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竹意  章远 《开卷有益》2013,(11):62-63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含有少量脂肪,约占肝脏重量的4%~7%,其中一半为中性脂肪,其余为卵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而脂肪肝患者的肝内脂肪的含量则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10%。其中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为重度脂肪肝。  相似文献   

2.
江海玉 《肝博士》2006,(3):61-62
何谓脂肪肝?直白的说就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正常成年人的肝脏重量是人体重量的2%左右,大约是1200~1600g,正常的肝脏脂肪是肝重量的5%以下,大约是60~80g,那么肝内脂肪超过这个重量也就是说肝内脂肪超过肝重的5%就是脂肪肝。  相似文献   

3.
时震 《肝博士》2010,(2):49-49
<正>重度脂肪肝需药物治疗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脏内的过度堆积。正常人肝脏的脂肪含量占肝脏重量的5%,其中60%为磷脂,其余为三酯酰甘油、脂肪酸、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当脂肪含量超过肝  相似文献   

4.
以组织学或生化学方法证明肝脏脂肪增加时称为脂肪肝、脂肪变性或肝脏脂防症。正常肝的脂肪含量为5%(湿重量),病态时可超过40%。脂肪肝出现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失调、重症贫血、糖尿病、氯仿或燐中毒、结核、黄色瘤病(XANTHOMATOSE)等情况下。病理检查而证明的脂肪  相似文献   

5.
王刚  郑艳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90-190
脂肪肝主要为肝细胞中的中性脂肪、脂质沉着堆积过多、超过生理含量。正常肝脂肪含量约为5%,肝内脂肪的含量增加至40%~50%,或全肝脏1/3肝小叶脂肪沉积,称为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变,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的B超影像诊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茵 《河北医学》1997,3(1):53-54
近几年来,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脂肪肝的临床诊断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所见.对此阐述如下;1脂肪肝的临床特点众所周知,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含有少量的脂肪,约占肝脏重量的4~7%.其中一半为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其余为卵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在某种异常的情况下,肝脏内的脂肪食量增加,当其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10%时即为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SO%为重度脂肪肝。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①感染与炎症(结核菌、链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转化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细胞内堆积过多。一般来说正常肝脏中脂肪占肝脏湿重的3%~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是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脂肪肝是一种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一般来说,正常肝脏中脂肪占肝脏湿重的3%~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是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尤其与血脂成分中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武吉安 《肝博士》2012,(4):54-54
脂肪肝,顾名思义,是指肝细胞中脂肪含量异常增加。在正常情况下,肝内总脂肪量不超过肝重的5%,而脂肪肝的患者总脂肪量可高达肝重的40%~50%。  相似文献   

10.
李淑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84-3084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绝大部分是由中性脂肪过量蓄积所致,也可因磷脂或胆固醇蓄积而致,后者被称为磷脂性脂肪肝或胆固醇性脂肪肝。脂肪肝可以是肝脏本身原因引起,也可以由其他一些原因如肥胖、某些疾病等影响脂肪代谢的结果。本文就我院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治疗的脂肪肝并发肝功能损害20例做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由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或)转运入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主要为三酰甘油)在肝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目前,根据饮酒与否,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后者又根据其病因分为肥胖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营养失调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等。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已占平均人口的10%,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的B超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5%,当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时其脂肪含量可高达40%~50%。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脂肪肝发病率日渐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Schaffner等发现,无论酒精性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均可合并肝纤维化、并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尽管后者发生肝硬化的进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中医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在脂质储存和代谢中起着主要作用.正常人肝脏内脂质含量占肝湿重2%~4%.各种因素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肝细胞脂变>1/3时,称为脂肪肝.根据脂肪含量,脂肪肝可分为轻型(脂肪含量占肝湿重5%~10%)、中型(含脂肪10%~25%)和重型(含脂肪>25%)三型.据流行病学调查,脂肪肝发病率占平均人口的15%,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占50%,嗜酒者高达70%.防治脂肪肝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医药治疗脂肪肝也获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合并肝功能损害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时,称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 (fattyliver)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 ,是常见的临床表现。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湿重的 5% ,主要为磷脂 ( 60 % ) ,甘油三酯 ( 2 0 % )以及少量脂肪酸、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 1 0 % ,或在组织学上 50 %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性时 ,称之为脂肪肝。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脂肪肝的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 ,据统计其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 1 0 %、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 50 %、嗜酒者的 57 5% ,由于脂肪肝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易被人们忽视 ,常常是体检时一次大批检出 …  相似文献   

16.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代谢性肝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 ,在某些地区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系指过量脂肪 (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肪酸 )在肝细胞内堆积 ,使肝脏功能受损所致的病证。正常肝脏所含脂肪约占肝重的 3%~ 5 %,若含量超过肝重的5 %时 ,即称脂肪肝。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是脂肪肝的三大病因 ,并且无论单纯性脂肪肝成因如何 ,肝纤维化发生率高达 2 5 %,约 1.5 %~ 8.0 %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 ,积极防治脂肪肝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兹将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研…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是指脂类在肝细胞内过多堆积。正常人肝的总脂量,占肝重量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如果总脂量超过肝重量的5%,即称为脂肪肝。通常将其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如果肝脏内的脂肪含量占到肝脏总重量的10%,就属于轻度脂肪肝;占到10%~25%,为中度脂肪肝;如果在25%~50%,那就属于重度脂肪肝了。  相似文献   

18.
正常肝脏脂肪约占重量的3%~5%。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超过肝脏比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酯类主要是甘油三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且逐渐被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现就我科住院的机关干部脂肪肝发病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常肝脏脂肪约占重量的3%~5%.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超过肝脏比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量可达40%~50%,脂肪肝的酯类主要是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20.
879名体检者脂肪肝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一种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种疾病和病因均可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一般来说,在正常肝脏中脂肪占肝脏湿重的3%~5%,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诱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有:嗜酒、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我院体检中心在对我市某单位879名工作人员的体检中,发现脂肪肝者128(14.56%)例。为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我们对128例脂肪肝检出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