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25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8-10-2005-10收治宫颈癌根治术后出现盆腔淋巴囊肿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不同时间内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P﹤0.01)以术后1~2周发生率最高,囊肿较小者中药口服加局部理疗,较大者穿刺引流,囊肿﹥5cm的患者10例中8例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压迫症状,给予抗凝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 多数盆腔淋巴囊肿可采用保守治疗,必要时可引流治疗.淋巴囊肿压迫髂血管引起下肢症状时应作相关检查,须及时给予抗凝治疗,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淋巴囊肿是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预防淋巴囊肿形成可采用开放盆腔腹膜、大网膜成型术、使用奥曲肽等方法,但是,术后放置盆腔引流管并不会降低淋巴囊肿发生率。如果淋巴囊肿压迫周围脏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者发生感染,则需要治疗。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可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时还会加用无水乙醇或碘伏等硬化剂治疗。腹腔镜手术在淋巴囊肿治疗中也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具体手术方式应结合临床情况、治疗经过和手术医生的经验综合分析、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盆腔淋巴囊肿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报道不一,为4.3%~48%[1-2].它可以引起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会,增加肺栓塞的发生率,也可以继发感染[3-4].严重者可以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预防淋巴囊肿形成,及时治疗淋巴囊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发生及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因妇科恶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351例患者,根据有无淋巴囊肿的发生分为淋巴囊肿组和无淋巴囊肿组,对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病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组与无淋巴囊肿组的切除淋巴结数目(P=0.000)、引流管留置时间(P=0.013)、术后放疗(P=0.005)、患者体质量指数(BMI,P=0.000)以及三酰甘油水平(P=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切除淋巴结数目和患者的BMI是淋巴囊肿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淋巴囊肿合并感染者20例,发生率为17.8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与囊肿直径(P=0.000)、糖尿病(P=0.000)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囊肿直径是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OR=4.375,P=0.041)。结论: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发生淋巴囊肿的相关因素有切除淋巴结数目、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辅助放疗、患者BMI及三酰甘油,囊肿直径是淋巴囊肿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穿刺引流联合抗生素可作为其推荐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盆腔淋巴囊肿(pelvic lymphocysts)是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巨大淋巴囊肿压迫输尿管并导致排尿困难者,临床罕见.本文介绍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97例,术后发生淋巴囊肿者76例。结果子宫内膜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为19.14%,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切除范围、FIGO分期、术后化疗、术后放疗及术后放疗联合化疗与淋巴囊肿发生相关(P=0.002,P=0.010,P=0.046,P=0.040,P=0.0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是淋巴囊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结论淋巴囊肿是子宫内膜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后的常见并发症,采取个体化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将会减少淋巴囊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及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科接受初始根治性手术的663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盆腔淋巴囊肿分为淋巴囊肿组和无淋巴囊肿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66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为62.59%(415/663)。单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与使用的引流管类型和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负压引流管是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的保护因素(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时间与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子宫颈肌壁浸润深度、切除淋巴结总数、切除髂总淋巴结总数、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使用引流管类型和术后是否接受放化疗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负压引流管、术后未接受辅助放化疗是淋巴囊肿早期形成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相较传统T型引流管,使用负压引流管可能可以降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术后接受辅助放化疗的患者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时间可能更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保留髂淋巴管预防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6例Ⅰa-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在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时,保留额淋巴管主干,术后用B型超声等手段观察淋巴囊肿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对远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86例中无一例发生盆腔淋巴囊肿,2例在腹股沟区出现直径约2cm大小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为2.3%,5年存活率为93.5%。结论 在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时保留髂淋巴管主干,可有效地防止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且不影响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淋巴囊肿是子宫颈癌子宫根治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1988年以来我们在行子宫根治术时采用了保留髂淋巴管的术式,有效的防止了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在盆腔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图像特征,探讨超声对肿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166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结果 166例患者中原发肿瘤病变均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并病理证实,其中宫颈癌72例,子宫内膜癌18例,卵巢癌76例;出现并发症有尿潴留31例,盆腔淋巴囊肿17例,肾盂分离6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髂血管旁异常静脉1例。