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冶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7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7~10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1),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血胱抑素C及BNP的影响。方法 156例CHF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常规治疗)、治疗1组(7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环磷腺苷葡胺)、疗程为14d。分别于用药前及给药14d后测定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胱抑素C。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VEF显著改善(P<0.05),血浆BNP、胱抑素C浓度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进一步改善。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胱抑素C浓度,提高LVEF,改善心脏功能,治疗CHF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 11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给予环磷腺苷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1天1次,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50 m L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1天1次,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1),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6min步行试验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环磷腺苷葡胺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9例因缺血性心肌病而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及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120mg,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连续3月,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用药3月后治疗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短轴缩短分数及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陈涛  陈丽华 《安徽医药》2015,(2):384-386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89例。 A组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培哚普利2~8 mg· d-1;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90~180 mg· d-1;疗程均为14 d。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及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间治疗前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伴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NT-pmBNP水平也逐渐上升,三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C两组治疗之后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治疗之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组比B组治疗之后的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与左室舒张半径呈正相关关系(r=0.625,0.417;P>0.01),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361,P>0.01)。结论 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培哚普利能够使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虽不能进一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却能够使NT-proBNP水平降低,并且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心内科心力衰竭(CHF)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予地高辛、氢氯噻嗪、环磷腺苷葡胺行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3 g/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NYHA)以及组间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等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心率、NYHA心功能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6 min步行实验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左旋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PCM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断剂等常规治疗,心脏超声提示附壁血栓时使用抗凝药物,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及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行NYHA分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平均LVEF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或P〈0.01),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可明显改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余飞  张珺琳  李斌  张艳  汪丹丹 《安徽医药》2011,15(12):1575-1576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将54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疗程12 d。给药前及治疗后12 d分别测定血浆BNP浓度,并观察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浓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可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内科收治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应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比较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从不同作用机制发挥协同作用,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56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应用益气复脉注射液组,益气复脉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益气复脉2.6 g溶于5%葡萄糖液250 m L,每天1次,连续应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NT-pro BNP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别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组胸闷、气短、活动耐力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复脉注射液,可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应用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7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记录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49.82±4.27)%,BNP(315.46±11.31)pg/m L,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618、29.6483,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应用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以有效提升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BNP浓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方法选择4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为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1.2±4)岁,给予扩张型心肌病的常规治疗。另一组为二丁酰环磷腺苷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52±5)岁,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注射液40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为两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BNP测定;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并常规检查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BNP,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治疗后LVEF、FS、SV、CO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丁酰环磷腺苷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复查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肝功能及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短期应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常规治疗药物,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医师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均予吸氧、休息及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辅助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E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3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18例,按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的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输注环磷腺苷葡胺及参麦注射液,以上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周。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浆BNP和CRP水平变化的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浆BNP和CRP水平变化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够取得比常规疗法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对患儿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赵巧凤 《河北医药》2012,34(17):2574-2576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B型利钠肽(B-typy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采用加强休息、限盐、利尿、扩血管、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但不使用环磷腺苷葡胺及丹参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环磷腺苷葡胺60~1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静脉滴注,14d为1疗程。给药前及治疗后分别测定血浆BNP浓度,并观察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NP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丹参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6例(根据NYHA分级为心功能Ⅲ级,左室射血分数<45%)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治疗抗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6周,两组患者治疗终止后通过观察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胡亚南 《北方药学》2018,15(6):79-80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9例C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各指标[心输出量(CO)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CO、LVEF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共4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40 mg静脉滴注q.d.,共2周),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及血浆脑尿钠肽(BNP)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m)、LVEF(%)、LEVD(cm)、BNP(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比较,治疗组Ⅱ级心功能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Ⅳ级心功能例数均有减少,但治疗组减少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王新华  林美萍  袁建华 《药学研究》2016,35(10):614-616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和环磷腺苷葡胺(MAC)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24例,丹参酮ⅡA磺酸钠60 mg溶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输注,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环磷腺苷葡胺组24例,将环磷腺苷葡胺120 mg加入5%葡萄糖液150 mL,静脉输注,每天1次,14d为1个疗程.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组24例,丹参酮ⅡA磺酸钠、环磷腺苷葡胺的用法、用量与两种药物单用相同.观察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组临床总有效率95.8%,优于环磷腺苷葡胺组87.5%、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85.3%,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BNP)浓度改善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环磷腺苷葡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