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对基层医药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认知度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药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ADRs)报告的认知度情况,找出ADRs报告率低的原因,提高ADRs报告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基层医药人员进行关于ADRs知识认知度调查。结果在调查的 500名对象中,ADRs概念知晓率23.2%,法规知识测试合格率仅占30.2 %;曾经见过ADRs的医药工作者占55.6%,但仅有 36.4%的人员报告过 ADRs;87.2 %人员不知道ADRs监测专业机构;医药人员认为ADRs与医疗纠纷有关的占46.2%,整体认知得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之间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Χ2=136.528,P<0.05),不同职业之间得分差异有显著性(Χ2=326.315,P<0.05)。此外,21~40岁年龄组得分最高(8.659±2.987),各年龄组人群得分差异有显著性(Χ2=101.394,P<0.05)。通过行政干预培训,医药人员ADRs认知得到显著性提高(培训前合格率为18.59%,培训后合格率为75.70%)。结论基层医药工作者对ADRs法规认知度低和基层缺乏ADRs监测专业机构及专职人员是ADRs报告率低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医药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医药人员对ADRs的认识是提高ADRs监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知水平和呈报态度。方法:分层抽取嘉峪关市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2所,整群抽取上述医院于调查日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手工筛选和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对ADR概念、严重ADR的范畴、引发ADR最多药品的类别等相关知识认知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对正式上市的药品是否会引起ADR(认识度较高)、ADR的报告程序认识(认知度差)基本一致(P〉0.05);不同职业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认知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药学人员的认知度最高,管理人员认知度最低;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对待ADR的态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态度总体端正但也存在误区。结论:医务人员对ADR的认知水平普遍较差且具显著差异性,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1日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进一步推动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筑起了一道有效的屏障。《办法》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明确了药品经营企业应当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那么,药品零售企业如何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呢?1.提高药品零售企业人员对ADR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4.
我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认知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开展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在岗人员分类,分别填写“医务人员ADR监测认知度调查表”,以调查我院医务人员ADR报告与监测认知度情况。结果:我院医务人员对ADR概念认识不足,上报范围不清,上报意识淡薄,对上报程序及ADR管理机构不明,ADR法律意识不强。结论:有必要对医务人员进行ADR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对ADR监测的认知度,使ADR监测工作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5.
陈群 《北方药学》2015,(11):123-123
目的: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促进本院ADR报告与监测工作的开展。方法:分析我院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对策。结果:目前我院ADR监测工作开展的范围和深度不够,认知度不够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和上报意识,提升ADR监测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乃至全社会对ADR的认知度低,报告、监测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等都影响着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从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来看,需要加强有效宣传与培训,广泛提高社会公众对ADR监测工作的认知度,提高ADR监测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和自觉性。积极有效的宣传培训是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持续、健康、深入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了解云南省白族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为开展ADR监测工作和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设计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问卷调查表,针对云南省白族公众以及当地医药类专业人士实地调研,并对回收有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问卷共发放204份问卷,回收204份,回收率达100%,其中有效问卷为204份。被调查人群对药品不良反应关注度不足,安全用药意识不强;对ADR定义认知不清、ADR上报知识不了解、上报意识不够。结论 云南白族公众普遍对药品的认知度有限,且部分偏远地区对ADR认知极度匮乏,应该加强公众对ADR认知度的宣传力度,增强云南白族公众对ADR的认知度,本次调研为保障临床安全有效用药及方便开展ADR监测工作和进一步完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许菲 《淮海医药》2014,(6):593-595
目的从医患双方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知角度出发,探讨我院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ADR监测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医务工作者300名及住院患者200名,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ADR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调查表492份,总有效率为98.40%,其中医务人员295份(59.96%),患者197份(40.04%)。药学人员对ADR定义的掌握程度高于其他调查对象(P〈0.05)。60.00%的医务人员对ADR报告程序不了解,48.47%的医务人员对有关ADR监测的条文不清楚,43.73%的医务人员不了解ADR报告途径。45.08%的工作人员认为没有必要上报ADR,63.73%的工作人员应该安排专职人员上报ADR。患者对ADR定义的认识水平整体较低(44.67%),24.87%的患者不清楚合格药品是否存在ADR,37.06%的患者不清楚ADR的发生是否与药品质量有关,39.59%的患者不清楚ADR是否与药品使用方法有关,29.44%的患者认为中药及其制剂没有ADR,51.27%的患者认为应由院方赔偿ADR相关损失。结论我院医务人员及患者对ADR监测工作相关知识的认识不一,应加强宣传培训,畅通上报途径等,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院医护人员对不良药物反应监测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江油市903医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识程度,为该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对问卷各项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该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和上报内容基本明确,但上报意识淡漠,对上报程序和专业机构了解不够。结论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识度直接影响ADR的上报率,有必要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其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认识程度,提高ADR的上报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度,为开展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嘉峪关市不同级别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ADR概念、严重ADR的范畴、引发ADR药品类别等相关知识认知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职业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认知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药学人员的认知度最高,管理人员认知度最低。