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使用利索灌肠液和传统的搪瓷筒灌肠均有缺点 ,利索灌肠液量少(110mL) ,而且每次不能全部注入直肠内。传统的搪瓷筒灌肠法不易观察药液的灌注情况及速度 ,如需调节速度 ,只有靠护理人员用手抬高或放低灌肠筒来实现 ,操作不方便 ,劳动强度也大。灌肠筒和灌肠管不是一次性使用 ,如果消毒不严格 ,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针对上述缺点 ,我们设计了一次性灌肠器 ,现介绍如下。1 制作方法  一次性灌肠器采用塑料正压软包装 (内盛 0 .2 %~ 0 .5 %肥皂水或等渗盐水 5 0 0mL) ,灌肠器和灌肠管采用一…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灌肠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王金兰  程素玲 《护理研究》2002,16(6):313-313
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所使用的灌肠器结构是以药液筒为搪瓷制品,灌肠管为橡胶类,药液筒底部有一连接管与灌肠管相连,灌肠管连接肛管。这种材质和结构的灌肠器存在下列缺点:搪瓷筒和灌肠管均不透明,一是不容易观察药液的灌注情况及灌注速度;二是有时肛门内粪块堵塞了肛管  相似文献   

3.
改良灌肠器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改良灌肠器在精神病患者灌肠通便中的应用效果,对2004~2007年在我科住院接受灌肠通便解除便秘的患者进行比较,患者都是单纯便秘,一般用20-100 ml灌肠液即可,用灌肠筒比较麻烦,而开塞露多次插入肛门对肛门刺激大,且灌肠筒或开塞露灌肠通便法灌入少量液体时,患者已不能接受,灌肠液经常外流,排便效果较差,并造成床单污染.我们结合工作实践自制了改良灌肠器,此法可充分软化肠道粪便,有助于粪便排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灌肠是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灌肠器是搪瓷筒、橡皮管、碳素肛管组成,上述各部分均为不透明,灌肠时不能直观液体流量,无法有效地控制流速;肛管质地较硬不易插入,给患者带来不适,污染率相对增高,也给护理工作造成诸多不便。我科自2001~2003年,通过对灌肠器的改进,并应用于患者113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清洁灌肠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清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排便、排气、清洁肠道,是基础护理操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传统的灌肠筒灌肠法因器械不佳、方法落后存在不易观察、灌肠液易外溢、保留时间短等不足,影响了灌肠效果。为提高灌肠效果,国内护理同仁在灌肠器材、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1灌肠器材的改进1.1硅胶肛管与组织相容性好,已逐渐取代与组织相容性小的橡胶肛管;且硅胶肛管管壁柔软,对患者刺激小;头端侧孔多,利于粪便排出;管道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1.2气囊肛管[1]和双腔球囊式导尿管[2]两者…  相似文献   

6.
清洁灌肠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方法 ,它与手术顺利开展、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促进康复有密切关系。以往采用的灌肠方法是自患儿肛门插入肛管 ,接 5 0ml的灌肠器注入温生理盐水 ,然后抽吸 ,这样的灌肠方法费时、费力 ,且肠道清洁度不高 ,特别对较大患儿的灌肠 ,更难达到手术要求。现改用多孔透明硅胶吸痰管接三通阀进行清洁灌肠 ,应用了 5 3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制作选用 16号一次性硅胶透明吸痰管 ,吸痰管前端侧壁交错有直径为 0 .3cm~ 0 .4cm的小孔 2个 ,吸痰管的尾端接一次性三通阀。灌肠液选生…  相似文献   

7.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使用利索灌肠液和传统的搪瓷筒灌肠均有缺点,利索灌肠液量少(110mL),而且每次不能全部注入直肠内。传统的搪瓷简灌肠法不易观察药液的灌注情况及速度,如需调节速度,只有靠护理人员用手抬高或放低灌肠筒来实现,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也大。灌肠筒和灌肠管不是一次性使用,如果消毒不严格,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针对上述缺点,我们设计了一次性灌肠器,  相似文献   

8.
用"正"字法巧算膀胱冲洗后的尿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40-1540
在持续膀胱冲洗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冲洗液体多,冲洗量和排出量记录的不准确,导致尿量的计算存在误差,为此,我们采用“正”字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介绍如下。1方法对需要持续膀胱冲洗的病人,在床尾设立一张卡片,上面写清楚冲洗液体量(生理盐水)、排出液体量、尿量。冲进1瓶500 ml生理盐水在冲洗液体量下方划“—”,当冲进5瓶500 ml生理盐水时划成“正”字,冲洗液体量2 500 ml。同样,排出液体量为1 000 ml时,在排出液体量下方划“—”,当排出5 000 ml液体时也划成了“正”字。那么排出液体量是冲进液体量的2倍,这样便计算出尿量为2 500 ml。2体会此法简便、易掌握,每24 h总结1次,能准确快捷计算出尿量。同时,对冲洗液体量的计算用“正”字表示,避免了漏收、多收,得到家属的认可,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用“正”字法巧算膀胱冲洗后的尿量@李旭$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科!吉林延吉133000“正“字法;;膀胱冲洗;;尿量  相似文献   

