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视疲劳的有效措施。方法根据视疲劳不同原因,选择矫正屈光不正、药物养目、眼部中药离子导入、饮食调养等多种方法。结果控制、预防视疲劳的发生、发展,有效缓解视疲劳的症状效果显著。结论预防视疲劳的发生,控制视疲劳的发展,缓解和消除视疲劳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视疲劳指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视疲劳,也包括一些疾病引起的症候性视疲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又易忽视的眼病,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掌握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视疲劳是可防可治的。1993年3月-2003年3月我们对我院门诊视疲劳病例600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专科检查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视疲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方法通过观察112例视疲劳惠者病史.病因、症状特点、年龄等因素厦随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视疲劳为多因素所致,以屈光不正,操作电脑(VDT)近距离看书时间过长引起者最常见。年龄、身体因素及工作强度为视疲劳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视疲劳症状繁多,原因复杂,必须全面分析病史,详细检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麝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麝珠明目滴眼液对视疲劳的作用,用麝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患者40例,总有效率95%,说明麝珠明目滴眼液能使视疲劳患者眼部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中外健康文摘》2008,5(21):68-68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眼睛发红、干涩、胀痛,这就是视疲劳的信号。视疲劳俗称眼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事实上,如果不注意眼部日常保健。任由眼睛承担巨大的压力,视疲劳就会频繁造访,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视力衰退、眼睛提前老化,以及各种眼部疾病。在此,医生提醒您:对抗视疲劳,细节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周红 《浙江医学》2009,31(5):683-684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是指近距离用眼后出现的一系列眼部及全身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视疲劳患者明显增多,已引起广泛关注。现对我院收治的视疲劳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有明显视疲劳主诉的100例老年人进行了眼科专科系统检查,认为老年人视疲劳是多因素的,主要的相关因素是老视及其治疗上的问题,以戴不合适的老视眼镜为主要成因的占52.0%,肌性视疲劳36.0%,单纯调节性视疲劳2.0%,其他眼病7.0%。我们为100例老人重新验光配镜,部分患者调整了眼镜的光学中心距离、配戴三棱镜及手术治疗,并进行康复指导.认为老年人视疲劳的治疗康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有明显视疲劳主诉的100例老年人进行了眼科专科系统检查,认为老年人视疲劳是多因素的,主要的相关因素是老视及其治疗上的问题,以戴不合适的老视眼镜为主要成因的占52.0%,肌性视疲劳36.0%,单纯调节性视疲劳2.0%,其他眼病7.0%,我们为100例老年人重新验光验镜,部分患者调整了眼镜的光学中心距离,配戴三棱镜及手术治疗,并进行康复指导,认为老年人视疲劳的治疗康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9.
视疲劳是指用眼以后出现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的不适症状,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时轻时重,而且体征不明显,临床上缺乏明确统一的诊断,故易被医患双方忽视。当视疲劳症状较重,或并发其它眼病时,多数医师仍以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为主。鉴于此种情况,笔者查阅了有关视疲劳的文献资料,结合十余年临床诊治体会,撰写本文,试就视疲劳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1病因 引起视疲劳的原因很多,患者身体素质差是本病的内因,如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紊乱、高血压、衰老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找不同年龄组视疲劳的原因以求恰当的防治办法。方法将362例病人分成4个年龄组,运用眼科常见检查法来详细探察比较。结果视疲劳的原因多样,不同年龄组其构成原因不同,其中屈光不正在各年龄组原因中均居首位,且其高发年龄段在25-50岁。结论视疲劳的原因繁杂,分组查找原因可以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财务工作者的视疲劳情况和他们使用眼镜的情况。方法 对中年财务工作者100例的视疲劳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已配的45副眼镜测定镜片的屈光度,眼镜的瞳距;对未使用眼镜的并有视疲劳症状的病人进行快速散瞳及复光。结果 中年财务人员100例中有视力疲劳者69例(69%)。所检测的45副眼镜均为运用近视眼镜或所用眼镜屈光度不足,不适合财务工作近距离工作的使用。余24例受检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视、远视或散光。结论 中年财务人员视疲劳发生率较高,与屈光不正密切相关。如配用合适的近视眼镜可能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相似文献   

12.
