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瘢痕内切除瘢痕瓣回植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联合药物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瘢痕部分切除瘢痕瓣回植联合药物扩大注射一个疗程。结果:57块瘢痕疙瘩治愈47块,显效8块。结论:瘢痕内切除瘢痕瓣回植结合药物扩大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是瘢痕中最顽固的一类,在我国青壮年中发病率高.因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甚高,故对较局限的瘢痕疙瘩仍以瘢痕内药物注射或配合药物注射的综合治疗较为理想,但药物注射疗法若使用不当,则副作用甚多。  相似文献   

3.
手术切除与注射确炎舒松A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切除与局部注射确炎舒松A治疗瘢痕疙瘩87例,其中随访62例。结果:参照朱兆明疗效分类方法,随访62例中优52例(83.87%),良9例(14.52%),差1例(1.61%)。其中1例注射4例后局部皮肤萎缩。结论:手术切除与注射确炎舒松A是目前治疗瘢痕疙瘩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东方人耳部瘢痕疙瘩综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直接缝合或转移皮瓣修复,于手术切除后早期(24 h内)联合X线或电子线局部放射治疗,每日1次,共3~5次,7 d拆线后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治疗,每2周1次,视切口愈合情况逐渐减量停药.结果 共治疗48例,除由于各种原凶失访12例外,36例随访1~3年,其中治愈30例(83.3%),显效4例(11.1%),总有效率94.4%.结论 手术切除病损,联合早期局部放射治疗及拆线时局部定期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是综合治疗耳部瘢痕疙瘩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剥切后预留瘢痕瓣治疗外耳病理性瘢痕疙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4):471-471
瘢痕疙瘩为病理性瘢痕,其形成病因复杂,治疗棘手。近年来,由于穿刺耳孔导致局部瘢痕疙瘩形成的人逐渐增多,并由于穿刺部位不同而遗留单个或多个,多见于耳垂及外耳廓,外形丑陋,痒痛明显。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各有利弊,如瘢痕完全切除后缝合可显著增加张力,瘢痕易复发,易造成耳廓、耳垂变形甚至缺损;单纯药物注射疗程长且副作用大,不适用于较大瘢痕疙瘩;皮片移植遗留继发创面,易导致新的病理性瘢痕;自2006年起我们采用瘢痕疙瘩内剥切,预留部分瘢痕瘢修复创面治疗外耳廓瘢痕疙瘩102例,术后随访半年,有增生倾向者,给予药物局部封闭注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瘢痕表皮回植加曲安缩松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孔平 《中国美容医学》2002,11(5):431-432
目的:探讨一种不必产生新供区且更有效地综合综合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途径。方法:将整块切除的瘢痕疙瘩削薄仅保留表皮层,然后将其回植于创面并即刻给予基底及周边曲安缩松注射。伤口愈合后再重复注射2-4次。共治疗22例。结果:19例(86.4%)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2例(9.1%)因并发感染中止注射曲安松导致瘢痕疙瘩复发。1例(4.5%)因月经紊乱拒绝继续使用曲安缩松而致部分复发。结论:该方法简单、经济、疗程短,不产生新供皮区,避免了单一手术切除带来的高复发率及长期单纯类固醇激素注射所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局部药物注射是目前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瘢痕组织内充满了粗大僵硬的I型胶原,质地坚硬,注射操作困难。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瘢痕注射助推器,经临床应用具有省时省力、使用方便、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坚固耐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手术切除加激素注射治疗胸前瘢痕疙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胸前瘢痕疙瘩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手术切除加瘢痕区激素注射治疗64块胸前瘢痕疙瘩。结果:64块瘢痕疙瘩变为线状或萎缩性瘢痕,随诊1~6年,均获良好控制。结论:手术切除加激素辅助治疗胸前瘢痕疙瘩安全高效,易为多数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综合疗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我们临床上将瘢痕疙瘩分为惰性类和活跃类。根据瘢痕疙瘩的不同类型,在外科手术切除的基础上,选用术后放疗、局部加压、硅胶膜覆盖、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等多种方法予以治疗。结果:自2007年以来,共利用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15例,治愈13例,有效2例。结论:针对瘢痕疙瘩不同类型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此种分类方法及疗效评估标准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耳部瘢痕疙瘩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及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转移皮瓣修复术,术后1周内行放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照射3次,每次剂量5Gy,总剂量15Gy。对有复发倾向者行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以曲安奈德40mg加2%利多卡因稀释一倍后瘢痕内注射,每周1次,视瘢痕消退情况逐渐撤药。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随访1.5~5.0年,治愈6例(6096),显效4例(4096),有效率10096。结论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及局部注射激素类抗瘢痕药物是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疙瘩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可由轻微外伤所引发。目前的治疗有药物、放射、手术等多种方法,但疗效报道不一。笔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ll,5-FU)与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儿童腹股沟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18例患者.共19个腹股沟瘢痕疙瘩,平均病史2、7年。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后2~3周将0.05ml 5-FU注射液与1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1ml 2%利多卡因混合后适量注射入伤口内,以后逐渐降低5-FU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浓度并延长注射间歇期。平均治疗时间为8个月。结果手术联合5-FU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射治疗儿童腹股沟瘢痕疙瘩有效率为100%,其中完全治愈者72.2%,效果良好者27.8%。