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6 毫秒
1.
CT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普通CT、螺旋CT检查的表现以及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肠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均匀或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25例胃肠间质瘤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8例,肿块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17例肿块内有坏死,6例出现转移灶。结论CT增强扫描显著提高了胃肠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检查的影像特征以及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来源于小肠5例,小肠网膜3例,胃3例。9例恶性CT平扫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向胃肠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呈混杂密度影,肿块内可见坏死、液化及囊变。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中度不均匀性强化,肿块坏死、液化、囊变区未见强化。9例恶性肿块直径>5cm,本组病例中最大个直径约18.3cm。2例良性肿块直径均<3.2cm,均匀强化,边界清楚。结论:螺旋CT检查明显提高了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准确率,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明确肿瘤是否腹腔内组织器官或腹膜后转移及治疗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块直径4cm,类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强化均匀,CT值增加35Hu;恶性肿块直径5~12cm,7例呈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坏死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CT值增加45~80Hu。结论:螺旋CT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闫建平 《海南医学》2009,20(7):123-12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13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13例胃间质瘤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及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良性3例,肿块最大径都小于5cm,密度均匀,多呈均匀强化,潜在恶生(交界性)2例,介于两者间,密度呈均匀或不均匀。恶性8例(包括低度恶性3例,高度恶性5例),肿块最大径多大于5cm,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不同程度坏死,呈不均匀、不规则强化。结论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肿瘤定位、良恶性鉴别、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16排螺旋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后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16排螺旋CT表现。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19例,小肠5例,直肠2例,肠系膜1例;其中恶性17例,潜在恶性5例,良性5例。恶性呈类圆形或分叶状,直径〉5 cm,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潜在恶性瘤体较均匀;良性瘤体呈类圆形,直径〈5 cm,边界清,密度尚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结论 16排螺旋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双期增强的螺旋CT表现.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具有一定的CT特征:(1)双期增强后显示为具有粘膜下肿瘤的特点;(2)肿瘤血供丰富,易发生液化、坏死和囊变,因此肿瘤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3)CT有助于GIST良恶性判断:良性者,肿瘤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可见单个坏死灶.下列征象常提示恶性:肿块直径>5cm;肿瘤边缘有分叶;瘤体内有多个小片状坏死或大块坏死;肿瘤的溃疡大而深;肿瘤内可见点状、条状粗乱的肿瘤血管;瘤体内有散在分布的细小钙化点;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结论 SCT(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双期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良恶性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玉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66-166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2例临床表现及CT表现(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和生长方式、增强特点等)。结果:12例胃肠道间质瘤均为单发,7例恶性,5例为良性。发生于胃部的8例,小肠的2例,结肠的1例,小网膜的1例。肿瘤直径在2.8 cm~13.6 cm,平均直径为7.6 cm,8例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缘较清楚,2例有肝转移。结论:良性胃肠道间质瘤大多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瘤体较小、圆形、边缘较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瘤体较大、分叶、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后呈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等征象。  相似文献   

8.
刘长卿 《中外医疗》2012,31(12):174-175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肿瘤平扫呈等密度者3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12例.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者3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个小囊状坏死者7例;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周边强化者5例.15例GISTs中,良性4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2例,肿块直径>5cm,边界多不清楚,12例肿块内均有坏死,2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CT检查对于GISTs良恶性的判断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CT能够准确显示所有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并能判断肿瘤对周围组织结构有无侵犯、有无远处转移。27例GIST中发生于胃19例,十二指肠2例,空回肠6例。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2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均有所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低度恶性11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多均匀强化;中高度恶性16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多不清楚,15例肿块内有坏死、液化,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瘤内点状钙化1例,4例出现转移灶。结论CT检查对于GIST定位准确,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肿瘤恶性的判断提供依据,为GIST的治疗方案及手术后或化疗后患者的随访提供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GIST.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GIST肿块直径2-4.5cm,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强化均匀,CT值增加10~35Hu;恶性GIST肿块直径5-12cm,6例病灶呈类圆形,3例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中7例可见坏死区,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CT值增加45~80Hu。结论:螺旋CT是GIST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有分叶或坏死征象提示为恶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共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30例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16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5例,回肠4例;良性5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21例;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良性GIST密度均匀,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并可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结果 49例GIST中,发生于胃28,小肠16例,大肠4例,网膜1例。良性21例,恶性28例。肿瘤生长方式有外生性生长和内外混合性生长,类圆形或椭圆形40例,不规则分叶状9例。良性肿瘤以小于5cm为主(20/21),恶性肿瘤多超过或等于5cm(28/28)。良性肿瘤以均匀强化为主(17/21),恶性肿瘤以不均匀强化为主(22/28)。结论 CT对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定性诊断及病情判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病理结果,对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资料,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肿瘤均表现为单发肿块,其中良性者5例,潜在恶性者10例,恶性者17例。良性者肿块大多小于5cm,恶性者大多大于5Cm:增强后扫描良性者强化多较均匀,境界清晰,潜在恶性及恶性者多强化不均,边界不清,可有邻近脏器肿瘤侵犯。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18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3例,回肠3例,直肠3例。胃肠间质瘤向腔外型生长7例,腔内生长5例,腔内外生长18例。胃肠间质瘤CT平扫大部分显示密度不均,其可见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多为中等度强化,1例病灶有钙化,1例伴有肝转移。肿块最大径线3.0 cm~18.5 cm(平均10.2 cm)。结论胃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64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其定性定位诊断及良、恶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 GIST)定位和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3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间质瘤的患者的CT影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探讨病灶位置、大小及有无坏死等情况。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单发患者21例、多发9例;其中17例肿瘤部位在胃部、8例位于小肠、5例位于直肠。19例向腔内外同时生长、8例向腔外生长、3例向腔内生长。恶性GIST 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脏器侵犯。16层螺旋CT定性准确率为83.3%(25/30)、定位准确率90.0%(27/30)。结论:CT 增强扫描有利于GIST的定位诊断及对肿瘤良恶性质的判断,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是目前检查GIST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结果发病部位:食管1例,胃19例,十二指肠6例,空肠4例,回肠2例,结肠1例。恶性21例,良性12例。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最大径范围3-43cm,〈5cm者10例,≥5cm者23例,23例大于5cm肿瘤中19例为恶性间质瘤。21例恶性间质瘤中15例中心伴有坏死囊变;实性部分均表现为延迟强化。CT分型:粘膜下型15例,肌壁间型8例,浆膜下型10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肿瘤与胃肠道相连部位以外的管壁结构保持正常,部分伴有囊变坏死,增强后呈现逐渐强化。CT能较高的检出胃肠道间质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免疫组化证实的23例胃肠道间质瘤CT平扫和增强表现,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肿瘤多单发。2例发生在食道、9例发生在胃、1例位于十二指肠、3例位于小肠、1例位于结肠、7N位于胃肠道外。CT平扫表现为腔内、外或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6例为良性,瘤体直径〈3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CT值增加10-35HU;5例为低度恶性,瘤体直径2.5~6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多均匀、中等强化,增强后CT值增加25~55HU;12例为恶性,瘤体较大为4.5~20em,呈分叶状、内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密度明显不均匀,CT值增加45~80HU,可见转移灶。对CT征象(肿块位置、大小、形状、密度、强化程度)与病灶良、恶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x2值分别为8.74、17.66、22.77、18.5、26.45,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清楚地显示肿块数量、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显著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手术及治疗有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