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发现测定肾脏病患者的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与用肌酐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有同样的重要性,测定尿中β_2m 能反映肾小管的功能,但有关小儿的资料较少.我们测定了肾脏病患儿的血清、尿液β_2m,并与血清肌酐等检测指标作了比较,以探讨其在儿科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901103 肾脏病患儿的血、尿中β_2微球蛋白变化/孔祥英…∥实用儿科杂志。-1990,5(1)。14~15 本文测定了肾脏病35例患儿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其中肾炎20例,肾病综合征15例。取健康儿101例为对照组。结果:①健康  相似文献   

3.
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测定已广泛应用于成人临床。本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正常足月新生儿和高危新生儿血、尿β_2m变化,通过对β_2m和血肌酐相关性探讨,阐明血β_2m的测定对判断新生儿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临床价值,尿β_2m测定对肾小管功能的判断。资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 1、正常新生儿组:选择分娩时无室息缺氧Apgar评分正常的足月新生儿40例、男25例、女15例。日龄为生后1~7天。 2、高危新生儿组:50例、男38例、女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33例不同阶段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患者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的变化,结果发现小儿急淋患者血、尿β_2—M均明显升高,经化疗获部分缓解组β_2—M明显下降,完全缓解组血、尿β_2—M进一步下降趋向正常水平;对部分病例动态观察发现,完全缓解者复发时血尿β_2—M又再升高,如再次化疗能获缓解时,可再恢复正常,而治疗无效病情恶化时则持续上升,最后死亡。说明血尿β_2—M含量与小儿急淋患者病情转归密切相关,β_2—M含量测定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了解预后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对肾小管功能的影响:附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检测74例正常新生儿及30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尿常规、尿肌酐及尿β_2微球蛋白,结果前二项两组无差异;但正常新生儿组β_2微球蛋白为1.28±1.16μg/ml,窒息组为5.79±3.21μg/ml,后者为前者的4.5倍(p值<0.001)。作者认为尿β_2微球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诊断肾小管功能损伤的方法,并认为凡有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常规检查尿β_2微球蛋白可作为监测肾小管功能方法之一,利于采取措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窒息是引起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可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本研究测定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ubin,β_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0例新生儿硬肿症及30例正常新生儿尿β_2-微球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新生儿硬肿症组尿β_2-微球蛋白明显高于正常组。严重硬肿、低体温、缺氧和酸中毒各组中尿β_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加。提示尿β_2-  相似文献   

8.
自1986年4月~1987年3月,应用放射免疫(放免)法测定100例各种肾脏病患儿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含量。46名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接受庆大霉素治疗的35例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第十天测定血、尿β_2-MG、Cc_r、C_r、RUN,并进行比较,发现尿β_2-MG能早期反映肾功能损害,治疗量的庆大霉素对肾小管功能已有损害;对此建议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定时测定尿β_2-MG,是监测肾毒性作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丁胺卡那霉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于其肾毒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不多,β_2-微球蛋白(β_2-MG)可较特异性地反映肾小管功能。我们对40例使用丁胺卡那霉素的小儿,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尿β_2-MG,观察其变化,探索丁胺卡那的肾毒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肾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以喘憋为主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受损。关于毛支对肾功能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多,本文通过检测毛支患儿尿β_2-微球蛋白(β_2-M)、α_1-微球蛋白(α_1-M)、白蛋白(Alb)及IgG(以下称尿系列蛋白)来了解毛支时肾功能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尿中可以检测出各种酶,酶的增加可做为肾脏受损害的标志之一。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即是其中一种。本文对各种肾疾患测定了尿中NAG(U-NAG),并就其与肾功能及β_2-微球蛋白(β_2-m)、无机磷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象及方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22名,  相似文献   

