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楔状缺损是由牙颈部硬组织(牙齿唇颊侧)缓慢磨损所致,其发生机制多与酸蚀、咬合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由于其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度,多数患者确诊时牙本质已缺损至深层,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1])。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充填作为既往治疗牙颈部楔状缺损常用方案,效果单一,无法有效减轻牙敏感度。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10例牙颈部楔状缺损所致牙本质过敏患者,分析脱敏剂极固宁与玻璃离子衬洞后复合树脂充填联合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牙颈部楔状缺损所致牙本质过敏患者11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  相似文献   

2.
<正>楔状缺损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牙齿唇、颊侧颈部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好发于第1、第2前磨牙和第1磨牙。目前不明其确切病因,多认为与不正确的刷牙方式,牙颈部硬组织结构薄弱,酸的作用和牙体组织疲劳等原因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病变发展至牙本质层后可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深的楔状缺损可伴随牙髓根尖周病变,因此对楔状缺损的早期诊断和处理非常重要。楔状缺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复合体等材  相似文献   

3.
<正>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牙颈部硬组织发生的缓慢损失性疾病,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楔状缺损有增长趋势,年龄越大楔状缺损越严重。浅、中型楔状缺损牙临床治疗主要选择简单充填治疗。浅、中型楔状缺损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楔状缺损不断加深发展到近髓或穿髓,当楔状缺损波及牙髓发生感染时,须进行根管治疗,楔状缺损牙牙髓治疗充填后常发生冠折。缺损边缘在游离龈以下的楔状缺损,在充填修复时由于受到视野和空间及血液、  相似文献   

4.
蔡伯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108-3110
楔状缺损是牙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磨耗所致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65—74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1.19%。临床症状为对冷热敏感,长期缺损可对牙髓造成持续刺激引发牙髓炎,深度缺损可发生牙髓炎甚至造成穿通髓腔致牙髓病和根尖周炎等影响牙体健康的疾病,还可给颜面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合理措施积极修复楔状缺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金冶  王峰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0):1006-1007
楔状缺损是牙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1],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患者就诊时,往往缺损较大,有牙本质过敏症状,传统方法是在较深或近髓部位做适当的垫底后再用复合树脂修复.……  相似文献   

6.
随着年龄的增高,口腔的各组织器官均有明显的退行性变化。牙体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是牙颈部硬组织缓慢磨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而得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充填修复。  相似文献   

7.
玻璃离子治疗楔状缺损的体会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030012)崔晓平,段玉英,华敏楔状缺损(WedgeShapedDitch,WSD)是指牙颈部的牙齿硬组织缓慢地消耗而致的缺损,根据其缺损形态而命名。WSD病因尚不确切,一般认为与牙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雷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54-3555
楔状缺损是指牙颈部的硬组织由于不良刷牙方法等原因缓慢消耗而致的缺损,好发于侧切牙、尖牙和双尖牙区,也可发生于切牙,少数发生于磨牙,多在唇、颊侧,对美观要求高。现将  相似文献   

9.
玻璃离子充填楔状缺损229只牙疗效观察南京电子管厂职工医院蔡晓星楔状缺损是指牙颈部的牙齿硬组织缓慢消耗而致的缺损。过去用银汞充填楔状缺损效果不十分满意,我们采用玻璃离子充填229只牙,并与银汞充填的171只牙对照观察2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  相似文献   

10.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磨耗所致的缺损,由于牙颈部结构比较薄弱,又处于牙釉质牙本质交界处,距髓腔较近,一旦磨耗形成缺损,患者往往感到冷、热、酸、甜等机械刺激疼痛.非常痛苦,继续发展可导致牙髓或根尖周病变.此种缺损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利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楔状缺损,经过3年多的临床疗效观察,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排龈技术在楔状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缓慢磨耗所致的缺损 ,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而得名 ,该病好发于前磨牙及前牙的唇颊侧牙颈部 ,常呈对称性 ,且多见数个牙同时发生 ,是牙体硬组织中仅次于龋齿的常见病 ,最主要的病因是不正确的刷牙方式。极浅的缺损无症状者可不处理 ;有症状者需行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无效者就必须用复合树脂修复 ,但有的患者楔缺达龈下不易充填 ,本文介绍采用排龈线排龈露出楔状缺损边缘后充填。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例龈下楔状缺损患者 ,共 5 1颗牙 ,前磨牙 32颗 ,后磨牙 19颗。1.2 仪器设备 :美国生产的 0 0 #和 …  相似文献   

