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吕金  陈卫民 《吉林医学》1997,18(4):217-218
为观察尼卡地平伍用小剂量芬太尼预防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和优点,选择择期腹部手术30例年龄>60岁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全麻诱导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依托脒酯、琥珀胆碱,Ⅰ组插管前1min静注尼卡地平0.02mg/kg,Ⅱ组插管前1min静注4ml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3min、5min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而尼卡地平组较为平稳。表明静注尼卡地平和芬太尼可有效地抑制老年患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
研究艾司洛尔静注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将90例ASAⅠ~Ⅱ级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30)静注艾司洛尔1mg.kg-1,B组(n=30)静注艾司洛尔2mg.kg-1,C组(n=30)为对照组,静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注药前、插管前及插管后1min、2min、3min、5min、10min时,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显示:A组和B组均能较好地缓解窥喉和气管插管时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的心血管反应,效果尤以B组为佳;3组中各有1例发生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未见哮喘和过敏。研究提示:艾司洛尔能安全有效地减轻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艾司洛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于术毕符合气管拔管指征时,Ⅰ组注艾司洛尔0.5mg.kg^-1,Ⅱ组静注硝酸甘油10ug.kg^-1,Ⅲ组静注生理盐水3ml,观察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并计算血压心率乘积(RPP)。结果 Ⅲ组病人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及RPP升高(P〈0.05),Ⅰ组血液动力学趋平稳,Ⅱ组血压变化不明显,而心率及RPP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术前口服可乐定复合利多卡因表面喷雾麻醉对气管插管及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60例喉显微手术病人,随机分成4组(各15例):Ⅰ组(可乐定5u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利多卡因1mg/kg),Ⅱ组(可乐定5u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Ⅲ组(利多卡因1mg/kg),Ⅳ组(生理盐水5ml)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拔管期间HR、SBP、D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任利远  黄长顺 《宁波医学》2000,12(8):358-359
目的 观察应用尼卡地平预防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肺、食道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枘发为2组,每组20例。 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1.5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2mg/kg静脉诱导后,甲组给予尼卡地平4μg/kg,乙组给予生理盐水3ml作为对照,分别于诱导前、后、插管后即刻及1、3、5min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A组插管后血压无明显升高,心率较诱导前无明显增快,B组插管后血压明显升高。结论 尼卡地平可抑制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减弱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副反应的最佳插管时间;方法:75例病人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Ⅴ组分别在芬太尼3ug/kg静注1min、3min、5min和10min后气管插管,观察插管后1min时的SAP、MAP、HR和ECG变化;结果:SAP、MAP在Ⅰ、Ⅱ、Ⅴ组插管后1min值明显升高(P〈0.05),Ⅲ、Ⅳ组插管后1min值明显增快(P〈0.05),Ⅳ组值与基础值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或异丙酚与氯胺酮合用对心血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例ASA1~2级病人,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1(简称P组,n=15),和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1后再注射等同剂量的异丙酚(简称K+P,n=15),观察注药前、后1min,3min,5min,10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发现,K+P组病人的血压下降较P组病人明显减轻。表明氯胺能较好地防治异丙酚所致的血压下降,又能加强其麻醉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8滞对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52例病人随机分成3组,Ⅰ组直接静注fentanyl2ug/kg+propofol2mg/kg进行诱导。Ⅱ组先经T5-T6椎间隙穿刺置管行硬膜外阻滞,平面为T1-T10。Ⅲ组为经L4-L2椎间隙穿刺置管,麻醉平面为Ts-S5。待平面确定后12min行麻醉诱导,Ⅱ、Ⅲ组服用均为fentanyl2ug/kg|propo  相似文献   

9.
目的:消除异丙酚诱导时心血管抑制作用,探讨一种较为安全、合理的麻醉诱剂药物配伍。方法:随机选择20例ASAⅠ~Ⅱ级、非心脏手术的全麻患者。采用氯胺酮(1mg/kg)、异丙酚(1.5~2.0mg/kg)、芬太尼(4μg-kg)、琥珀胆碱(2.0mg/kg)诱导,行气管插管,观察其心血管反应。结果: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1、2、3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血压、心率、心率与收缩压乘积为观察指标,对比观察小剂量芬太尼与利多卡因联合使用降低气管插管时高循环动力效果;方法:选择30例成年全麻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两组,实验组药用芬太尼4μg/kg,利多卡因(1-.15)mg/kg;对照组用安定0.2mg/kg,于插管前使用,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3、5min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