视疲劳与近距离用眼负荷增加有关。临床表现为失眠、困倦、四肢无力、食欲减退、头疼 ,思维能力和记忆力降低 ,眼部酸痛 ,视力模糊 ,流泪等。我们分析了视疲劳 6 8例的初诊资料后 ,表明视疲劳可发生在 13~ 70岁各年龄段。青少年视疲劳症发生有眼局部因素、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 ;中老年发生视疲劳除眼局部因素及心理因素外 ,尚有全身因素 ;中青年视疲劳因素介于两者之间。视疲劳发生率女 >男。单纯全身精神因素致视疲劳只占 4 .4 % ;眼局部视觉功能异常合并环境及全身精神因素的视疲劳发病率占 95 .6 %。  视疲劳因果关系错纵复杂 ,目前尚…  相似文献   

13.
林宝涛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3,15(1):53-54,72
目的 评价障眼明片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视疲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视疲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障眼明片。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视疲劳症状评分、泪河高度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4周及8周后,2组视疲劳症状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视疲劳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BU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BUT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2组泪河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和8周后的泪河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障眼明片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视疲劳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河高度,改善视疲劳症状,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人工泪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近用镜光心偏差与视疲劳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戴近用镜有明显视疲劳症状患者的原镜测量,了解光心距离与实际近用瞳距的差异。结果 近用光心距离与近用瞳距偏差较大,产生棱镜效应。结论 通过移动光心在缓解部分中老年戴近用镜仍有明显视疲劳症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相对辐辏不足性视疲劳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训练治疗相对辐辏不足性视疲劳的效果,方法:用同视机对相对辐辏不足性视疲劳的病人进行扩大融合辐辏范围的训练,并且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治疗前后融合辐辏范围和视疲劳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病人的整合辐辏范围明显扩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后病人的视疲劳症状也基本消失,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该疗法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另外,我们应该对可疑病人做融合辐辏范围的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气滞血瘀”是视疲劳发生的重要因素,用目过渡,劳心伤神,肝、心、肾三脏功能紊乱而至气血瘀滞,精血不能上承于目,目失所养而视光衰微,不耐久视,已成为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本病原则的理论依据。笔者在系统观察我院制剂参芪明目颗粒治疗视疲劳的临床中,对中年人视疲劳患者31例与正常人31例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患者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7.
引起视疲劳病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晓蓉 《当代医学》2009,15(30):90-91
目的探讨引起视疲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通过对146视疲劳病例问诊,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标准近视力表查远、近视力;外眼及眼底检查,遮盖与交替遮盖法查眼位,屈光检查,全身检查和环境因素调查。结果146例视疲劳病例中轻度86例、中度40例、重度20例。原因为眼部因素性视疲劳90例;环境因素性视疲劳46例;体质因素性视疲劳10例。结论视疲劳症状繁多,原因复杂,必须全面分析病史,详细检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眼镜及验光度数误差引起视疲劳病因分析陈金桂李素芬李丽艳附属二院眼科(050000)关键词验光;配镜;误差;视疲劳眼科门诊遇到不少患者有戴眼镜后头痛、恶心、视物高低不平、视物模糊等现象,为此我院1991~1994年对戴眼镜后头痛眼胀视疲劳而来就诊患者5...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验光配镜及环境亮度的调整解决视疲劳症状。方法:对160例不同程度屈光不正者采用新科技方法检查。结果:经科学检查、科学配镜及科学引导视疲劳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经常视疲劳会使视力加速下降或带来全身不舒服现象,因此要正确验光配镜。视物时的光线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一切都离不开用眼。如果用眼不得法,就可能会导致视疲劳。视疲劳又称眼疲劳,它是一种以病人自觉的眼症状为基础,它是一种以病人自觉的眼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