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黄软膏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炎是因浓度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静脉中或留置针在静脉内放置时间太长以及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密引起的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根据中华护理学会组织翻译的美国静脉输液协会TNS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标准[1]可分为4级:0级为无临床症状;1级为穿刺部位有红斑;2级为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3级为穿刺部位有红斑、疼痛,伴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长度〉2.5cm(1英寸),并有脓性渗出。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影响治疗,也给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2003-2005年,本院采用三黄软膏治疗静脉炎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使用中药封包联合红外线治疗运用甘露醇静脉滴注引起静脉炎的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有静脉输液病史;符合《基础护理学》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将静脉炎分级:1级(局部红肿、疼痛,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2级(局部红肿、疼痛,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3级(局部红肿、疼痛,静脉条索状改变,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所规定指标,将药物性静脉炎分为3度:Ⅰ度是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是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局部静脉条索状改变,  相似文献   

4.
探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做好健康教育、观察局部反应、置管期间护理、输液前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新中医》2014,(9)
目的:观察中医预防护理防止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79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组40例实施中医预防护理。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并评价患儿的疼痛情况和护理依从性。结果:静脉炎发生率中医组为2.50%,对照组为20.5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护理依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中医预防护理,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轻患儿的输液疼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江晓娟 《新中医》2016,48(8):262-2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在本院使用静脉留置针后出现静脉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冰敷及马铃薯片外敷。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疼痛和红肿的消除时间,以及统计治疗5天后患处静脉再次穿刺成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和红肿的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处静脉再次穿刺成功率为82.98%,高于对照组的63.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疗效显著,能快速消除患者局部红肿和疼痛症状,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7例适宜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并对留置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07例患者中,发生Ⅰ级静脉炎3例,针管堵塞4例,液体外滲1例,局部无异常者99例.结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7例适宜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的输液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并对留置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07例患者中,发生Ⅰ级静脉炎3例,针管堵塞4例,液体外渗1例,局部无异常者99例.结论: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潘洁 《新中医》2015,47(10):236-237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高营养输注的8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干预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用如意金黄散外敷于静脉穿刺向心端走向部位,并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保持药物湿润;对照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予50%硫酸镁浸湿纱布覆盖,外敷方法同干预组,2组均干预5天。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干预5天后,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较显著,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改善静脉炎所出现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朱红玲  蓝魏芳  郑聪霞 《新中医》2016,48(3):190-192
目的:观察50%硫酸镁联合生马铃薯薄片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14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予50%硫酸镁与新鲜生马铃薯薄片直接湿敷于静脉穿刺处,对照组予以单纯的50%硫酸镁直接湿敷。2组患儿均予以干预5天。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例数、级别及发生率,并比较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5天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滴注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硫酸镁联合生马铃薯薄片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肯定,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穿刺部位疼痛。  相似文献   

11.
包昀 《新中医》2021,53(7):184-186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疗效,并对局部红肿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将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50%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给予研究组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分别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有总有效率为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时间、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26%,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50%硫酸镁纱布湿敷相比,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可获得确切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减少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有效提升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2.
芦荟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花 《河南中医》2003,23(6):63-6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也可保护穿刺的静脉 ,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措施。但在使用的同时 ,套管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在 30 %左右[1] ,一般在置留 6~ 7d[2 ] 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 ,主要影响留置套管针输液留置时间的是并发静脉炎。为防止置管并发静脉炎的发生 ,自 2 0 0 0年始 ,采用芦荟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  相似文献   

1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置于小儿血管内可保留数天,减轻了患儿针刺时的疼痛,又便于随时用药,还可减轻护理工作量。经过几年来对套管针的应用,现总结体会如下。套管针的选择本院采用Intima-(Y型)留置针,在不影响病人治疗的情况下,尽量选择24#留置针(抢救情况例外),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的物理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的选择应选择比较粗直、血流较快的静脉,这样保留时间较长,一般选则以下静脉:1.颞浅静脉:较粗,血流较快。对出生10min~3岁小儿共50例进行保留时间对比,结果可保留7天者5例,可保留5天者25例,可保留4天者15例,可保留2天者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发挥静脉留置针使用优势和提高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探究信息。方法跟踪观察留置针使用的整个过程,记录穿刺部位、加固方法、局部观察、并发症等相关内容。结果观察60例患者142例次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常用部位为手背和前臂;渗出和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较细的导管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P〈0.05),输注甘露醇者易发生静脉炎(P〈0.05)。结论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输液速度快.既能保证患者补液需要,又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有部分患者在穿刺部位周围出现了静脉炎,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鉴此,笔者对二年来898例高龄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后穿刺部位进行临床观察,探索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具有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因引起一些并发症而引起争议,常见的静脉炎就是留置针使用期间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判定静脉炎的标准是:沿静脉走向出现多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相似文献   

17.
孙波波  施亚君  潘建丽  何旭君  杨洁 《新中医》2020,52(10):163-165
目的:观察生大黄、芒硝湿敷联合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患者甘露醇使用期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使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的300例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2组均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甘露醇静脉滴注后使用生大黄、芒硝湿敷。比较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和针口处疼痛、红肿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2.67%、3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2 d的比率为24.67%,低于对照组的39.33%(P0.05);观察组留置针时间5 d的比率为30.00%,高于对照组的18.67%(P0.05)。干预后,2组针口处疼痛评分、红肿直径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观察组针口处疼痛评分、红肿直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大黄、芒硝湿敷联合集束化护理能减少骨折患者甘露醇使用期间静脉炎发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减轻针口处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70例危重患者进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分析其效果。结果:70例危重患者,穿刺平均时间2min,6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4例二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套管滑出、仅1例局部红肿、2例针管堵塞;输液后收缩压上升到80mmHg平均时间11min,留置针留置时间6~18d,平均12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液体通畅良好、液体流速快、收缩压回升到80mmHg所需的平均时间短、导管不易脱出、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刘锦  孙亚利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63-16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要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案,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积极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0.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或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美国静脉输液学会颁布的指南中认为,可接受的外周静脉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一些调查甚至显示接收静脉注射的患者中有80%存在程度不同的静脉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