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总结10年中经B超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23例,其性别和年龄与胆囊良性疾病发病相似;临床症状常与胆囊良性疾病相混淆,故确诊肿瘤时多属晚期。本文指出胆囊癌的发生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长期刺激密切相关;本组病例合并胆石症15例,占65%。B超检查为最经济,准确率较高的检查手段,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疑难病变的特殊超声影像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106例胆囊疑难病变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影像特征,并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比。结果:106例中胆囊出血2例,萎缩性胆囊炎伴胆石症6例,胆囊积脓8例,胆囊穿孔包裹7例,急性胆囊炎胆结石伴胆源性胰腺炎55例,胆囊肿瘤28例。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胆囊异常声像图,能准确、全面了解图像特征,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胆囊腺肌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74例手术切除的胆囊腺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形态学。结果74例胆囊腺肌瘤病,全部伴有胆囊炎,65例伴有单发或多发胆囊结石,9例伴有胆囊胆固醇息肉及胆囊胆固醇沉着,基本符合Lubarch提出的感染理论,认为炎症刺激胆囊异位上皮生长而形成腺肌增生症之说。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炎及胆石症71例,胆囊腺肌瘤病3例,较易误诊。结论胆囊腺肌瘤病已是胆囊常见的良性病变,但因Aldridgde认为胆囊腺肌瘤病是一种癌前病变,故一旦B超发现,均应手术切除胆囊为宜。  相似文献   

4.
胆囊粘膜增生与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学斌  张冠军 《陕西医学杂志》1994,23(2):111-113,F002,F00
对379例胆石症及胆囊炎切除的连续胆囊标本病理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胆囊粘膜单纯增生的分型显示了各型的生物学行为的差异。胆囊癌形成通过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系列发展阶段。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不仅可发生于表面上皮细胞,而且也可以发生于腺管上皮细胞,或二者同时受累,这种受累常为多灶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6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胆囊癌患者资料。结果:26例中,21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早期无特异临床症状体征,中晚期主要症状体征为腹痛、黄疸、腹块、消瘦、胃肠反应及发热。B超、CT、ERCP、血清CA19-9升高有助于术前诊断。TNM分期Ⅰ期1例、Ⅱ期3例、Ⅲ期10例、Ⅳa期5例、Ⅳb期7例。Ⅰ期患者单纯胆囊切除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Ⅱ~Ⅳ期患者采用扩大的根治手术可以延长存活期。结论:胆囊癌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生存与分期密切相关,也与手术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6.
苗茁  张静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6):523-524
目的探讨胆囊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癌变、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2006年间收治的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胆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诊断为胆囊赘生物或息肉,其中7例考虑为胆囊腺瘤,2例经CT检查诊断为胆囊占位性病变;4例合并胆囊结石。管状腺瘤6例,乳头状腺瘤4例,单纯腺瘤3例,伴慢性胆囊炎3例,伴Ⅰ~Ⅱ度不典型增生3例,重度增生癌变3例,均为管状腺瘤。结论胆囊腺瘤临床表现与胆囊炎、胆石症相似。病理类型分为腺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乳头腺管状腺瘤。胆囊腺瘤诊断主要依赖于B超等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现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扭转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收治的7例胆囊扭转的,临床资料,7例中误诊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2例,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1例。术中见游离型胆囊4例;扭转180。3例,〉180。4例;伴发结石2例,胆囊穿孔2例,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1例。结果7例经手术均治愈。结论B超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手术操作应注意先将胆囊复位,抽吸肿大胆囊内容物,防止胆囊破裂而污染手术野和误伤胆总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胆囊切除的包括胆囊炎、胆囊息肉以及胆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并研究此10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的准备情况以及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手术配合下均顺利完成了手术,且无护理差错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对胆囊炎、胆囊息肉以及胆石症患者进行胆囊切除非常安全和有效,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器械设备以及完美的术中配合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儿童胆囊炎胆石症的超声影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胆囊炎胆石症的超声影像特点 ,评价超声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34例经手术病理和 /或临床证实的胆囊炎胆石症患儿临床表现及超声影像特点。结果 :体积正常 2 0例 ,增大 13例 ,萎缩 1例 ;34例胆囊壁均毛糙 ,其中 ,囊壁增厚 10例 ,囊内容物混浊 3例 ,合并胆系结石 2 7例。并发胰腺炎 3例。结论 :儿童胆囊炎胆石症的超声图像较有特征性 ,超声检查应作为儿童胆囊炎胆石症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自1991年4月~1993年9月间收治的31例经病理证实的胆囊癌,该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B超和CT对胆囊癌的术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而CT检查对于胆囊癌有无肝转移尤为重要,治疗上提出了对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是胆囊癌早期发现、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胆囊癌的手术方式除局限于胆囊粘膜的胆囊癌行胆囊切除外,均应行胆囊癌根治术,对于难以根治的胆囊癌,也应行胆管引流,以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B型超声错误诊断的8例原发性胆囊癌情况。