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目的:探索干预或克服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新策略.方法:采用抗CD3McAb联合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脐血杀伤细胞(CB-CIK)体外作用于K562耐药细胞株(K562/A02),用MTT比色法检测其杀伤效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杀伤前后K562/A02细胞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产物P170水平;采用DNA凝胶电泳进行CB-CIK细胞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①CB-CIK细胞杀伤K562/A02细胞活性(73.647±5.72)与杀伤K562细胞活性(75.124±4.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杀瘤活性显著高于CB-LAK细胞、CB-CD3AK细胞,P<0.05,与成人CB-CIK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CIK细胞杀伤后,K562/A02细胞表面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明显减少.③K562/A02细胞在CIK细胞作用20 h后,其DNA结构断裂,在DNA凝胶电泳上呈现凋亡特有的梯形图谱(DNA Ladder).结论:CB-CIK细胞对K562细胞及其耐药株K562/A02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杀伤机制可能与CIK细胞能下调白血病细胞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产物P170水平,以及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有关.提示脐血CIK细胞在抗白血病多药耐药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若与化疗联合使用,有可能成为克服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新策略,因脐血的来源较广,采制相对简便,该研究方法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载P-糖蛋白(P-gp)高表达的多药耐药(MDR)白血病K562/A02细胞冻融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对MDRK562/A02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提取健康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常规诱导出DC及CIK,将K562/A02细胞冻融物作为抗原冲击的DC,与CIK共培养作为实验组,抗原不冲击的DC与CIK共培养作为对照组,以CIK及DC单独培养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1和空白对照组2。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MTT法检测杀伤活性。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均大于CIK组(P<0.05)。实验组对K562/A02、K562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5∶1、10∶1、20∶1时分别为(42.90±0.67)%、(49.85±0.28)%、(63.36±0.46)%和(23.56±0.43)%、(26.11±0.34)%、(34.46±0.35)%,均高于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1(P<0.05);实验组对K562/A02的杀伤活性高于K562和MCF7(P<0.05)。结论DC与CIK共培养物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高于CIK的免疫活性细胞,而经冻融抗原冲击的DC与CIK共培养能明显提高对MDRK562/A02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核糖体蛋白L6(RPL6)基因表达的改变对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方法获得RPL6cDNA序列,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分别构建正向插入和反向插入的RPL6cDNA重组质粒,以脂质体将正义RPL6cD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K562细胞,将反义RPL6cD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K562/A02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米托蒽醌(MIT)和依托泊苷(VP16)耐药性的作用。结果RPL6在K562/A02细胞中的表达较K562增高(P<0.001),转染正义RPL6cDNA真核表达质粒后,K562细胞对ADM、VCR、MIT、VP16的耐药性比未转染的K562细胞分别增强3.25、1.95、2.00和3.48倍(P<0.05或0.01),转染反义RPL6cDNA真核表达质粒后,K562/A02细胞对ADM、VCR、MIT、VP16的耐药性比未转染的K562/A02细胞分别降低62%、50%、56%和47%(P<0.05或0.01)。结论RPL6基因过表达在K562/A02细胞耐药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靶向mdr1不同位点的siRNA对两种耐药细胞MDR的逆转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靶向mdr1 4个不同位点的siRNAs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和人红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的作用效果.方法:设计并体外转录合成4条靶向mdr1的siRNAs(mdr1si326、mdr1si1513、mdr1si2631及mdr1si3071), 分别转染SGC7901/VCR细胞和K562/A02细胞, 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dr1 mRNA与P-gp的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的蓄积, 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4条s iRNA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VCR mdr1介导的MDR逆转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mdr1si326、mdr1si2631、mdr1si3071及mdr1si1513; 对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A02md r1介导的MDR逆转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mdr1si326、mdr1si2631、mdr1si3071及mdr1si1513.结论:4条siRNAs对SGC7901/VCR和K562/A02两种耐药细胞作用效果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联合阻断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信号通路与P-糖蛋白(P-gp)泵功能2条途径对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探索有效的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策略.方法:通过电穿孔转染法将特异性靶向Chk1的短发卡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导入K562/A02细胞;MTT法测定CsA的非细胞毒性剂量;Chk1 shRNA与非细胞毒性剂量的CsA联用后,MTT法检测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变化.结果:CsA浓度低于(2.95±0.39) mg/L时对K562/A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小于10%.Chk1 shRNA联合CsA(1 mg/L)使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值由原来的(109.65±0.26) mg/L降至(2.44±0.51) mg/L,逆转倍数为45倍,明显增加了细胞敏感性;细胞凋亡率升至(66.74±1.62)%,与Chk1 shRNA或CsA单独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k1 shRNA与CsA单独或联用均导致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分别为(17.10±0.63)%、(14.60±0.97)%、(18.21±1.13)%,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k1 shRNA联合CsA组细胞内阿霉素浓度为(22.06±0.56),与CsA处理组(20.44±0.79)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k1基因的表达下调与P-gp泵功能的抑制两个靶点的联合能够更有效逆转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DCA)联合阿霉素(ADR)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探讨其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浓度DCA+ADR处理K562/ADR细胞,用台盼蓝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CA与ADR对K562/ADR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膜P糖蛋白及细胞内ADR浓度。