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2月的60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30例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10min、30min、停药后5min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脑氧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0min、30min、停药后5min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而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脑氧代谢指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此类患者的应用安全性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麻醉诱导方案相同,观察组使用异丙酚及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比较两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变化及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更平稳,在相同麻醉时间下,术后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可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发挥积极作用,更有效地控制惠者生命体征波动,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在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与应用瑞芬太尼的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全年收治的需要接受全麻的患者共计120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两组:(1)观察组60例,(2)对照组60例。给对照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实施麻醉,给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结果在还没有对患者实施麻醉的时候比较两组的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水平,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仍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麻醉前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麻醉前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定力回复时间、唤醒时间方面,对照组患者明显短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的过程中选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结果证明:舒芬太尼的安全性更高,但是瑞芬太尼在定力回复时间及唤醒时间方面效果更佳,可以说两者各有优缺点,因此在应用的时候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4.
冯冠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37-203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给予观察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拔管时患者的心率(HR)和收缩压(SBP)。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结果插管后、切皮时、拔管时,观察组SBP和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好,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S100B蛋白含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异氟醚组和非手术组各15例,瑞芬太尼组和异氟醚组患者术前30min肌肉肌内注射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异丙酚2.0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2mg/kg。瑞芬太尼组: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胺诱导后插管,以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异氟醚组: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胺诱导后插管,以异氟醚维持麻醉。非手术组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分别于麻醉前、手术结束以及术后4h、12h、1d、3d、5d抽取患者血样监测血清S100B蛋白含量,并记录患者伤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术前3组S100B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和术后瑞芬太尼组S100B蛋白含量均低于异氟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非手术组(P<0.05)。术后半年GOS评分,瑞芬太尼组预后良好13例,占86.7%;预后恶劣2例;异氟醚组预后良好10例,占66.7%,预后恶劣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重型颅脑患者麻醉,可明显降低患者围手术期S100B蛋白的水平,减少脑损伤,预后良好性高,为外科手术静脉麻醉中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以麻醉方式为背景,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急诊科收入治疗的8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行舒芬太尼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行瑞芬太尼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归纳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CM-RO2、CBF、ICP、心率、平均动脉压、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以及睁眼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临床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中效果优于瑞芬太尼,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颅脑功能稳定,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可作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在外科手术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应用于颅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且需行颅脑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术中维持芬太尼靶浓度为3μg/(kg·min)、丙泊酚靶浓度为3μg/(kg·min);观察组术中维持瑞芬太尼靶浓度为0.25μg/(kg·min)、丙泊酚靶浓度为3μg/(kg·min)。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麻醉维持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前后脑代谢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水平在气管插管前(T_1)时出现显著下降,而在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时显著升高,随后在T_2、手术开始后30 min(T_3)及拔管即刻(T_4)时趋于平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T_2、T_3、T_4时的MAP和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MAP和心率水平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两组CMRO_2水平在麻醉维持后10 min后均发生下降,对照组在停药后5 min上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jvO_2水平和Da-jvO_2水平在各时间段的波动幅度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手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缩短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可促进脑氧代谢稳定,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平衡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1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43例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43例,将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10min、20min、30min的脑氧代谢平衡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0min、20min、30min的脑氧代谢平衡及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麻醉后不同时段两组各指标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要好于芬太尼,其对患者的脑氧代谢平衡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安全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术中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麻醉苏醒相关时间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水平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且术后苏醒快,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脑氧代谢、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亚低温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类者的GOS评分结果及治疗前后的脑氧代谢、脑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不同分类者的GOS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脑血流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对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的改善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对入组的30例患者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在治疗前后的不同阶段对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尤其是5-HT及NE)降低,治疗2周后NE值明显回升(P〈0.05),治疗6周后5-HT及NE显著上升(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脑内5-HT及NE含量降低,随着药物治疗和症状的改善,患者脑内5-HT及NE含量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2.
13.
14.
Brain Gender     
Bodnar  Richard J. 《JAMA》2004,292(8):981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Brain drain     
  相似文献   

20.
Brain death     
E V Spudis 《JAMA》1978,239(19):1958-19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