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苍白螺旋体镀银染色检查在一期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检查在一期梅毒实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7例一期梅毒患者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墨汁负染及暗视野检查3种方法对比检查,同时作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镀银染色法检查梅毒螺旋体的阳性率高,与墨汁负染法、暗视野检查法的结果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镀银染色层次清楚,螺旋体易被着色辨认。结论:梅毒螺旋体镀银染色检查是一期梅毒实验室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接种不同代数的菌株及不同药物剂量组治疗梅毒后的梅毒兔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方法:睾丸接种组选择原代组、一代组、二代组及阴性对照组各1只进行解剖,取心、肝、脾、肾。背部皮肤的接种组药效学评价选择阳性对照家兔1只、普鲁卡因青霉素和头孢曲松中间两个剂量组治疗的家兔各1只,解剖心、肝、脾、肾,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包埋、切片和HE染色。结果:梅毒螺旋体感染家兔后2周,可引起心、肝和肾炎症细胞的浸润,但不引起脾脏的病理改变。一代组及二代组引起的脏器的炎症改变与原代组相似。梅毒感染后的家兔药物治疗后12周,部分梅毒兔主要脏器仍有炎症反应,头孢曲松治疗RPR滴度转阴11周后家兔的心、肝及肾脏无明显炎细胞浸润。结论:在进行梅毒兔药效学模型建立过程中无需增加病理学的数据,但在治愈转阴后通过病理切片的观察能够更好地了解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及组织病理检查,探讨早期梅毒的诊断依据。方法:利用电镜,墨汁染色及W-F染色法观察病损组织液,淋巴结穿刺液及病理组织切片中的梅毒螺旋体,结果:5例组织液及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扫描电镜下发现梅毒螺旋体,42例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液及19例组织液涂片经墨汁染色等发现梅毒螺旋体。结论:在病损组织液,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液及病理切片中检出梅毒螺旋体可作为梅毒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妊娠期梅毒患者治疗时机的选择对妊娠结局及婴儿先天性梅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梅毒治疗的有80例,记为研究组,其中胎龄12周时治疗的有26例,记为甲组,(12~28)周的有27例,记为乙组,28周的有27例,记为丙组。未接受梅毒治疗的有80例,记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对照组、研究组(甲组、乙组、丙组)婴儿先天性梅毒以及其他妊娠结局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组婴儿先天性梅毒、先兆流产、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出现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甲组、乙组婴儿先天性梅毒、先兆流产、早产、极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出现率远低于丙组(P0.05),但甲组与乙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有导致婴儿先天性梅毒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早期孕期治疗可降低婴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Warthin-Faulkner法检测梅毒病理组织中的梅毒螺旋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理组织中检测梅毒螺旋体是诊断梅毒较为理想可靠的方法,但是多年来一直没有较好的螺旋体染色方法.我们应用Warthin-Faulkner法染色,螺旋体染成黑色,所在的组织为各种色调的黄色,对比分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韶关市孕产妇感染梅毒的现况。方法:收集韶关市各级医疗单位进行产前保健及分娩的全部孕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例孕产妇中,梅毒检出率为0.79%;各年龄组孕产妇梅毒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2=8.56,P=0.014);已、未婚孕产妇梅毒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2=11.4,P=0.0007);各职业孕产妇梅毒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无著性差异(2=7.88,P=0.343);孕周≤28周与>28周、首次与多次(≥2次)妊娠的孕产妇梅毒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无著性差异(2=2.36,P=0.124;2=1.55,P=2.14)。结论:梅毒筛查应列为妊娠期常规筛查项目。同时应积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梅毒婴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2例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母婴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总结患儿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为临床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170例梅毒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其中出生胎儿中诊断为神经梅毒患儿22例,先天性梅毒发生率1.01%。将22例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母亲设为观察组,2148例非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母亲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的高危因素。结果:产妇居住地、产前母婴健康档案建立、孕前健康体检、孕前梅毒感染史、感染梅毒后是未进行规范驱梅治疗为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居住农村、产前母婴档案不健全、孕前健康体检不规范、孕前有梅毒感染史、确诊感染梅毒未行规范治疗为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不同年份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性梅毒患儿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的先天性神经梅毒患儿采用青霉素规范治疗3周,患儿临床症状消退,随访2年,20例患儿TPPA、RPR均转阴,临床治愈,1例患儿治疗3周后,临床症状未未改善,家长拒绝继续治疗于4周后死亡,1例患儿经5周治疗后未愈,继续治疗。结论:孕妇产前、孕中进行充分的健康诊断治疗工作,采取措施避免新生儿发生先天性梅毒感染,对新生儿先天性神经梅毒感染患儿采取规范治疗,患儿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北黄石地区新生儿梅毒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区新生儿梅毒危险因素,为新生儿梅毒预防提供参考数据,以期降低本地区新生儿梅毒发生率。方法:以湖北黄石地区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6家妇产医院接诊生产的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孕妇围产期梅毒感染情况、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为主要调查内容,整理统计相关数据资料,分析湖北黄石地区新生儿梅毒4年期间的发病率。将新生儿产妇按照新生儿是否为梅毒患儿分组,新生儿梅毒患儿设为梅毒感染组,新生儿未感染梅毒患儿为梅毒未感染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相关指标,分析影响新生儿感染梅毒的相关因素,再将判定为影响新生儿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新生儿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近4年6所妇产医院共接诊、建档、生产产妇38856例孕娩出的新生儿39600例,新生儿出生后28d内确诊为梅毒感染者408例,新生儿梅毒发病率1.03%,不同年份新生儿梅毒发病率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儿梅毒发病率呈上升之势,但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梅毒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产妇的相关资料比较发现:产妇妊娠期梅毒感染、检测时孕周、孕前保健检查、孕前梅毒感染史、梅毒感染孕妇规范治疗为新生儿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新生儿梅毒感染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妊娠期感染梅毒、检测时孕周14周、孕前未进行保健检查、有孕前梅毒感染史、梅毒感染孕妇未规范治疗是新生儿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梅毒感染最重要的临床工作是预防,做好育龄女性围妊娠期的性传播疾病健康宣教、健全妊娠女性各项梅毒感染的核查工作,强化梅毒感染妊娠女性的跟踪治疗应引起相关妇产医院的重视,以期降低新生儿梅毒的发病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早期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期梅毒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诊治的妊娠期梅毒孕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梅毒治疗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对照组(n=75),两组均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孕早期(孕周13周)行抗梅毒治疗,对照组孕中晚期(孕周≥13周)行抗梅毒治疗,对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娩出时情况、新生儿预后情况、不同RPR滴度下新生儿梅毒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观察组为6.67%,低于对照组(1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梅毒感染占比与对照组比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RPR滴度≤1∶8时,新生儿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孕妇RPR滴度1∶8时,观察组新生儿梅毒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抗梅毒治疗可减少妊娠期梅毒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阻断梅毒垂直传播,改善新生儿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治疗对妊娠梅毒分娩的预后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妊娠梅毒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孕周进行分组,即早期组(≤12周)、中期组(13~27周)、晚期组(27周),各组2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抗梅毒治疗。结果治疗后发现三组早产率分别为5.00%、25.00%,55.00%,足月分娩率分别为90.00%、60.00%、4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未出现梅毒新生儿,中期组出现2例梅毒新生儿(10.00%),晚期组出现9例梅毒新生儿(45.00%),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梅毒患者,尽早予以治疗,效果更加突出,对其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在降低梅毒新生儿方面,意义重大。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