结果 DCA+ADR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多药耐药有明显逆转作用,可降低细胞膜P糖蛋白表达,提高K562耐药细胞株对ADR的敏感性。结论 DCA联合ADR可逆转白血病K562细胞株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与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DM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GS处理K562与K562/ADM细胞后,用MTT比色法检测生长增殖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分析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GS对K562及K562/ADM细胞均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同一浓度下GS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K562细胞。不同浓度GS对K562细胞的Bax蛋白呈强阳性表达,Bcl-2蛋白实验组同对照组比较颜色无明显变化;而在K562/ADM细胞中,Bcl-2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强表达,但Bax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K562细胞对GS的反应比K562/ADM细胞敏感;GS诱导K562细胞Bax蛋白高表达可能是GS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而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和凋亡抑制可能与Bcl-2蛋白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HⅡ-7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HⅡ-7对18种细胞系(其中包括5对敏感肿瘤细胞和相应耐药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建立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K562/A02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PHⅡ-7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PHⅡ-7对人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IC50为0.35-18.68μmol/L;其对于多药耐药(MDR)类细胞亦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PHⅡ-7对耐药肿瘤细胞(K562/A02)移植瘤模型的抑制率为62%,对敏感肿瘤细胞(K562)移植瘤模型的抑制率为52%。结论PHⅡ-7体内外均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抗耐药肿瘤的作用可能存在多种机制。本研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菲  张荣艳  邢鹃鹃 《山东医药》2008,48(25):30-31
以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MDR)细胞株K562/ADM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共同培养,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四氮甲唑蓝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P-糖蛋白(P-gP)及Annexin-V /PI-凋亡细胞数量.结果显示:①AS2O3对K562/ADM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强度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②AS2O3作用于K562/ADM细胞,能降低阿霉素(ADM)对K562/ADM细胞的半数抑制量(IC50),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的MDR.③浓度<2.5μmol/L的AS2O3作用于K562/ADM细胞,对K562/ADM细胞P-gP表达无明显影响.④AS2O3作用于K562/ADM细胞,能使其bcl-2表达下降、K562/ADM细胞早期凋亡数增加.提示AS2O3对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保尔佳作用后,K562、K562/A02细胞对柔红霉素(DNR)的敏感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1.5μg/ml保尔佳对细胞内Rh123浓度及糖蛋白p-170、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保尔佳在无毒剂量(1.5μg/ml)能增强DNR对K562/A02的毒性作用,逆转倍数为5.93倍;能增加K562/A02细胞内Rh123浓度,下调P-170、GST-π的表达。提示保尔佳是一种潜在的白血病化疗增敏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人自血病细胞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确定EGCG的非细胞毒性剂量。以及对K562/A02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的改变,同时于逆转前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EGCG在低于103.2μmol/L时对K562/A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小于10%。40μmol/L、60μmol/L及80μmol/L EGCG均可增加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使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由原来的113.34mg/L降低至9.66mg/L、7.67mg/L和4.68mg/L,其逆转倍数分别为11.73、14.77和24.23倍。同时,不同浓度EGCG均可增加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并呈剂量依赖性。在40μmol/L、60μmol/L及80μmol/L EGCG作用后,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均增加,并且bax/bcl-2比值升高。结论:EGCG可部分逆转人白血病细胞K562/A02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升高细胞bax/bcl-2比值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法检测K562/A02细胞株mdr1基因的表达,RT-PCR法检测42例ALL患者(ALL组)、27例非白血病患者和健康人(对照组)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mdr1基因过度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ALL组mdr1基因过度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复发/难治者高于初诊和完全缓解(CR)者(P<0.01),临床耐药者高于非临床耐药者(P<0.01);非临床耐药者CR率显著高于临床耐药者(P<0.001)。结论mdr1基因过度表达与ALL患者临床耐药密切相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mdr1基因表达可作为判断ALL患者临床耐药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CT10调节子样激酶(CRKL)在人白血病细胞中参与耐药的途径及机制.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和免疫荧光染色的激光扫描共聚焦分析技术检测CRKL 4条主要参与白血病发病的传导途径中的相关蛋白,即Ras蛋白、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5)蛋白、磷酸肌醇3激酶(P13K)蛋白以及β1整合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桩蛋白(paxillin蛋白)在白血病敏感细胞株和耐药细胞株中表达的情况. 