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治老年人急性白血病(AL)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 方法 对48例初治老年人AL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免疫分型及R带或G带显带技术核型分析。 结果 形态学分型与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C)分型48例(93.8%)相符合,3例(6.2%)为杂合型急性白血病。48例老年人AL与58例非老年人AL比较,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发生率高,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生率低(均为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性是影响疗效、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我们检测了3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耐药及预后的关系。一、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AL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11~65岁,中位年龄33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4例(M12例,M27例,M38例,M42例,M52例,M6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4例(L16例,L27例,L31例)。初治组13例…  相似文献   

3.
较难分类的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7例接传统方法较难分类的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分型结果,其中26例POX阴性。结合免疫表型等检查,证实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ABL)15例、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UL)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0型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生全髓细胞白血病(APM)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各1例。论文该类病例进行髓系过氧化物酶(MPO)和分化抗原的免疫学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胺苯吖啶(AMSA)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国外已为临床证实〔1〕。我们于1990年5月~1997年8月,用国产胺苯吖啶(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高山尖杉脂碱(H)和阿糖胞苷(A),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1~68岁,中位年龄26岁。初治20例,复治10例,FAB分型:M18例,M25例,M35例,M44例,M58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3~…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16抑癌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变化。方法:用ABC法研究了61例急性白血病细胞表面P16抗原的多表达多重PCR法,研究了51例急性白血病P16基因的结构缺陷。结果:发现白血病患者P16抗原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又明显低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P〈0.05);30例ALL中仅发现4例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纯合子缺失,21例AML未发现P1  相似文献   

6.
髓系抗原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髓系抗原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李建勇夏学鸣唐晓文郑列林薛永权阮长耿免疫分型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1]。为了解免疫分型,特别是髓系抗原表达(My+)在成人急淋中的临床意义,对61例初治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急性髓系白血病多药耐药表达与白血病克隆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药耐药(MDR)及白血病细胞高度增殖能力所产生的再生耐药,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们采用植物血凝素——白细胞条件培养液(PHA-LCM)为生长刺激因子,体外培养白血病祖细胞(L-CFU)。同时使用JSB-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ABC法检测AML病人骨髓细胞中P170表达,以探讨两者间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1例AML均经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分型确诊。FAB分型M16例,M25例,M35例,M41例,CML急变4例。其中初治18例,复发2例,难治性…  相似文献   

8.
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对29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细胞P170糖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其与临床化疗结果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本组29例均为初治AL患者,年龄16~67岁。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 (AL)免疫分型不但可以识别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源、所处的分化阶段 ,而且对某些抗原表达的亚型与预后关系的判断具有指导意义。多系抗原表达是AL免疫分型中较少见的类型 ,国内外的报道较少 ,本研究对此类型的表达特征及意义作简要分析 ,以利于今后白血病的诊治。一、资料和方法1.病例来源 :174例AL患者均符合FAB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99例中初治 89例 ,非初治 1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75例 ,初治 70例 ,非初治 5例。2 .材料 :取肝素抗凝骨髓或外周血 ,标本中原…  相似文献   

10.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于细胞移植是在传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基础上伴随免疫学和移植学研究进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国外除Slavin和Negrin等[1,2]少数报告外,国内尚无系列报告。我们对10例恶性血液病进行了非清髓Allo-SCT,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病例:1998年2月至2000年1月共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8~56岁,中位年龄33岁。急性白血病(AL)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第一次完全…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少见类型多系表达及"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细胞抗原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14~16 种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对96例AL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9 例为多系表达,即同时表达三系以上的抗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7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 例),AML中多系表达发生率为10.8% ,ALL中为6.5% 。“裸细胞”型的发生率AML中7.7% ,ALL中6.4% 。结论:呈多系表达的AML多为M5 型,CD14高表达,P-170 高表达,CR率低;ALL则发生于复发的病人  相似文献   

12.
加强急性白血病骨髓切片组织学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权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9):579-580
加强急性白血病骨髓切片组织学分型的研究浦权现代,有关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与分型已取得了重要进展。自1976年FAB分型公诸于世、其后又几经修订补充,到目前为止,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分为L_1~L_3三种亚型,而急性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1996年4月至1998年7月,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成功地治疗了15例白血病患者。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15例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2例;急性白血病12例处在完全缓解期(CR),1例为第3次复发。男11例,女4例,年龄14~49岁,中位数39岁。2-供体:14例系患者的同胞,HLAA、B及DR配型完全相合13例,HLA-A位点不合1例,母亲供体1例,HLAB位点不相合。ABO…  相似文献   

14.
安吖啶(AMSA)作为急性白血病的二线治疗药物,国外已广泛应用。1994年9月~1998年8月,我们采用AMSA治疗32例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8~49岁。32例患者均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院采用PVCDL早期连续强烈诱导方案治疗4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1990年3月~1997年6月收治的初治儿童ALL42例,男30例,女12例,中位年龄6.5岁(4.5月~12岁),标危型(SR)15例,高危型(HR)27例,均经临床及骨髓象确诊。HR型中治疗前WBC计数>100×109/L6例,2例起病时合并脑膜白血病。1.2 分型 42例FAB分型,L1型26例,L2型9例,L3型7例。13例行免疫分型,B组10例(76.…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急性白血病患者五年生存率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X  Lin G  Wang J  Wang Q  Lin P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2):827-831
目的 总结上海市近10年来急性白血病的长期生存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上海市近10年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胸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生存分析方法。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共1028例,其中达到5年长期生存150例患者,发现总的5年长期生存率为18.6%,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1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28.1%,M3和L1的长期生存率较高。儿童、WBC较你、血小板较高、外周血原+(早)幼  相似文献   

17.
APL完全缓解后的复发通常发生于病人的原始APL纯种细胞。本文报告2例APL在治疗后均经过骨髓发育不良再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其中1例在完全缓解后23个月,另1例在29个月。例1 女,61岁,1993年11月入院,有出血史,诊断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白细胞数22.9×109/L,32%为幼稚细胞。骨髓穿刺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发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多种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均明显升高。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血清sIL-2R水平,以了解其在该组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①AL组:1997年6月~1998年4月住院患儿60例,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8.68±4.09(9.5~1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9例,初治13例,复发7例,缓解期巩固治疗9例。发病期患儿中,标危型17例,高危型3例,经化疗完全缓解10例,死亡3例。急性非淋…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150例长期生存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总结上海市近10年来急性白血病150例长期生存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采用病例分析方法。结果:150例5年以上长期生存者中,急性白粒细胞白血病(AML)6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1例,其它类型4例。M3和L1的病例数较多。长期生存组患者发病时较年轻,2~10岁儿童占33.3%,青壮年约占50%。与非长期生存组患者比较,长期生存患者白细胞数较低,血小板数较高(均为P〈0.05)。AM  相似文献   

20.
CD11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11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急性白血病者进行免疫表型及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CD116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轿病(ALL)中无阳性表达,而在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ML)中阳性表达率为42.4%;CD116在AML各亚型间出现的频率存在明显差异,阳性率M5为83.3%,M4为40.0%,M3和M2分别为27.2%和15.0。2例M5患者出现染色体+8异常,伴CD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