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O)在犬烟雾吸入性损伤肺功能改善效果及验证其作用机制。作者把21只犬随机分为三组,烟雾吸入后,对照组单纯吸氧,治疗组吸氧+0.0045%(45ppm)NO,连续监测12小时血气变化;正常组不致伤,用于建立组织学对照。数据行多个样本均数间方差分析。结果,吸入NO组能明显改善肺氧合功能(P<0.05),对肺通气功能也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动脉血和肺组织环磷酸乌苷(cGNP)明显升高(P<0.01)。结论,吸入NO能明显改善肺功能,作为吸入性损伤的综合治疗,吸入NO可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及重要会议论文,对经肺吸入给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新型经肺吸入给药装置优缺点和使用方法等加以归纳和整理,阐明经肺吸入给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全身疾病的可行性与优越性。经肺吸入给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相关产品开发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3.
确普钠能直接松驰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能非竞争性拮抗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肺条收缩;对组胺诱发的豚鼠肺条收缩有解痉作用;气雾吸入或吞下给药对豚鼠药物性哮喘有保护作用;气雾吸入对猪蛔虫蛋白抗原诱发的犬过敏性哮喘具有保护作用。确普钠能提高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cAMP的含量,这可能是它平喘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炎性细胞及炎症介质IL-8、TNF-a含量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探讨其对COPD的防治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疗程为4周。观察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类、血清IL-8及TNF-a含量、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中药组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计数及血清炎性介质IL-8、TNF-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气管软骨损毁、支气管腔内炎性细胞渗出等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雾化能减轻支气管肺组织炎性细胞在肺内聚集,抑制炎性介质IL-8、TNF-a的产生,对COPD大鼠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早期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curosurf)对48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NRDS)的治疗作用。方法25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注入curosurf(200mg.kg-1.次-1)为治疗组;另外23例注入curosurf(100mg.kg-1.次-1)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吸入氧浓度变化、血气变化、氧疗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呼吸支持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吸入氧浓度和血气分析情况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两组比较,治疗4小时以后治疗组吸入氧浓度、血气分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肺部感染和慢性肺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呼吸支持时间、总氧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总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应用足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与小剂量比较,住院时间和氧疗时间短,肺部感染、慢性肺疾病发生率低,而不增加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番茄红素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lycopene)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吸入致大鼠ALI模型,测定ALI后6 h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肺湿干质量比(mW∶mD)、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观察6 h、7 d、14 d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研究番茄红素的肺保护作用;通过测定ALI大鼠血浆TNFα、NO、MDA含量及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和SOD活性以及骨形态生发蛋白4(BMP 4)mRNA的表达,探讨番茄红素的肺保护机制。结果番茄红素明显减轻酸吸入致ALI早期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炎性细胞浸润及后期肺纤维化,降低血浆TNFα、NO、MDA及肺组织HYP含量,增加SOD活性,抑制因ALI诱导而上调的BMP 4 mRNA的表达。结论番茄红素对酸吸入致AL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早期炎症因子及BMP 4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时不同氧疗途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电动雾化吸入同时给予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电动雾化吸入同时口含器旁加一氧气管吸氧,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吸入前,两组SaO2、HR无明显差异(P>0.05);吸入后10min、20min,两组SaO2、HR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动雾化吸入同时口含器旁加一氧气管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对心率影响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肺咳颗粒和吸入用布地奈德联用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仅采用吸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夏岩  杨岩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237-238
目的探讨通过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排痰效果的护理观察。方法 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35例)、B组(35例)。A组患者给予单纯雾化吸入,B组患者给予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护士每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痰液排出量、体温恢复情况、住院天数,以此作为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B组患者每日的排痰量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温恢复天数及住院天数较A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较好,缩短患者病程,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叶油的扩张气道平滑肌、镇咳、祛痰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哮喘发作潜伏期、肺机械功能及离体气管平滑肌松弛试验,观察艾叶油的支气管扩张作用;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和小鼠气道酚红排泄法观察艾叶油的镇咳祛痰作用.结果:艾叶油ig或气雾吸入对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并呈剂量依赖保护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引起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气道流速改变;松弛静息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呈剂量依赖抑制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和促进小鼠气道酚红排泄.结论:综上结果表明艾叶油具有支气管扩张、镇咳和祛痰作用,是一个从中药中提取的安全有效的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气管炎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例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全部病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30ml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3.53。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简单安全可靠,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新中  陈行敏 《中国药业》2001,10(11):72-73
人体内含有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它具有维持呼吸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如果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疾病,就会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需要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现已开发成为一种药物。本叙述其分类与品种、 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9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具有较为明显治疗效果,不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陆亚媛  赵娣  李宁  卢山  陈西敬 《药学研究》2018,37(8):469-472,481
近年来,肺吸入制剂因为直接将药物递送至患病部位、无首过效应、患者依从性大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但肺吸入制剂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药物消除迅速、给药次数频繁、存在临床用药安全性隐患。本文将从肺部主要的消除机制入手,对目前缓释肺吸入制剂进行综述,为今后肺吸入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20):2865-2867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AECOPD合并ABPA患者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临床药师建议调整初始治疗方案中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顺序;治疗过程中停用头孢曲松,调整为静脉滴注伏立康唑;之后适时调整伏立康唑为口服剂型,并对整个治疗过程进行监测,密切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及时调整雾化剂吸入顺序和伏立康唑的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药物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drenergic receptor,α2-AR)激动剂,具有中枢性抗交感作用,能产生近似自然睡眠的镇静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镇痛、利尿和抗焦虑作用,对呼吸无抑制,在临床麻醉镇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发现其对人体脑部、心肌组织、肾脏、肝脏以及肺脏等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现对其在肺保护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1例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77)和对照组(n=7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7%,显效率为9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8%,显效率为71.6%,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结合常规础治疗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汽化吸入(VPFCI)对肺冲击伤犬肺组织的miRNA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1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2组:单纯肺冲击伤组(B组):给予小型冲击波发生器制作肺冲击伤模型。肺冲击伤全氟化碳汽化吸入通气组(BMP组):给予小型冲击波发生器制作肺冲击伤模型后,常规机械通气基础上予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实验结束后留取肺脏组织,应用miRNA芯片筛选全氟化碳汽化吸入作用肺冲击伤犬肺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及其靶基因。结果 miRNA芯片筛选全氟化碳作用于肺冲击伤犬肺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 23条及其靶基因449个。结论全氟化碳汽化吸入可能通过影响肺冲击伤犬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对长时间低温保存的供体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肺移植离体肺灌注试验模型,SD大鼠24只,按照有无CO吸入分为空白对照组、CO吸入组,每组均取6对分别作为肺移植的供体鼠和受体鼠。空白对照组大鼠供肺移植全程吸入100%氧气直至再灌注后1h;一氧化碳组移植全程吸入500ppm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并且供体肺在冷保存的12h期间肺内仍充盈着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余同对照组。于供体肺循环灌注1、20、40、60min测定供肺静脉流出血氧分压、平均肺动脉压、气道峰压:灌注结束后切取供体肺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比较肺组织细胞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比较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实验选取大鼠24只,作为受体的12只(每组6只)进入结果分析。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一氧化碳组供体肺的PaO2在再灌注20分钟之后明显高于对照组;mPAP、PawP分别在再灌注20分钟和40分钟之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一氧化碳组供体肺再灌注后湿干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8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③CO组肺组织细胞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吸入低剂量CO可以减轻供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供体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雾化吸入氨溴索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9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基础上应用雾化吸入氨溴索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雾化吸入氨溴索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