结论手术联合5-FU与糖皮质激素注射是治疗儿童腹股沟瘢痕疙瘩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临床中运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 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瘢痕疙瘩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瘢痕疙瘩切除手 术联合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瘢痕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 于对照组的64.00%(P<0.05);观察组皮肤色泽、瘢痕柔软度、瘢痕厚度以及周围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P <0.05)。结论 在对临床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治疗中,运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进行治疗,可 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瘢痕情况,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用无针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及较普通注射器治疗瘢痕疙瘩的优越性.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将52例患者(104处瘢痕疙瘩)随机分为无针注射器组和普通注射器组,无针注射器组26例患者(55处瘢痕疙瘩),普通注射器组26例患者(49处瘢痕疙瘩),并进行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治疗4次后4周复诊,进行疗效、并发症评价;每次治疗结束时记录此次治疗疼痛评分,统计其平均值.实验结果数据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无针注射器组:显效者17例(38处瘢痕疙瘩,占69.1%),有效者9例(17处瘢痕疙瘩,占30.9%),无效者0;平均疼痛评分为2.4.普通注射器组:显效者10例(21处瘢痕疙瘩,占42.9%),有效者14例(25处瘢痕疙瘩,占51.0%),无效者2例(3处瘢痕疙瘩,占6.1%);平均疼痛评分为6.2.无针注射器组的疗效、疼痛评分与普通注射器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无针注射器用于瘢痕疙瘩内注射治疗的方法,既提高了疗效,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一种较好的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部瘢痕疙瘩不同发展时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7年耳部瘢痕疙瘩患者53例,根据不同的临床分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进行12~48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53例(59侧)耳部瘢痕疙瘩经过18个月规律治疗后,耳部形态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根据Darzi的瘢痕疙瘩疗效原则,治疗有效率为100%。5例患者药物治疗3次(6周)后出现月经失调,均为月经周期延长,治疗停止1~2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耳部瘢痕疙瘩发展的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对于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12个月以上的维持治疗和后续跟踪随访应作为治疗的重要环节,手术及药物注射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确切可靠,临床应用方便,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瘢痕疙瘩的最适合浓度、治疗效果及细胞组织变化。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1.000、0.500、0.250、0.125mg/m1),每两周注射1次,5次后按温哥华瘢痕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相比,配对t检验;HE染色观察瘢痕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4组中注射0.5mg/ml浓度组治疗效果最佳(P=0.0026),与其他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检验P〈0.05);1年复发率为12.00%。组织学显示治疗后的瘢痕疙瘩表皮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束粗细不一。结论0.5mg/ml平阳霉素是每两周注射1次治疗瘢痕疙瘩的适合浓度,0.25mg/ml为有效浓度;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55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5),治疗组采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同时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对照组单纯应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8.62%,总有效率93.11%;对照组痊愈率26.92%,总有效率73.0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瘢痕疙瘩是瘢痕中最顽固的一类,在我国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若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非常高,所以对较局限的瘢痕疙瘩仍以瘢痕内药物注射为主。目前,国内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有曲安奈德混悬液、得保松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但这类药物都属于激素类药物,注射后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19.
钙离子拮抗剂局部注射治疗病理性瘢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病理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治疗在整形外科一直非常棘手,长期以来,首选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治疗,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亦易产生耐药性。我们自1999年3月开始对不宜使用或适宜使用康宁克通-A但效果不佳的瘢痕疙瘩患者,选用瘢痕内注射异搏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用瘢痕核切除方案联合术后浅层电子线放疗治疗耳部瘢痕疙瘩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1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的耳廓瘢痕疙瘩48例,根据瘢痕疙瘩的分型及大小设计切口线,采用瘢痕核切除的方式尽量切除瘢痕保证无张力缝合,术后24 h内联合浅层电子线放疗,随访分析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本组48例患者,病灶62处,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外形良好,术后均按要求联合放射治疗,术后随访12~36个月,治愈32例(66.6%),显效14例(29.2%),总有效率95.83%,复发2例(4.16%)。结论:采用核切除联合放疗治疗耳部瘢痕疙瘩效果理想,复发率低,手术创伤小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