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收治的7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总体有效率、留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腔感染率、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管腔堵塞、脱管、皮下气肿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效果相同,但使用双腔气囊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并发症少、住院费用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52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置管引流时间、脱管发生率及皮下气肿发生情况及引流管阻塞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置管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脱管率及皮下气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引流管阻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效果优于传统硅胶管闭式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欲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以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初次复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对照组改行传统外科治疗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8),对照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09)。结论腹腔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附5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普通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5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47例行普通胸管闭式引流,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与普通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近,差异无显著性,但普通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发症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是安全、操作简单、舒适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16FR硅胶胸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16FR硅胶胸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胸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随访3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肺复张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为17.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FR改良硅胶胸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中心负压吸引治疗气胸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ICU中突发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实验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闭式引流并发症、气胸闭合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以此评估其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气胸闭合时间、带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ICU中突发气胸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连接水封瓶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与呼吸有关的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3例,发生血凝块阻塞导管4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8例,胸膜反应5例.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内科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在自发性气胸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间断抽气与传统粗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间断抽气,18例行传统粗硅胶管闭式引流,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间断抽气与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但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发症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间断抽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158例自发性气胸随机分为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组(78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硅胶管组(80例)采用传统粗管闭式引流。对两组间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疗效、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心静脉导管组疼痛和皮下气肿发生率低于硅胶管组(P<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研究对象为自发性气胸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2.3%,对照组治愈率为92%。两组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相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外科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皮下气肿、脓胸、血胸、胸痛及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较多。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有着微创、快捷、并发症少、护理简单和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胸膜引流套件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105例,分别采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治疗组,53例)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对照组,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带管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简单、安全和同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结果治疗组18例经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17例肺完全复张,无效1例,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发性气胸,疗效确切,相对微创,并发症较少,置管后活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连接水封瓶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与呼吸有关的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3例,发生血凝块阻塞导管4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8例,胸膜反应5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内科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朱建荣 《河北医药》2006,28(11):1047-1048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治疗的方法.方法 368例自发性气胸按是否合并胸水,分为3组,单纯自发性气胸263例,合并胸腔积液组105例,其中能较快引流尽组液的46例.观察3组病例胸腔闭式引流后肺破口闭合时间.结果 自发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经胸腔闭式引流后肺破口闭合时间明显高于单纯自发性气胸,但合并胸腔积液而能较快引流尽胸液组的肺破口愈合时间与单纯自发性气胸组无差异.结论 自发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治疗远较单纯自发性气胸困难,应尽早引流尽胸腔积液,有利于肺、胸膜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一次性带针胸管置入方法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大量自发性气胸或不稳定型自发性气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39例大量自发性气胸或不稳定型自发性气胸微创置管诊治的相关资料。结果:39例全部治愈,大部分病人l d内复张,3~6 d拔管,副作用少。结论:一次性带针胸管置入方法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易掌握,损伤小,疗效显著,快速,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慢阻肺患者103例,以治疗时间划分为治疗组58例、观察组55例进行基础对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注入粘连剂治疗。结果治疗组58例患者有效53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有效41例,无效14例,P=0.0168,术后一般情况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闭式引流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可减少疼痛时间、肺复张时间短、伤口愈合快适合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彭荣建 《抗感染药学》2010,7(3):220-222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自发性气胸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配合负压吸引;对照组32例予传统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配合负压吸引。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完全复张时间及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与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轻于对照组。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优于传统的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自发性气胸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2006年收治的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 63例胸腔闭式引流,其中胸腔闭式引流电动负压吸引4例,平均住院时间为8 d,治愈60例,再次置管2例.结论 一次性吸痰管行胸腔内置管引流术避免了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及循环障碍,且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COPD合并气胸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共6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治疗组28例,采用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回顾性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治疗组患者平均带管时间、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术后无疼痛;治疗组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分析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COPD合并气胸,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240例气胸患者进行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对其观察与护理.结果 本组病例疼痛少,引流口创伤小愈合佳,气胸吸收快.结论 使用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做好穿刺部位和导管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