结果与K562敏感细胞(K562/S)比较,Ras、P13K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K562阿霉素耐药细胞株(K562/ADM)中表达增强(41.52±15.47与23.74±8.67、35.60±12.48与10.09±0.01,t=3.01[.13,均P<0.05),而paxillin和sTAT5蛋白在K562/ADM中表达无明显变化(20.10±11.89与23.11±12.40、25.72±14.46与17.58±9.21,t=0.18、1.43,均P>0.05). 结论 CRKL可能通过Ras蛋白和P13K 2条信号转导途径在耐药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paxillin和STAT5蛋白可能不参与K562细胞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慢性粒细胞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阿霉素(ADM)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硒化壳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ADM细胞12、24 h,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软件拟合计算细胞周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糖蛋白(P-gp)的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MDR-1 mRNA水平。结果硒化壳聚糖能够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P<0.05,P<0.01),下调P-gp表达和MDR-1 mRNA水平(P<0.05,P<0.01),硒化壳聚糖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显著。结论硒化壳聚糖能够通过下调MDR-1基因和P-gp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来诱导细胞凋亡,进而对体外培养的K562/ADM细胞耐药生物学行为产生逆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T-PCR方法测定白血病细胞系WT1基因的表达以及WT1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测定K562、HL-60、TF-1及U937 4株白血病细胞系WT1基因的表达,然后应用针对WT1翻译起始位点的反义寡核苷酸(WT1 ASO)处理K562细胞系、U937细胞系,采用锥虫蓝拒染法确定白血病细胞的增殖。结果:K562、HL-60及TF-1 3株白血病细胞系均高度表达WT1,而U937细胞系未测到WT1。WT1 ASO能够抑制WT1表达阳性的K562细胞的生长,对WT1表达阴性的U937则无抑制作用;而WT1有义寡核苷酸对K562细胞系、U937细胞系均无抑制作用。结论:RT-PCR测定方法可以检测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系表达,WT1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有特异的抑制作用。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增殖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phB4受体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产生伊马替尼(IM)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IM诱导K562-W(野生型)产生耐药的K562-R细胞株。同时采用RNA干扰技术,利用K562-R细胞株构建稳定低表达EphB4的K562-R-EphB4-sh细胞株。MTT法分别检测3种细胞对IM耐药性的变化(IC50)。结果:对IM耐受的K562-R细胞株显著高表达EphB4mRNA和蛋白,而构建的K562-R-EphB4-sh细胞株EphB4表达显著低于K562-W与K562-R细胞株(P0.01)。耐药性检测表明,与K562-R细胞比较,K562-R-EphB4-sh细胞株对IM的敏感性明显加强(IC50为0.93mg/L∶5.45mg/L,P0.01)。结论:K562-R细胞株低表达EphB4后,细胞对IM的敏感性显著恢复,提示EphB4可能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中产生对IM耐药的一个新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耐药调节剂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急髓细胞株)细胞色素P450 3A亚家族多肽5(CYP3A5)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白血病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药物代谢酶CYP3A5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K562、U937细胞经环孢素作用24h后CYP3A5转录增强,维拉帕米则出现微弱的转录,作用48h后两者转录均减弱,与未加药细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562细胞经环孢素、维拉帕米作用24~48h后,蛋白表达均增加,与未加药细胞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937细胞蛋白表达与基因转录基本一致。结论:耐药调节剂可诱导急髓细胞株CYP3A5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海生素对K562/ADM细胞增殖和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海生素(HSS)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1~1 000.0 μg/ml)HSS处理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DM,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 HSS在较高质量浓度时可抑制K562/ADM细胞生长,且具有时效和量效性;经HSS处理的K562/ADM细胞呈现凋亡特有的亚G1峰,凋亡比率随HSS质量浓度和时间延长而增高;HSS处理后,K562/ADM细胞中Bcl-2呈阴性表达,Bax呈强阳性表达;caspase-3表达上调.结论 HSS在体外可明显抑制K562/ADM细胞增殖;可能通过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及caspase-3表达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联合survivin抑制剂YM155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CK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依据中效原理及CalcuSyn软件评价HHT和YM155的联合治疗效果。设空白对照组、HHT组、YM155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变化,以特异性荧光底物检测caspase-3、-8活性变化。结果:HHT和YM155单药均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K562细胞生长,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化疗协同作用(CI1)。联合用药组K56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且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均P0.05)。HHT单药及联合用药组诱导caspase-3、-8活化,而YM155单药未引起caspase-3、-8活性变化。结论:HHT和YM155联合应用于K562细胞具有化疗协同作用,通过下调survivin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柴胡皂甙d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差异基因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柴胡皂甙d(SSd)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差异基因,为白血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用Agilent Human 1A寡核苷酸芯片检测SSd处理前后K56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并筛选SSd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结果 359个基因发生显著性变化,其中表达上调基因138个,表达下调基因221个.结论 SSd诱导K562细胞凋亡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过程,本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有望成为人白血病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