12.
楔状缺损在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中发病率高,其特点是指牙颈部的牙齿硬组织缓慢地消耗而致缺损。为探讨不同充填材料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分别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对100例楔状缺损作充填,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65例,占65%,女35例,占35%。年龄28~65岁,以48岁以上发病率高,发现时间最短的3个月,最长5年。据楔状缺损的深度,将其分为四型,Ⅰ型:牙颈部唇颊表浅沟状缺损达牙本质浅层,探之敏感;Ⅱ型:缺损达牙本质深层,呈典型的楔状斜面,探痛冷热反应敏感。Ⅲ型缺损接近牙髓,但尚未累及牙髓,Ⅳ型缺损达牙冠直径1/3~1/2累及牙髓伴牙髓坏死或尖周病。本文充填者为Ⅱ~Ⅳ型,Ⅰ型未作充填,嘱正确刷牙。  相似文献   

13.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面牙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 ,形成类似楔形或圆盘状的组织缺损。多发生于成年人和老年人。病因复杂且常1人多牙发病。缺损程度不一 ,重度楔状缺损常引起牙髓炎、牙髓坏死或使牙齿折断 ,笔者采用牙内桩钉串连冠根的方法 ,既充填了楔状缺损 ,加强了充填物固位力 ,同时增加了基牙的抗折力 ,避免了充填物的脱落和牙冠折断 ,保持了自身牙冠根连续性、实用性和真实性 ,经89例重度楔状缺损的治疗 ,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缺损面积大 ,深度在0 6mm以上 ,已穿髓或接近穿髓。(2)重度楔状缺…  相似文献   

14.
楔状缺损是发生在牙颈部的慢性缺损,通常多见于成人前牙和前磨牙的唇颊面,是一种无特异性细菌存在情况下,因化学或化学——机械原因所致的病理性牙体缺损。牙颈部的釉牙骨质界处结构比较薄弱,易被磨去,刷牙方法不正确,常会使牙颈部出现典型而严重的楔状缺损,龈沟内的酸性渗出物与缺损发生也有重要关系。楔状缺损轻者可无症状,但多有不同程度的牙本质过敏症状,严重的可并发各种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甚至因缺损过多而使牙齿由颈部折断。  相似文献   

15.
牛艳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17-1718
楔状缺损是指牙唇、颊面颈部硬组织,由于不正确的刷牙方法,牙颈部的结构,牙体组织应力疲劳造成的牙齿损耗[1],多见于尖牙,随着牙龈的萎缩缺损愈严重,缺损开始很浅,逐渐加深.由牙本质过敏发展成为牙髓炎,导致死髓牙,最终牙冠折断,人体中尖牙是全牙列中牙根最长,在口腔内保留时间最长的牙,为了让它能充分发挥长寿命的作用,要避免楔状缺损带来的危害,以预防牙冠折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在汾阳医院就诊的牙楔状缺损患者103例(103牙),其中男60例,女43例,年龄30~55岁.惠牙选定标准:楔状缺损,由两个平台相交而成,缺损表面光滑坚硬,边缘整齐,有的缺损由于长期食物残渣堆积造成坏,发生色、形、质的改变.临床症状为牙齿刺激痛以及叩诊阳性,甚至有根尖瘘管.  相似文献   

16.
三种方法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楔状缺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牙体病,为探讨不同方法对楔状缺损的修复效果,分别应用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夹层技术(以下简称夹层技术)三种方法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共386颗,1年后复查,对其疗效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光固化修复楔状缺损已经被广大医务工作者逐渐接受,但其远期临床疗效如何尚需探讨。现将修复楔状缺损1~4年后的临床观察与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材料 所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及粘接系统采用拜耳——上海齿科有限公司产品。 1.2 适应证 本文修复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楔状缺损即牙颈部牙骨质缺损且无自觉症状。 1.3 疗效标准 成功:复查时修复体完整,无变色,边缘密合,牙髓活动正常,无自发痛。失败:修复体脱落,出现牙髓炎症状,修复体边缘不密并出现牙髓剌激症状等。 1.4 结果 用光固化修复Ⅰ°楔状缺损的疗效见附表。治…  相似文献   

18.
楔状缺损(WSD)在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以往多认为WSD是由于长期持续的机械因素作用,使牙体硬组织逐渐形成的缺陷,但其真正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发生此病的人,其缺损进展的速度并不一致,有的人根本不发生此病,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口腔的解剖环境及其内外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综合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面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缺损,临床较常见,多发生在上下颌的尖牙和双尖牙区,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牙本质过敏症状,重者可并发各种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甚至因缺损过多而使牙齿由颈部折断。以往这种楔状缺损多用玻璃离子粘固粉修复,由于其颜色单一,无光泽及透明感,又因玻璃离子粘固粉在口腔环境中有一定的溶  相似文献   

20.
钟燕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405-405
<正>临床中楔状缺损经常伴有牙颈部敏感的临床症状,因此,我科室在光导修复楔状缺损之前,先用氟保护漆作脱敏处理,效果很理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