13.
作者测定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清、尿中肉碱浓度,并在探讨尿内排泄率对该浓度值影响的同时,研究肉碱的体内动态。对象与方法以1986年6月~1987年2月住院患儿中,肝功能、血清尿素氮(BUN)、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和β_2微球蛋白正常者中选出如下3组为对象。即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氟哌啶醇治疗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血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 对34例用氟哌啶醇治疗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其血和尿的β2-MG,同时常规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氟哌啶醇治疗前、后血β2-MG浓度分别为(1.56±0.52)μg/ml、(3.19±1.30)μg/ml(P<0.001);尿β2-MG浓度治疗前、后分别为(39.16±18.82)ng/ml、(88.35±39.89)ng/ml(P<0.001);血Cr浓度治疗前、后分别为(41.51±8.18)μmoI/L、(40.43±8.03)μmol/L(P>0.05);血BUN浓度治疗前、后分别为(4.02±1.70)mmol/L、(3.60±0.93)mmol/L(P>0.05).结论 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时对小儿的血和尿β2-MG有一定的影响,加强治疗期间血和尿β2-MG动态检测有助于了解肾脏早期损害及监控治疗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15.
β_2微球蛋白(β_2M)首先由Berggare于1968年分离提纯,1972年Pererson确定其氨基酸排列同HLA,由淋巴细胞产生。血β_2M上升,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β_2M上升,表明肾小管再吸收减少,可早期发现肾小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尿中β_2微球蛋白正常值国内报道较少。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5例正常新生儿尿中β_2微球蛋白的排出量,报告如下。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55例正常新生儿皆系足月经阴道分娩,产妇及新生儿无任何合并症。生后12~48小时于喂奶后1~3小时收集尿液,调PH至6以上,(?)-20℃待检。β_2微球蛋白药盒系由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计算检测结果后,将检测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再除以1000即得样品中的实际浓度(ug/ml)。二、结果 55例正常新生儿尿中β_2微球蛋白正常范围为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病因、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前瞻性研究新生儿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22例。冰点渗透压仪测定血浆、尿液渗透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抗利尿激素(ADH)、血清及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同时检测血钠、尿钠、血肌酐、尿肌酐、血尿素氮;计算钠排泄分数(FENa)、肌酐清除率(Ccr)、肾衰指数(REI)。对照组为同期肾功能正常的轻型病例。结果本组原发疾病为新生儿窒息12例,占54%。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尿/血渗透压0.95±0.34,血β2-M4.51±1.97(mg/L),ADH14.71±5.04(ng/L)明显增高,Ccr10.5±7.3ml/(min·1.73m2),明显降低,尿β2-M改变不明显。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导致非少尿型ARF的最主要病因。非少尿型ARF主要为肾前因素所致,肾小管损害较轻,对ADH有效应,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肾损伤敏感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广州市儿童医院儿科病房45例SIRS患儿及30名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尿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测定,尿微量IgG、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比色法(ELISA)测定,尿N-α-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尿ALB、β2-MG、RBP、NAG、血β2-MG、血RBP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ALB、β2-MG、RBP、NAG、血β2-MG、血RBP为SIRS患儿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SIRS患儿早期机体反应较轻时已存在早期肾损害并且病变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  相似文献   

19.
近年,肾小管机能障碍的诊断方法有很大进展。以往主要进行 PSP(酚红)排泄试验和尿浓缩试验等,近来是测定尿中β,微球蛋白(β_2MG)和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等各种低分子蛋白和酶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测定血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9例高胆红素血症和43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血尿素氮、肌酐和β2微球蛋白测定.结果 高胆组和非高胆组新生儿血尿素氮、肌酐值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胆组血β2微球蛋白浓度(4.06±0.73)mg/L高于非高胆组(2.01±0.76)mg/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中度高胆组(4.52±0.35)mg/L和轻度高胆组(3.35±0.41)mg/L 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高胆组(4.75±0.30)mg/L和中度高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胆红素水平与血β2微球蛋白浓度经线形相关分析呈高度直线正相关(r=0.86,P<0.001).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存在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并随着血胆红素浓度的增加而加剧,血尿素氮、肌酐不能反映此种变化;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予以积极干预并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