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庄逸辉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215-1216
目的总结脾胃区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外科治疗的23例脾胃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脾胃区门静脉高压症均经外科手术治愈,术前所有病例肝功能检查正常,均有脾肿大,合并脾功能亢进13例(57%),上腹疼痛不适14例(61%),呕血或黑便15例(67%)。结论诊断脾胃区门静脉高压症需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多普勒超声和三维CT检查,治疗要尽量解除原发疾病,并以切除脾为主。  相似文献   

2.
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在门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DCE MRP)在门脉高压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门脉高压症组23例和正常对照组15例行DCE MRP检查。观察23例门静脉高压症在DCE MRP上的表现。结果:对照组15例均清楚显示门静脉。门脉高压症表现为门静脉增粗(21例)、脾静脉迂曲扩张(23例);门静脉分支级数减少(18例);门静脉延迟显影(7例);显示侧枝循环静脉(6例);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结论:DCE MRP是评价门静脉的一项快速无创的技术,可准确显示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91例门静脉高压经动脉门静脉造影所见并与68例非门静脉高压组作对照分析。文中指出经动脉门静脉造影其方法简便,创伤性小,所产生的并发症亦轻,比直接法门静脉造影更符合生理情况,不仅订助于对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且对选择手术治疗方法及追踪评估其疗效均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MSCTA容积再现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检出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容积再现(VR)重建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检出的价值。方法 对40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患者行MSCTA门静脉成像,工作站上采用VR进行血管重建。结果 40例中胃底-食道静脉曲张35例,脐静脉再通7例,脾-肾静脉交通11例,发生率分别为87.5%,17.5%,27.5%。其中,多发侧支循环: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合并脐静脉再通、附脐静脉曲张1例,合并脾-肾静脉交通10例。脐静脉再通合并脾-肾静脉交通及胸廓静脉分流各1例。结论 MSCTAVR重建能清晰完整显示门静脉高压(PH)侧支循环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门静脉造影(CTP)对门静脉系统的显示能力,评价其在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0例疑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进行了CTP检查,其中经手术治疗者47例,常规血管造影者12例,以此为对照,对肝脏肿瘤定位及门静脉癌栓、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显示情况和不同疾病的CTP表现做一分析。结果:CTP能清晰成像门静脉系统,精确定位肝内病灶(100%),CTP原始图像和多轴向投照容积重建(MPVR)检出门静脉癌栓的准确率达100%,并可检测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范围和估计严重程度,以及显示多种疾病。结论:螺旋CT门静脉造影是门静脉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显示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肝硬化患者28例,采用64层螺旋CT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扫描后,运用容积重建法(VR)、多层面重建法(MPR)和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对门静脉及其分支进行重建,观察门静脉高压肝内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准确显示侧支循环分布范围,初步评估病变程度;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属支管径显著扩张(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胃冠状静脉).胃冠状静脉曲张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1例、食管周围静脉曲张17例、胃短静脉曲张10例、脾/胃-肾分流6例、脐静脉和腹壁静脉曲张5例、腹膜后静脉曲张2例和直肠上静脉曲张2例,门静脉海绵状变性1例.结论: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够多角度、准确地显示门静脉高压时侧支循环开放的情况,对判断病变程度、预测其并发症、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9年12月开腹手术治疗13例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表现为胃底静脉曲张、脾脏肿大及脾功能亢进,基础病变是胰腺疾病、脾静脉病变和腹膜后肿瘤。术后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随访11例,随访时间6个月~15年,无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是能够确诊和根治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门静脉系统置管直接测定肝动脉 门静脉分流 (APS)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 ;定量分析门静脉压力与门静脉高压症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 对 18例肝癌合并中央型APS患者APS栓塞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同时行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 ,测定APS分流道闭塞前后门静脉压力 ;术前及术后 2周行肝脏彩超及胃镜检查。结果  18例患者术后门静脉主干压力显著降低 ,下降幅度为 5 .4 %~ 33.3% ,平均降幅为 2 0 .1% ;栓塞后门静脉直径缩小 ,血流速度加快 (P <0 .0 1) ;13例门静脉主干呈离肝血流患者 ,术后有 7例转为向肝方向。APS栓塞后 ,18例患者门静脉高压症状均有改善 ,在门静脉压下降幅度超过 2 0 %的 10例患者中 ,门静脉高压症有明显改善 ;门静脉压力下降在 2 0 %以下的8例患者中 ,门静脉高压症改善不明显。结论 栓塞APS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 ,平均降幅达 2 0 %以上 ;当门静脉压力降低 2 0 %及以上时可有效地改善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泻症等一系列门静脉高压症状  相似文献   

9.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于1983年4月8日到4月11日在武汉联合召开了门静脉高压症专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正式和列席代表共50人,来自全国16个省市。这次会议是1982年11月上旬在江苏无锡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后对门静脉高压症专题的进一步深入讨论,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对门静脉高压症问题的医疗质量和研究水平,统一认识、加强协作。会议期间统一了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的命名,制定了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的分级方案,讨论了门静脉压力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MSCTP)在肝硬化后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接受MSCTP检查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肝静脉门静脉高压为门静脉高压症组,13例正常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肝脏右静脉以及门静脉分支情况。结果两组血管显示都比较清晰。门静脉高压症组的PV以及RHV宽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HV宽度内径于代偿期中有显著增宽的趋势,但在失代偿期中则有显著变窄的趋势。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者失代偿期中的PV/RHV值为(1.78±0.12),明显高于代偿期组以及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P能够清晰地显示PV及RHV分支,准确观察和测量其管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军 《西南军医》2006,8(4):13-15
