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基层医院儿科护理方面主要体现在护理对象特殊、护理工作繁琐、病房管理复杂、人员不足等问题,结合本人在基层医院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经历,应从提医护人员业务能力、护理人员心理素质、领导对护理工作的理解、相关政府部门的投入入手,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解决目前突出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强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有效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在基层医院推行“5S”管理模式。方法 2006年,本院在产科实施“5S”管理,制定“5S”护理服务模式的目标及相关考核标准,儿科未实施“5S”管理及制定相关标准,对2个病区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考核评分,并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全年本院产科病区1005例住院患者及儿科病区769例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产科病区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儿科高p〈0.05,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少,事情繁多,且环境嘈杂狭小,甚至于脏乱,而优质的医疗环境可使人产生并保持良好的愉悦心境,推行“5S”管理模式能使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赵晓青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273-273
通过对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来达到医疗护理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徐秀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48-1749
现代社会基层医院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服务对象特殊、工作压力大、儿科病房管理难等问题,同时由于上述原因,护理人员又不愿在儿科工作,造成儿科护理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对医疗安全构成重大隐患。本文从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责任性和职业道德,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强化病房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以及给予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而在基层医院.因一些因素的制约,使得基层医院现在仍处于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阶段,要开展整体护理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1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是影响开展的关键整体护理要求病人一进病房,即有一名护士应用护理程序设计并执行符合该病人的身心健康需要的整体护理方案。这需要护士做大量的工作,可由于临床第一线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不足,使得整体护理无法开展。例如,我院有两个病区,一病区是内科、儿科和传染科,另一而区是外科和妇产科.而护士未…  相似文献   

6.
我院是一所既有治疗又有预防保健任务的基层医院.随着现代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上级医院的横向联系,多年来施行上腹部、甲状腺、食道癌根治、子宫全切和卵巢癌根治等手术护理人员轮流在内儿科、妇外科、门诊工作.统科值班.设高专科护理。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基层医院的护理也由过去的功能制转变为心身的全面责任制护理。现将本人在外科护理方面的几点体会没述如下:1外科病人入院后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要点病人入院后离开了家庭生活,放弃了日常工作、业余爱好和社会活动.身居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临着痛苦呻吟的病友.首先产生了紧张不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儿科护士离职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本县区3家综合二甲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主动离职的36名儿科护士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离职人员以中年资及大专学历者为主,离职原因可归纳为5点,依次为工作压力大、安全系数低、工资和待遇与风险系数不成正比、领导的管理和支持、工作环境方面.结论 医院管理层只有针对离职原因找出相关对策,解决问题,才能留住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稳定护理队伍,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利弊。方法通过试点病房工作信息反馈,以及对病人及家属、试点病房护士的问卷调查,对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基层医院护理事业发展新空间,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应结合医院实际注意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在家长看来,一旦孩子患病,都要输液才算是治疗,而儿科患儿对口服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也会选择静脉给药,从而使儿科患儿输液量逐年增加。由于儿科患儿特殊,治疗护理技术难度大,而患儿家长不易配合,静脉输液治疗各环节均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静脉输液安全,我们对静脉输液患儿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儿科门诊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杰  李淑芹韩杰 《吉林医学》2005,26(11):1227-1227
儿科门诊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提高儿科门诊护理管理质量是医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结合多年在儿科门诊工作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改善措施,以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晴  瞿燕 《卫生职业教育》2019,(21):119-12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人员循证疼痛管理实践现状,为改变儿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省5所基层医院135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人员中文版卡尔森循证疼痛管理先决条件量表(C-CPCIS)总分为(3.17±0.21)分,既往实践、疼痛需求问题、创新、工作规范4个分量表得分分别为(3.61±0.36)分、(2.67±0.43)分、(2.77±0.48)分、(3.24±0.3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量表总分与工作后疼痛知识培训经历(茁=0.247)、最高学历(茁=0.104)有关。结论目前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循证实践水平较低,应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疼痛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春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229-229
儿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也是一种充满人性与关爱的学科。随着现代医学护理的不断完善。儿科护理人员已从单纯的医嘱执行者发展成为护理方面的教育者,协调者及管理者。面对儿科护理的难度系数制定不同应对方式及实施。实践中儿科护理是一项细致、有奈理、有内涵的高层次工作。它需要护士的心理素质超出常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面对不同的患儿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周密、完善的护理计划。调整护理方式,丰富护理内涵。不断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自信心,促进了护患和谐。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达到了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黄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阐述儿科护理在儿科的作用及价值。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提出儿科心理护理由患者心理护理和患者家长心理护理两部分,再细分为婴儿、学龄前、学龄期患者及家长4种心理表现的护理。认为儿科心理护理同生理功能护理同等重要,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利芝 《中外医疗》2009,28(22):125-125
目的了解基层儿科临床用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抽查10所基层医院2400张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有关临床合理用药手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层医院儿科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性。结论加强儿科临床安全用药,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刘颖 《继续医学教育》2014,(3):69+75-67,75
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结合本专科特点规范化实施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学生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人文精神体现在儿科护理岗位中,并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6.
金雪花 《吉林医学》2009,30(18):2196-2197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纠纷(包括护理差错事故、缺陷、投诉等)普遍存在,已成为医疗界、媒体和患者的热门话题,常使医疗管理陷入医疗纠纷的困扰中,特别是儿科疾病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使儿科工作呈现高风险性。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要求儿科护士应建立起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预见问题的能力,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儿科护理工作比较繁忙,小儿病情发展过程易反复、波动、变化快,这给夜间儿科护士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以至于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轻夜间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现将夜间儿科护士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在基层医院临床一线科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临床第一线科室采取护士岗位管理,包括护士岗位分层次管理及护士工作流程及岗位责任管理,观察对比护士岗位管理前后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护士自身工作满意程度、医生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护士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P ﹤0.05),护士对自身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优于管理前( P ﹤0.05),医生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与管理前相比有明显的提升( P ﹤0.05)。结论:基层医院临床一线科室中采用护士岗位管理,优化了护士管理,稳定了临床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推动了科室的发展,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贵荣 《大家健康》2016,(2):204-204
在基层医院,妇产科属于一个风险较高的科室,护理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相应的就对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护理技术,而且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医院一定要顺应医疗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谈一谈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有关问题,希望可以为妇产科的临床护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在基层医院儿科病房从事护理工作近 15 a,深深体会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儿科病房的护士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直接影响了儿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儿科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儿科病房环境嘈杂、啼哭声不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为噪声定义为 :引起人烦躁、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记者陈烨 [1 ] 测定 :高声说话噪声指数为 6 0分贝~ 70分贝 ,而为小孩做治疗时 ,小孩大声啼哭 ,家长七嘴八舌地哄劝 ,噪声强度竞超过 80分贝 ,使人俨然置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