结论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膀胱残余尿量,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态学特征,肾盂分离程度,下肢静脉血栓的部位,超声影像学特征结合病史可以作为基层医院诊断并发症的首选方法,结果对临床提供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保留髂淋巴管预防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保留髂淋巴管预防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Ia-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时,保留髂淋巴管主干,术后用B型超声等手段观察淋巴囊肿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对远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86例中无一例发生盆腔淋巴囊肿,2例在腹股沟区出现直径约2cm大小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为2.3%,5年存活率93.5%。结论:在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时保留髂淋巴管主干,可有效地防止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且不影响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除切除原发肿瘤外,还包括区域性淋巴结的切除,术后可能在后腹膜创伤区域形成淋巴囊肿。文献报道这种淋巴聚积的发生在1.5%~48.5%之间。作者在关闭盆腔腹膜形成淋巴囊肿的前瞻性研究中,术后48%引起淋巴囊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断端半开放缝合对淋巴结清扫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术中同时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子宫内膜癌及宫颈癌患者348例。根据阴道断端处理方式不同,将348例患者分为半开放组102例与闭合组246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白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上的差异,淋巴囊肿发生率及症状型淋巴囊肿发生率。结果半开放组与闭合组在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引流时间、术后白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上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半开放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及症状型淋巴囊肿发生率分别为35.3%、3.9%,均明显低于闭合组(79.3%、19.5%);形成淋巴囊肿平均直径4.1cm也明显低于闭合组5.9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淋巴结清扫术后半开放缝合阴道断端是预防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有效途径,方法简单、效果可靠,无手术难度,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包括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手术路径包括经腹腔路径和腹膜外路径。手术路径的选择取决于疾病治疗的整体方式、患者的特点和手术医师的技术特点。手术需要由有经验的妇科肿瘤医师实施。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输尿管损伤、肠管损伤、神经损伤、围手术期感染,远期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术后淋巴囊肿和下肢淋巴水肿。在淋巴囊肿和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中,应注意术后开放后腹膜,尽量避免使用引流管及合理使用能量器械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刀和百克钳在妇科恶性肿瘤腹式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例应用超声刀或百克钳的腹式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及100例未应用超声刀或百克钳的腹式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液量、尿管留置时间、淋巴囊肿发生例数,住院时间及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液量低于对照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使用超声刀或百科钳能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在妇科肿瘤根治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制双套管负压吸引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引流的效果.方法:54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盆腔置双套管行负压引流(双管组),对照同类手术并腹腔置单腔橡胶管引流38例患者(单管组),比较两组的术后盆腔引流量、术后7天腹腔积液、淋巴囊肿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双管组术后盆腔引流量明显多于单管组(P<0.05),术后7天腹腔积液发生率明显少于单管组(P<0.01)、淋巴囊肿发生率明显少于单管组(P<0.05),两组的置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双套管负压吸引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引流,引流效果优于单腔管引流,制作简单,可有效预防因引流不畅而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但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约10%~15%,说明盆腔淋巴结清扫不仅对大部分患者无益,反而有并发淋巴囊肿、淋巴水肿等风险。前哨淋巴结是指最早接受肿瘤淋巴引流的淋巴结,也是最早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前哨淋巴结组织学检查阴性预示其他淋巴结无转移。因此检测前哨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可避免对患者实施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8.
负压引流预防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囊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经腹负压引流预防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囊肿形成的价值。方法 :将 6 8例适合接受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4例。实验组术后采用经腹负压引流 ,预防淋巴囊肿的形成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胶管经阴道残端引流 ,两组患者术后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量、引流时间、淋巴囊肿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日平均引流量多 (148.4± 37.5ml/ 112 .5± 2 4.0ml,P <0 .0 1)、平均引流时间缩短 (2 .2 4± 0 .43d/ 2 .73± 0 .5 1d ,P <0 .0 1)、淋巴囊肿发生率明显降低 (11.8%/ 47.1%,P <0 .0 1)。结论 :经腹负压引流对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囊肿的形成具有预防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制Y形橡皮条引流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根治术即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由于手术范围广,术中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尤其是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较高,如处理不好将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本院自制“Y”形橡皮条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引流,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手术诊治盆腔假性囊肿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盆腔假性囊肿的发病机制、术前诊断、预防对策和腹腔镜对其诊治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间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经腹腔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8例盆腔假性囊肿的患者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盆腔假性囊肿术前诊断率低,只有15.8%。38例术后经1~3年随访,仅1例复发,治愈率达97.3%。结论 盆腔包块行腹腔镜探查术是一种确切的确诊方法,盆腔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术后或感染后,术中正确处理是预防其发生的主要对策,腹腔镜手术对其诊治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