其中4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是胆囊炎合并周围组织粘连、大网膜包裹胆囊,致胆囊形态失常、囊壁不规则增厚,超声图像酷似原发性胆囊癌;1例漏诊,为胆囊缩小。局部囊壁增厚而未被认出;2例误诊是由于囊壁上有乳头状或息肉状回声,且突入囊腔;1例由于肝脏右前叶与左内叶癌肿浸润性生长,将整个胆囊包埋其内,造成判断错误。本文重点在于分析少见原因造成的误诊,以吸取教训,供超声诊断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报告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漏诊,误诊原发性胆囊癌27例。临床上,早期胆囊癌与胆囊炎,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不易鉴别。原因是该病没有特异症状,某些伴发病对诊断的干扰,诊断方法选用不当和缺乏敏感的检测工具。并对早期诊断胆囊癌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慧杰 《河北医学》2007,13(11):1332-1334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炎、胆石症发病特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术式选用。方法:通过对48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临床比较。结果:老年胆囊疾病无合并症应尽早手术,有合并症应作好围手术期处理,尽量在48h内手术。结论:老年胆囊患者有其特殊性,积极围手术期处理,正确手术时机和术式能增加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胆囊癌。方法:分析和总结我院从1984年~1996年诊治的17例胆囊癌。结果:我们发现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者少,误诊原因为患者症状不典型,临床医师满足于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的诊断。结论:胆囊癌的早期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对于胆囊癌可根据不同的分期行不同的术式进行根治术或姑息性切除。  相似文献   

15.
曹水江  蒋清华  方子兴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0):1731-1731,1740
目的总结自发性胆囊内瘘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0例自发性胆囊内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胆囊十二指肠瘘6例,胆囊胃瘘3例,胆囊结肠瘘1例。B超、CT提示10例均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其中胆囊萎缩3例,胆囊腹腔面不完整2例,胆道积气3例。术前确诊6例,余在术中发现。本组10例均行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应警惕胆囊内瘘。有以下情况应考虑胆囊内瘘:(1)B超,CT扫描,腹部平片原有胆囊结石消失或在肠腔出现胆石性肠梗阻。(2)B超胆囊腹腔面消失。(3)ERCP、PTC发现非胆管开口胆汁溢出。(4)钡餐造影剂进入胆囊。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胆囊癌中的意义。②方法 对9例行MR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及CT、B超联合诊断的胆囊癌进行分析。③结果 壁厚型1例,肿块型5例,腔内型2例,阻塞型1例。7例胆囊癌并发胆囊结石及胆囊炎。8例伴肝内侵犯或转移。④结论 MRI对胆囊癌的诊断具有优势。胆囊癌应与胆囊炎、胆囊息肉、腺肌癌及肝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胆囊癌组织hPTTG1与c-Myc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江  窦科峰 《医学争鸣》2004,25(4):365-368
目的: 探讨人垂体瘤转化基因1蛋白(hPTTG1)和c-Myc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1例胆囊癌和22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hPTTG1和c-Myc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41例原发胆囊癌中hPTTG1和c-My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9%和63.4%,均高于慢性胆囊炎组(P=0.002, 0.002). hPTTG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 0.007),而与组织学分级无显著关系(P=0.114); c-My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32),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显著关系(P=0.127, 0.198); hPTTG1的表达与c-Myc的表达呈正相关(r=0. 463, P=0.002). 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种类,是否伴有胆囊结石均无关. 结论: hPTTG1和c-Myc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反映胆囊癌侵袭性的生物学指标,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作者总结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胆石症150例。胆石症中以胆总管结石发病最高(79.3%)。老年胆囊炎胆石症时常合并其他疾病,是手术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手术治疗时,应结合病人年龄、器官功能全面考虑,采用简便易行、创伤小、费时短的术式;并尽量作到早期诊断,择期手术,可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OVERVIEW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cancer.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2 case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in our hospital from 1988 to 1998. Results. Preoperative diagnostic rate was 90.3%, of which 12 cases (23%) were early stage of carcinoma. The total operation resection rate was 55.8%, for which only 17.8% were advance stage of carcinoma. Conclution. The early diagnosis is the key factor of increasing treatment successful rate. The following are the symptoms that raise our special attention to 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 1 ) Age over 50 have recurrent eholecysfitis and with past history of gallstone; (2)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of bile duct; (3) Local thickening and irregularity of gallbladder,gall; (4) Polypoid lesion larger than lem inside gallbladder; (5) Atrophic gallbladder; (6) Intraluminal stone of gallbladder does not move when change in body position; (7) Region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