9.
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我们所用的搪瓷筒灌肠器存在很多缺点,在操作过程中不易观察到搪瓷筒内的液面,且无调节夹,无法调节速度,只有靠护理人员用手取下或挂上来调节,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也大,灌肠筒及灌肠管不是一次性使用,如果消毒不严格,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针对以上存在的缺点,设计了一次性灌肠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巧用吸痰管     
王晓红  李鹏 《护理研究》2007,21(7):1962-1962
由于传统的保留灌肠与不保留灌肠一样,使用灌肠筒(工或一次性灌肠器)、肛管等,利用重力作用进行灌肠,保留灌肠时使用传统灌肠器存在许多弊端:一是肛管插入深度不够,且肛管的型号与硬度都取决其不易插入或插入时会给病人带来相对较大的痛苦;二是小量保留灌肠灌入量较小,再加上插入相对较深,单靠重力不能便为液充分灌入肠内。现就此将吸痰管的巧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传统灌肠器笨重,连接部位不易彻底清洁,流速不易控制,目前的一次性灌肠器中储液器是软塑料袋,灌肠液容易外溢,且两者的肛管又粗又硬。现介绍一种改良组装制成的灌肠器。  相似文献   

12.
巧用吸痰管     
王晓红  李鹏 《护理研究》2007,21(21):1962-1962
由于传统的保留灌肠与不保留灌肠一样,使用灌肠筒(工或一次性灌肠器)、肛管等,利用重力作用进行灌肠,保留灌肠时使用传统灌肠器存在许多弊端:一是肛管插入深度不够,且肛管的型号与硬度都取决其不易插入或插入时会给病人带来相对较大的痛苦;二是小量保留灌肠灌入量较小,再加上插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灌肠管的临床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于建平,巩月江灌肠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在临床普遍使用的灌肠器是由搪瓷桶、橡皮管、肛管组成。上述各部分均为不透明体,不能直观地看到液体流量,也无法有效地控制流速。肛管质地较硬不易插入,且...  相似文献   

14.
窦永霞 《护理研究》2007,21(4):319-319
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目前我们所用的搪瓷筒灌肠器存在很多缺点,在操作过程中不易观察到搪瓷筒内的液面,且无调节夹,无法调节速度,只有靠护理人员用手取下或挂上来调节,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也大,灌肠筒及灌肠管不是一次性使用,如果消毒不严格,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针对以上存在的缺点,设计了一次性灌肠器,现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一次性灌肠器采用输液用过的瓶子内盛灌肠液(0.1%~0.2%肥皂水,温度38℃~41℃为宜),然后将输液器插入瓶内排气成功后将输液器针头取下,接一次性肛管,使用时在肛管的前端涂液状石蜡。2优点一次性灌肠器由于…  相似文献   

15.
保留灌肠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美花 《护理研究》2003,17(18):1061-1062
保留灌肠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传统保留灌肠法因器械不佳、方法落后存在药液外溢、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且吸收不完全等诸多不足[1] 。因此 ,保留灌肠方法更加注重个体化。国内护理同仁在灌肠器具的改良及使用、灌肠方法的选择、操作中应重视的问题诸方面做了认真细致的研究。现综述如下。1 器具改良及使用1.1 双腔气囊硅胶管 皮惠金等[2 ] 研制了双腔气囊管 ,即一腔为气囊管 ,距离管端 4cm处有一气囊 ,插管后向囊内注入空气10ml~ 70ml(压力 8kPa~ 12kPa)后轻轻向外牵拉即可固定 ;另一腔为注药管 ,缓慢向管内注入药液后关闭导…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我们经常为高垫惊厥的患儿抽水合氯醛行保留灌肠,在用灌肠器接一次性肛管灌肠时,因为灌肠器容量大(50 ml)。而小儿所需药量少,发现药量的精确度不易掌握,且灌肠器的造价高。鉴此,我科自2005年开始尝试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与一次性注射器(10 ml或20 ml)衔接用于灌肠,经临床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灌肠器在精神病患者灌肠通便中的应用.方法 将84例因便秘灌肠的患者按灌肠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用开塞露或灌肠筒按常规纳肛通便法,观察组采用的是改良灌肠器灌肠通便法,比较两组排便效果.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中40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5.2%,对照组42例患者中2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改良灌肠器灌肠法处理精神病患者便秘,可充分软化肠道粪便,有助于粪便排出,排便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18.
潘爱兰 《现代护理》2007,13(21):2034-2035
目的探讨三通气囊、负压吸引式一次性灌肠器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结肠癌采用术前清洁灌肠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20例采用改良式一次性灌肠器灌肠;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的灌肠法,观察2组病人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清洁肠道所用的时间及病人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降低(P<0.01);肠道清洁满意度提高(P<0.01);清洁肠道所用时间缩短(P<0.001);病人依从性提高(P<0.01)。结论改良后的灌肠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了肠道清洁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通气囊、负压吸引式一次性灌肠器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0例结肠癌采用术前清洁灌肠的病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20例采用改良式一次性灌肠器灌肠;对照组120例采用传统的灌肠法,观察2组病人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清洁肠道所用的时间及病人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降低(P<0.01);肠道清洁满意度提高(P<0.01);清洁肠道所用时间缩短(P<0.001);病人依从性提高(P<0.01).结论 改良后的灌肠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了肠道清洁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减少清洁灌肠次数,以获得满意的清洁肠道效果。方法:将112例行结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取左侧卧位,清洁灌肠首次采用250ml生理盐水加入开塞露60ml作为灌肠液,使用14~16Fr吸痰管连接输液管进行灌肠,吸痰管插入肛门长度为20~25cm,灌入后尽量保留,明显便意后排便,以后则用生理盐水500~1000ml同法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护理学基础》的清洁灌肠方法进行。就两组灌肠的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的量以及肠道清洁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灌肠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的量以及肠道清洁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清洁灌肠法可以减少灌肠次数和灌肠液的量,缩短灌肠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