目的分析左侧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内镜下特征、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手术证实的左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多有胰腺痰患而无肝脏痰病。超声提示脾静脉阻塞或扩张,胃镜可见胃底孤立静脉曲张。该病少见,易误诊。结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左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较特征的表现之一,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门静脉癌栓合并门脉高压症的TIPS姑息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 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姑息治疗的疗效,并讨论其技术特点。方法 本组报告14例终末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及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平均年龄53.6%。8例门静脉主干完全堵塞,6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有不同程度栓塞,5例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单纯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单纯顽固性腹水,1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顽固性腹水。结果 14例中10例患者成功行TIPS治疗,门静脉压力平均从术前37.2mmHg(1mmHg=0.133kPa)降至术后18.2mmHg,平均降低19.0mmHg;腹水减少或消失,消化道出血,腹胀,腹泻等症状缓解,平均生存32.3d。4例失败。结论 TIPS是姑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初步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门静脉系统重要的肝脏相关血液成分分布,为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其影响打下基础。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例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 54.5岁。TIPS术时穿刺门静脉干或左右分支成功后,引入导管采集门静脉系统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右支、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及术前外周静脉等6部位血液,分别检测血浆氨、血小板和胰岛素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6部位静脉采血及检测。血浆氨浓度以肠系膜上静脉最高,脾静脉和术前外周静脉最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3部位(门静脉左右支及主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含量在6部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浓度以脾静脉最高,术前外周静脉最低,其余4部位(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右支及主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TIPS术中自门静脉系统不同部位采血用于肝脏相关血液成分检测安全可行,可作为有TIPS指征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基础研究方法。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左右支及主干内血浆氨、血小板和胰岛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门静脉高压症和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通过经皮肝穿门脉造影术(PTP)。将导管插入胃左静脉注射药物,测定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sphincter LES)的压力,其压力增加时可使食管下部的静脉血梗阻。LES 张力的增加在理论上可以阻止静脉血流向粘膜和牵制食管肌层的血流。不少学者提示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时用加压素治疗可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出血原因多为食管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出血迅猛、出血量大,短期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致患者死亡,必须立即进行有效的急救,输血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门静脉高压输血势必会加大门静脉压力。掌握不好甚至会诱发出血,在治疗中有矛盾的一面。我院地处高原地区,高原气候所致的特殊生理还影响着对出血量的判断。2001年9月-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104例,取得了良好的输血和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肝硬化后期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PV)增强检查。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门静脉CTPV,所有患者全有门静脉主干曲张外,以脐周静脉、腹膜后静脉、食管周围静脉曲张和奇静脉扩大为主,部分有门静脉-肝动脉瘘和门静脉栓子形成。结论:CTPV可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体静脉之间侧支循环血管曲张及早期诊断肝硬化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君  黄科峰  黎昌华  方晓熠   《放射学实践》2012,27(2):144-144
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压力升高称为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肝静脉型、肝窦型、门静脉型和动静脉型[1],其中动静脉型是指肝、脾、肠系膜上动脉与门静脉系统间发生分流,致压力较高的大量动脉血流入门静脉,形成门静脉高压.现将1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所致 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下置入内支架治疗癌栓性门静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过超声引导经皮肝穿途径向门脉内放置内支架治疗癌栓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的效果。方法 对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引起门脉高压症的病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结果 6例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癌栓引起门脉高压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肝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门静脉主干癌栓引起门脉高压症,采用超声引导下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方法简单,成功率高,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相融合重组后处理技术在显示门静脉高压程度及侧支血管开放情况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80例临床确诊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腹部增强扫描,均行门静脉期单期及多期相融合门静脉重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重组的图像进行评估,包括静脉血管显示清晰度、门静脉显示的级别及门静脉高压侧支血管开放的情况.结果 运用多期相融合重组技术显示门静脉1~4级血管的清晰度优于门静脉期单期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显示门静脉分支的级别方面,融合重组技术显示2~5级的血管优于单期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显示1级和6级血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融合重组技术有效显示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开放者54例,而门静脉期重组显示35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64层螺旋CT多期相融合重组后技术方式可更清晰地显示门静脉走行及侧支血管开放情况,更加准确地评估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门静脉成像评价门脉高压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螺旋CT门静脉成像(SCTP)显示门静脉高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51例患者分别进行了SCTP和常规门静脉造影,间隔时间0-3天。其中42例为肝癌患者伴或不伴门静脉高压,9例为单纯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分析SCTP图像上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开放性;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分布范围,结果与常规门静脉造影(直接和间接法)相对照,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 在51例患者共153支门静脉主干和左、右分支中,SCTP显示107支通畅中的104支,46支充盈缺损、闭塞中的44支,总符合率为96.7%(148/153)。除1例冠状静脉曲张及1例脐静脉开放未显示外,SCTP清楚显影其余侧支血管,总符合率为95.3%(41/43)。结论 SCTP与常规门静脉造影诊断符合率高,能准确显示门静脉开放性和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分布情况,基本能取代有创性的传统门静脉造影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