结论应加强有关ADR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认知度,提升其在ADR监测工作中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作用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与上报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2016年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14年临床药师干预ADR上报为时间界限,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我院ADR报告总数,新的、严重的 ADR报告数与比例,新的ADR判定错误比例;以及ADR上报来源变化。结果:干预后,ADR报告数,严重ADR报告数及其比例,以及新的ADR的报告数及其比例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P<0.05),新的ADR判定错误比例则较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药师上报ADR比例较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ADR 监测报告,使我院ADR监测报告数量及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该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知情况,分析该院ADR上报率低的原因。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该院医护人员进行ADR认知度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9份,回收率为96.2%,问卷有效率为90.8%。共调查医师126人,护理人员83人;ADR概念正确知晓率为41.6%,62.7%的人认为ADR与医疗纠纷有关,63.6%的人认为ADR与医疗质量有关;仅有20.1%的人知道ADR应上报给医院哪个部门,15.8%的人不知道医院有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制度,41.6%的人曾经报告过ADR,其中35人通过填写ADR报告上报,正确上报率为16.7%;97.6%的人认为报告ADR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46.9%的人认为应将ADR上报作为一项临床工作人员年度考核指标,52.6%的人认为应给予漏报ADR的人员处罚,67.9%的人认为报告ADR应给予相应报酬,79.9%的人认为医院内需设置从事ADR监测工作的专职人员。结论该院医护人员对ADR法规及知识的整体认知度、监测及报告制度及程序的认知度偏低,ADR的正确上报率偏低,是造成我院ADR报告率低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法规及知识教育和培训;设置ADR上报专员,明确责任,落实奖惩;临床药师应在协助医护人员进行不良反应监测、鉴别及上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我院ADR上报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度,为进一步开展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而制订干预措施。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临床、护理、药学在岗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对ADR基本概念、相关知识认知度基本正确,对ADR呈报态度总体端正,对ADR监测上报工作总体上形式较好,但还需进一步努力深化开展。结论:有必要加强ADR知识宣传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上报意识,并制定干预措施,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4.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药品安全监管,促进公众合理用药、保护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技术保障,是体现社会文明发展程度和药品监管水平的重要方面。从ADR监测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来看,需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提高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员的认知度和报告的自觉性。有效的宣传培训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业务技术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做好ADR监测的重要基础和长期任务。尤其对医生及医药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是ADR监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知度,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从全院医护人员中随机筛选出4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在376份有效答卷中,多数医务人员对上市后的药品都存在ADR认知尚可,认为报告ADR是自己的职责,都遇到过ADR并且认为有必要上报ADR。结论药剂科应和医院医务科联系,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ADR的法规,充分发挥药学部门在ADR监测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佼  王卓  沈洪清  张永玲 《中国药房》2013,(18):1693-1696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检索2007-2012年国内的文献资料,结合现行政策法规,调研各类涉药机构ADR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与结论:我国的ADR监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涉药单位ADR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医疗机构上报数量较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上报数量较少;二是公众对ADR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监测机构对ADR报表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尚需进一步加强;四是ADR资源的分析利用水平不高,风险预警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必须进一步加强ADR监测体系建设,努力拓宽ADR报告覆盖面,提高报告质量;加强宣传培训,夯实监测工作基础;完善ADR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在ADR损害救济及损害程度分级上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7.
我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认知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认知程度。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现场调查我院临床医生、临床护士和药学人员,问卷采用EPI6.04录入、SPSS11.5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获得有效调查表1077份,回收率89.8%。我院医务人员对ADR基本知识认知度总体较好。其中药学人员较医生、护士认知度高;医务人员随着学历提高,认知得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医务人员之间认知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我院医务人员对ADR报告态度基本端正,但也存在一些误区。结论:加强ADR知识培训,逐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ADR上报意识、鉴别能力和监测水平,尽量减少ADR发生,从而避免因ADR引发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姜玲  沈爱宗  杜德才  付泽和  陈礼明 《安徽医药》2007,11(12):1131-1133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和态度。方法分层抽取合肥地区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5所、一级医院7所,整群抽取上述医院于调查日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EPI info 6.04建立数据库,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合肥地区各级医务人员对ADR概念、ADR呈报程序、ADR临床表现特点等知识认知度基本一致(P>0.05);对ADR性质、ADR监测主管部门等认知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等级高的医院医务人员认知度通常好于等级低医院,但也有个别问题反之;医务人员对ADR呈报态度总体端正,但也存在误区。结论加强ADR知识宣传培训,端正态度,增强医务人员上报意识,提高ADR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颁布后医务人员时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的认识了解程度。方法:对全院在岗人员随机抽样,入选人员在限定时间内填写ADRM认知度调查表,对全部调查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有90%知道国家ADR中心的职责;79%了解我国ADR报告程序;44%明确ADR定义,91%认为上市后药品存在不良反应;79%认为ADR与药品质量有关;98%认为有必要报告ADR;在日常工作中有84%遇到过ADR。其中34%向有关部门上报过ADR,只有25%是自愿上报。94%认为只有提高医务人员的ADR意识才能加强我国ADRM工作力度。结论:我院医务人员中绝大部分认识和知道ADRM,但对ADR上报意识不强,自愿上报ADR的仅占被调查人员的四分之一。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国人民的ADR意识。  相似文献   

20.
自《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我院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力度。现在将我院2006年-2008年上报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该医院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