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遗尿,俗称尿床,是指5周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常每夜或隔夜尿床一次,严重者一夜数次,白天也会遗尿。一般小儿遗尿的病程较长,有的常反复发作,造成患儿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性格孤僻。影响力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笔者自2006年开始与同事从多方面研究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我们用山茛菪碱治疗夜间咳嗽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1987年3月至1989年12月的住院病例,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夜间咳嗽共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5-57岁。轻度(每夜咳嗽1-5次)17例,中度(每夜咳嗽6-10次)60例,重度(每夜咳嗽10次以上)1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急性支气管炎4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9例,肺炎14例,支气管哮喘8例,左心衰5例。治疗前咳嗽次数治疗组为9.0±4.8次,对照组为8.8±5.2次。两组年龄、性别、病因、病情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小儿遗尿,为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在熟睡中遗尿,醒后方知,轻者几天1次,重者每夜数次,常伴有多梦、厌食、精神不振,如长期不愈,则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近年来,笔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本病,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遗尿又称"尿床",是指年满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偶因疲劳或睡前多饮而遗尿者,不作病态。主症为:睡中尿床,醒后方觉,数夜或每夜1次,甚至一夜数次。遗尿是儿童常见病,长期遗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可使患儿产生忧郁自卑、孤僻内向的性格,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精神与生活负担。随着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视、健康教育的深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小儿遗尿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医学界的关注。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遗尿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已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2个~5个疗程后,42例痊愈,1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仍不能夜间控制排尿。它的主要症状是:不易唤醒,入睡后自行排尿,一夜可达2~5次,或叫醒后朦胧,仍不能控制排尿。午睡时也可遗尿,我自门诊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小儿遗尿1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88~1996年间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小儿遗尿33例,收到较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33例患儿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轻症每周尿床3~4次,严重病例每夜尿床1~2次,甚至3~4次。病程最短数月,长者达数年之久。均经泌尿系B超检查,无异常情况。尿常规检查正常、外阴部及尿道口检查无先天畸形、无红肿、无炎性分泌物等。并排除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脊柱隐裂、脊柱或颅脑损伤、排除糖尿病、尿崩症等。2方药以缩果九为基本方,淮山药10~20g,乌药、益智仁各5~10g。若面色白、畏寒手足冷凉、神疲乏力,小便清长频数…  相似文献   

8.
防茯神汤治疗小儿遗尿44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尿,俗称尿床,指3周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病证,是小儿科比较难治的病证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44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均为门诊治疗的患者,全部排除肾、膀胱等器质性病变。年龄最大12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3个月;每夜遗尿1次以上者34例,每2~3d遗尿1次者5例,无规律遗尿者4例;遗尿时间均在丑时。2治疗方法 基本方为自拟防茯神汤。方药组成:防风6g,党参10~15g,鸡内金10g,麦芽10g,蝉蜕5只,僵蚕5~8个,神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TDP疗法对小儿遗尿的治疗效果。方法21例患者均给予针刺百会、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气海一关元、双足三里各接一组电针治疗,并结合腹部TDP照射治疗,10次为1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痊愈18例,占85.7%;好转3例,占14.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电针结合TDP治疗小儿遗尿,能从根本上改善患儿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自1996~1997年,我们应用针灸按摩法治疗儿童遗尿23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tiM床资料1·l一般资料。患儿最大11岁,最小4岁,其中,男10例,女I3例。症状重者每夜尿床2次或更多,伴精神萎靡,消瘦;轻者间隔数日尿床1次。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8个月。1.2治疗方法。以任脉经穴和足太阳膀眺经穴为主。穴取:关元,中极.气海、肾俞、膀眈俞,三阴交,百会。针刺20min后辅以穴位按摩20min;年龄较小的儿童不留针,用补法针刺后辅以指压、按摩穴位30min。2治疗结果痊愈18例,好转4例,无效1例。3讨论本病发作多因先天禀付不足.肾气…  相似文献   

11.
