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83例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COPD真菌感染组),按照时间顺序逐月随机抽取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无继发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导致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人次、合并糖尿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性的Log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白蛋白水平等因素是COPD急性加重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真菌感染患者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治愈69例(83.13%),好转12例(14.46%),无变化l例(1.20%),死亡1例(1.20%).结论 患者高龄、住ICU时间长、长时间抗生素及激素及白蛋白水平低下是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及时确诊并且抗真菌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病例对比分析方法,收集COPD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2例,随机抽取同时期无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40例作为对照,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时间〉3周、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及侵入性留置管道是COPD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真菌感染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感染22例(52.4%),氟康唑是最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54.8%。真菌感染者合并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及院内死亡均明显高于无真菌感染者(P〈0.05)。结论住院时间延长、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及侵入性留置管道是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白色念殊菌是最常见的致病性真菌,真菌感染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危险因素的对策。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50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真菌感染组,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同期住院的50例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入院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真菌感染组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与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并发糖尿病相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长期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是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尽早脱机治疗、控制血糖和营养支持可降低真菌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研究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100例支气管扩张继发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设置为真菌感染组,抽取同期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未发生真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作对照研究,设为非真菌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比较,判断支气管扩张继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真菌感染组的患者在送检标本当中共分离培养出12例患者存在无名假丝酵母菌感染,有74例患者为白色念球菌感染,光滑念珠菌与吸附念珠菌感染患者每组各有6例,还有罗伦特隐球菌感染患者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可以得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程、血清白蛋白水平、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卧床时间>7 d、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是否使用激素治疗等,都是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出,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等是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多个方面,其中主要因素是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患者使用的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时间,所以需要针对于此进行合理的干预和处理,以便于降低临床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真菌感染分为两组:无真菌感染者60例(对照组)和真菌感染者6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低蛋白血症、呼吸道侵袭性操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针对真菌的预见性护理,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营养护理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真菌感染,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本科收治的27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结果27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31株,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15例次(48.39%)。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住院时间长,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激素、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的应用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相关。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63.0%。结论肝衰竭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机会明显增加,需积极早期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菌素,不用或慎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尹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72-117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618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其中合并真菌感染67例次,对其使用抗生素、激素情况以及年龄、病程、血气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营养不良、呼吸衰竭以及高龄等诱因相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正确指导患者稳定期的治疗是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FPI)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选择观察指标,对100例IFPI组和100例非真菌感染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IFPI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2.354)、慢性疾病(OR=4.013)、有创通气(OR=5.468)、抗生素(OR=2.550)和低蛋白血症(OR=2.364)5个危险因素均是引发IFPI的独立因素,P值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结论年龄大、有慢性疾病、有创通气、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低蛋白血症是引发IFPI的5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比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6例作为真菌组,随机抽取同期呼吸内科住院的无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及合并糖尿病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组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及院内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及合并糖尿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真菌感染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07年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老年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35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无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38例,采用单因素对照分析。结果对35例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COPD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有关: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是COPD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药物治疗的经济学意义。方法 :查阅 2 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 7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历 ,对其抗生素应用种类、应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真菌感染部位、菌种类型、抗真菌药物、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日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及营养状况差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而广谱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则是造成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另外 ,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是院内真菌感染的又一发病因素。继发院内真菌感染 ,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 ,增加了住院费用。结论 :减少院内真菌感染 ,对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节约国家的卫生资源 ,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伦碧 《现代医药卫生》2014,(11):1750-175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诊治方法,力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38例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使用抗生素与激素情况、相关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24例(70.5%),好转9例(23.7%),无变化3例(2.6%),死亡2例(3.2%),总有效率为86.8%(33/38)。老年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营养不良、有创检查和治疗等因素有关。结论合理、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并发症,减少有创操作,特别是规范社区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更有效地减少老年COPD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张志成  张骏  谭荣欣  邹波  炉军 《江西医药》2011,46(3):247-249
目的探讨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与防治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肝衰竭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24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3例次(54.1%)。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激素、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侵袭性操作的应用与真菌感染的发生有一定相关。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76.1%。结论肝衰竭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机会明显增加,需积极早期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抗生素,不用或慎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胡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05-10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性、危险因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治愈35例,显效8例,进步3例,死亡2例。结论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无特异性,合理使用抗菌素及糖皮质激素,减少侵袭性操作,及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防止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加重病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81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98例的临床资料,对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12.1%(98/810);回归分析筛选出侵袭性操作、合并其他疾病、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等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可通过合理使用诊疗技术及抗生素,改善患者基础状况,缩短住院时间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及高危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新确诊并化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87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8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共发生真菌感染38例次,真菌感染率为20.32%,侵袭性真菌感染17例次,感染率为9.09%,占真菌感染的44.73%。真菌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为肺部,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在粒细胞持续降低期间,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可有效降低侵袭性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41例有病原学证据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生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滥用抗生素、侵袭性操作等有关。结论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严格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掌握放、化疗及各种诊疗技术,保护患者的防御屏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136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继发细菌性肺炎(继发感染组,44例)和非继发感染组(92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疾病转归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继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继发感染组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比例高于非继发感染组(P<0.01),入院的氧合指数(OI)<400 mmHg、高热(体温>39 ℃)、重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低蛋白血症、心功能不全比例也均高于非继发感染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操作、激素治疗比例及住院时间均高于非继发感染组(P<0.05)。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OR=4.613,95%CI:1.756~12.118)、激素治疗(OR=2.403,95%CI:1.012~6.422)、入院OI<400 mmHg(OR=6.534,95%CI:2.064~20.691)、低蛋白血症(OR=12.949,95%CI:3.284~51.067)是继发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VID-19继发感染与患者入院氧合指数低于400 mmHg、低蛋白血症、激素治疗、基础疾病关系密切,临床尽早干预可预防患者继发感染,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引起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110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30例(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27.3%(30/110);观察组在年龄、合并症、肝功能、实施侵袭性诊治操作、住院时间、预防应用抗生素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减少不必要的侵袭性诊疗操作、严格限制抗生素的应用、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院内肺炎(NP)的感染状况,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调查我院近五年COPD发生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长期频繁住院、侵袭性操作、大量使用抗生素、住ICU病房是危险因素,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多为细菌,但真菌感染已占相当比例。结论 高龄是院内肺炎的高危人群,大量使用抗生素是院内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院内肺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