狭窄,二次胆道镜检可发现结石外,其余44例单纯左肝外叶结石的病例未发现结石残留,效果满意。结论左肝外叶切除术是处理局限于左肝外叶的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胆道闭锁(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是由于先天性胆道发育障碍引起的胆道梗阻,是新生儿期长时间梗阻性黄疸的常见原因。病变可累及整个胆道,也可累及肝内或肝外的部分胆管,其中以肝外胆管闭锁常见,占85%-90%。发病率女性较男性高。我科2012年12月收治了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患儿,经医护人员的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有所好转,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K7、8、19,白蛋白,甲胎蛋白AFP和CD34在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肝组织内的表达;分析肝内胆管增生和肝再生的关系。方法:12例CSH肝组织行HE和嗜银染色;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K7、8、19,白蛋白、AFP和CD34表达。结果:死亡2例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10例恢复期患者病理诊断为早期肝硬化。肝组织内胆管明显增生。肝组织内典型胆管增生细胞CK7、19强阳性;非典型胆管增生细胞CK8强阳性,CK7、19呈弱阳性,部分同时表达CK19和白蛋白,其细胞形态和表型符合肝卵圆细胞特征。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部分非典型增生胆管细胞可能来源于肝卵圆细胞;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增生可能是干细胞参与的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陈宗佑  王德昭 《上海医学》1997,20(4):190-191
为了探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和狭窄的有效手术方法,在1985-1995年我们对40例肝内胆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狭窄的病例施行肝门部大口径胆肠吻合术。40 14例为肝内胆管多发结石,26例俣并肝内胆管狭窄,狭窄好发于邻近肝门的1-2级肝内胆管开口,手术中工肝门部的肝外胆管和1-2级肝内胆管分枝及其狭窄部,术中借助胆道镜检查及取三联症并与插一层外翻大口径Rouxen-Y型吻合。经9-69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3  相似文献   

12.
邹毅  罗健  黄卫  郭黎 《重庆医学》2005,34(6):957-958
胆道闭锁临床少见,治疗困难,死亡率高.1968年葛西森夫(kasai)创用肝门部与肠道吻合术获得成功,才改变了过去认为胆道闭锁无法治疗的观念[1].作者参考日本学者船曳孝彦等的"肝内胆管空肠非吻合术式"[2],采用空肠黏膜双口插入左肝内胆管,肝内胆管空肠非缝合吻合,近期胆汁外引流,3个月后胆汁内引流,治疗1例婴儿先天性Ⅳ型胆道闭锁获得成功,随访15年效果良好,现将手术方法、适应证和笔者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以左肝外叶切除术为主治疗45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复发等情况,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术后并发症7例,占15.6%。经治痊愈。病理提示左肝内胆管癌1例,术后经T管造影肝内外残留结石4例,均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随访0.5-5年,结石复发的5例,总的治疗效果89%,结论:病变肝叶切除,肝内胆管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内引流效果较好,术中配合胆道造影及纤维胆道镜取石,可免除残留结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6月我院经影像学明确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17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造瘘,经瘘道送入取石篮套取碾碎结石,再将结石碎粒推送入肠腔。首次未能碾碎结石或结石多者保留胆道外引流导管,隔5~7d重复操作。结果:所有患者均1~2次操作后将肝外胆管内结石清除,解除胆道梗阻症状,其中8例患者肝内小胆管仍有小结石残留。结论:经皮肝穿刺介入造瘘取石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效解除肝外胆管结石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非周径性缺损的有效术式。方法:用带血管蒂胆囊瓣修复肝外胆管非周径性缺损14例,其中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伴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经切开取石致胆管缺损12例;Mirizzi综合征(Ⅱ、Ⅲ型)2例,修复处置T管或Y型支架管支撑及引流。结果:全组病例恢复良好,术后无胆瘘,术后带T管或Y型支架管3~6月造影无异常后拔管,随访结果满意,无胆道疾病复发。结论:用带血管蒂的胆囊瓣修复肝外胆管非周径性缺损,取材容易,手术操作简便,具有丰富的血供,重建胆管成功率高,且能恢复正常的胆道生理功能.防止上行性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探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在1993-2000年我们对15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施行大口径肝门胆肠内引流术,15例均为肝内胆管多发结石,狭窄好发于邻近肝门的1-2级肝内胆管开口,手术中充分切开肝门部的肝外胆管和1-2级肝内胆管分枝及其狭窄部,术中借助胆道镜检查及取石,并与空肠行一层外翻大口Rous-en-Y型吻合,结果:经6-60个月的随访表明,15例(100%)疗效优良,结论:大口径肝门胆肠内引流术是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鲍克志 《河北医学》2003,9(9):790-791
目的:探讨孤立性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归纳八年来2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行左肝叶、肝段及左半肝切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18例结石局限于左肝外叶,行左肝外叶切除 胆管T管引流术或胆管空肠R-Y吻合术,10例结石局限于左半肝且伴左半肝胆管严重狭窄、肝脓肿行左半肝切除 胆管T管引流术。随访1~7年,左外肝叶切除18例,术后4例结石复发,行胆道镜1~3次取石;而行左半肝切除者无一例复发。整组病例无死亡。结论:行左肝叶、肝段、左半肝切除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式,且安全可靠,近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胆道闭锁可发生于肝内或肝外胆管。发生的原因是胎儿时期胆道发育过程中停顿的结果。本病国内资料收集至1972年止仅20余例,国外格鲁士(Gross)总结146例。现将笔者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4月-2007年11月,对29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然后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1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1例因术后1个月发现胆总管结石而行ERCP,其余2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肝外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生率较高,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外科治疗效果已明显提高,但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易于复发、残留和引起进行性的肝脏损害,目前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多种术式共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刀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骰资料:本组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20-76岁;单纯肝内胆管结石20例,同时合并肝外胆管结石50例。2.手术方式:①胆总管切开取石十“’管引流30例,辅以术中或术后胆道镜取石;②各种形式的胆管一空肠吻合23例,其中胆总管空肠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