胡辉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10-110
目的:探寻小儿遗尿临床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将4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各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果:综合治疗组痊愈10例,有效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0.0%.针刺治疗组痊愈8例,有效3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5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患者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17岁,主要症状为夜间熟睡中不自觉地排尿或在遗尿或在遗尿后突然惊醒,轻者数日1次,重者每夜均有.轻者无全身症状,重者常伴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肢体乏力等全身症状,病程短者半年,长者11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胱固摄法对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采用调胱固摄法治疗16例小儿遗尿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痊愈率为56%,显效率为4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调胱固摄法治疗小儿遗尿具有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苗医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遗尿下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下元虚寒型遗尿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刘氏小儿推拿疗法,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治疗后1个月,分别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17例(70.8%),无效7例(29.2%);治疗组有效23例(95.8%),无效1例(4.2%);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P<0.05)。结论:苗医刘氏小儿推拿治疗下元虚寒型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中药组,并具有简、便、易、廉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刺、穴位注射、行为干预综合治疗小儿遗尿症与单纯针刺穴位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方法 将13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68例,采用针刺、穴位注射、行为干预综合治疗,对照组66例则单用针刺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10次后统计,治疗组治愈62例,治愈率91.2%,总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治疗10次后统计,治愈49例,治愈率74.2%,总有效率86.4%.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u=2.81,P﹤0.05),并且在治愈的两组病例中,平均治疗次数差异非常显著(t=2.71,P<0.01),治疗组治愈施治次数(4.58±2.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6.82±1.88).结论 综合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2例马新超桂久英(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31)关键词:小儿遗尿;中西医结合疗法;遗溺散中图法分类号:R272.61991年10月至1996年5月,我们对52例小儿遗尿症,进行系统临床观察,病情分析,采取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17.
1975~82年,本院采用关元穴位封闭疗法,治疗遗尿症共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17岁。每夜尿床一次者49例,两次以上者15例。病程最短者3年,最长者10年。操作方法:术前作普鲁卡因皮试,阴性者,局部消毒关元穴,用5ml注射器,6号针头,吸取0.5%普鲁卡因2ml,将针头向耻骨方向斜刺入1.5~2cm,待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援外医疗队在北也门共和国医院与科威特首都医院及本院门诊用火针点刺法治疗遗尿症,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共58例。四周岁以上患儿睡眠中出现不随意排尿,轻者每夜一次或隔日一次,重者每夜数次。病儿睡眠深沉,不易叫醒,面色萎黄,胃纳欠佳,记忆力下降,体检无器质性病变,智力发育良好,尿常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加耳针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2013年6月治疗的22例小儿遗尿患儿,针刺取穴,穴: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神门,印堂。嘱患儿取仰卧位平躺,穴位常规消毒后,选取1.5寸毫针缓慢刺入约1寸,用提插补法为主结合捻转的行针方法施术约2~4分钟,当手上有如鱼吞饵的得气感后,调整水道,关元,中极的针刺角度,使针尖朝斜下方,令得气感向膀胱处传导,期间留意观察患儿表情,嘱其放松并手法轻盈,以免引起患儿恐惧心理。一般留针25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耳针取穴,选穴:遗尿点,肾,膀胱,内分泌,脑点,心,每次选用4~5个穴位,耳廓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粘附在大小约0.4cm ×0.4cm间方的胶布中心,用镊子辅助夹持粘附于选取的耳穴处,每天按压4~6次,每次每个穴位刺激40~60下,以耳廓有温热发红为度,刺激强度则以可耐受疼痛为宜,3~4天更换1次,两耳交替贴压。结果:本组22例患者,经过1~3个疗程治疗,其中痊愈17例,占77.3%;好转4例,占18.2%;无效1例,占4.5%,总有效率95.5%。结论:针刺配合耳针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遗尿症为儿科常见病之一。笔者近年来以补中益汽为主治疗小儿遗尿症54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均为门诊病人,共54例,男性32例,女性22例。3~5岁14例,6~9岁23例,10~13岁17例。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实用中医儿科学》为依据。①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②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1~2次以上者。③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④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有隐性脊柱裂,泌尿系X线造影可见其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