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詹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590-591
目的分析导致院内门诊药房管理过程中调剂差错发生的因素,探讨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在近期内发生的87例调剂差错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导致调剂差错的因素,并针对调剂差错因素探讨有效的的改进措施。结果本次临床分析研究显示,导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主要因素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药物数量差错、药物种类差错以及药物用法差错等四种。结论针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因素,进行有效的改进措施,可以显著的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事件的出现,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找出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以提高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1年药房调剂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总结,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对差错的分析,提出了合理措施,使调剂差错得到控制,保证了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结论对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问题,应当长期进行监督管理,药剂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重视,严格规范调剂规程,最大限度控制预防差错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分析和控制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方法使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从机器、材料、人、方法、环境分别对78例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事故进行因果分析。结果影响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事故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占82.1%。围绕"人"这一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可减少药房调剂差错。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由原来的每年平均20例降低到2013年全年仅发生2例。结论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可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的原因,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1077例内部差错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主要有三大类型:数量差错557例,占51.7%,品种差错363例,占33.7%,用法差错157例,占14.6%。结论通过对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的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和规范调剂流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提高药师专业技能,减少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5.
张琳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260-261
通过对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类型和特点的分析,总结出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调剂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药房调剂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濮阳市中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制订降低调剂差错的对策,为今后调剂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对濮阳市中医院2013年1月份~6月份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濮阳市中医院门诊药房积累了丰富的调剂经验,但也有不足之处.结论 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十分重要,濮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调剂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方法查找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常见差错,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主要包括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药品名称相似和外包装相似;缺乏交代或交代不清楚。结论针对差错,加强调剂人员责任心和制度管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调剂差错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两种调剂模式下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国兵  陈启明 《医药导报》2006,25(9):0972-0972
门诊药房工作繁忙紧张,调剂时容易产生各种差错。分析新、旧两种调剂模式下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情况,讨论药房强化内部管理、改善工作环境等防范差错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方法 发挥QC小组作用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结果 成立QC小组后,处方调剂差错次数明显降低,下降比例达69.6%以上;药师在团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 发挥QC小组作用降低了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次数,促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提高了门诊药学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使患者合理,有效,安全用药。方法对本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结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现状并分析产生原因。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3月至2010年9月出现的调剂差错6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对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有工作人员身心状态的影响;药品种类多且名称相似易混淆;相关知识缺乏,特别是临床基础知识缺乏;调配程序不明。结论针对差错,加强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12.
吴玉玲  李聪  李春花 《今日药学》2011,21(4):246-247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处方差错的原因,提出减少差错的相应措施,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方法 对本院2010-09门诊处方调剂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药房调剂的差错主要集中在单品种数量和相似药名的品种上.结论 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和责任心以降低发药差错,提高调剂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根因,探究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防范对策,以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质量,降低处方调剂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2019—202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医院门诊药房调剂的处方698 990张,对导致处方调剂差错的因素和原因进行根因探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调剂差错发生率,持续改进。结果 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药品数量有误、药品名称相近、药品包装相近、药品剂型差错、一品双规等。2019年、2020年、2021年门诊药房处方数分别为268 744张、217 064张、215 182张,各年份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208‰、0.240‰、0.169‰,因2020年开始本院实行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职工轮转,差错处方调剂发生率较2019年高,通过根因探究及持续改进后2021年差错率明显下降。结论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根因涉及药品、环境、人员等,针对差错的根因,应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岗前培训,加强药品货位维护,提高药师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门诊药房98例处方调剂差错记录,提出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剂错误出现主要原因为医师处方开具错误或书写不规范;门诊药师责任心不强;门诊药师因药品品名,外包装相似等原因配错药物;门诊药师未严格按照处方核对程序完成调剂;门诊药师缺乏临床专业知识;门诊药师配发药品时交代不清;门诊药房药品摆放不规范或药品质量问题;门诊药房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等。结论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出现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通过增强医生及门诊药师责任心,提高门诊药师专业素质,严格处方调剂流程及差错登记制度,规范药房药品摆放,同时改善调剂环境,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出现,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处方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医院门诊药房2011-2014年查出的调剂差错处方共136张,对所有处方的调剂差错种类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发生的调剂出错处方136张,差错率逐年递减,门诊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有药师、医师、收费、患者等5个方面原因。结论针对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医师及药师的责任心,减少差错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药品调剂与药品管理工作的经验,以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对门诊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及药品管理工作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提出防范对策。结果药品调剂工作易出差错,应提高药师专业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改善工作质量。结论应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工作,避免调剂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门诊药房常见药品差错及防范措施,以防范门诊药房药品差错,杜绝医疗事故发生。方法从药品、药师等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常见药品差错,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门诊药房药品调剂的差错次数减少。结论改善药品调剂流程、严格规章制度及良好的人员素质是确保药品安全、减少药品差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6,(5):999-1002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为探讨减少差错的对策,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门诊药房调剂的处方,分析与比较2014年和2015年的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率。结果:2014年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处方差错的发生率为0.014‰,其中外观相似占40.00%,药名相似占16.00%,发错患者占16.00%,品种差错占12.00%,数量差错占8.00%,标签差错占4.00%,品规差错占4.00%;2015年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处方差错的发生率为0.010‰,其中数量差错占26.32%,品种差错占21.05%,药名相似占15.79%,品规差错占15.79%,发错患者占10.53%,外观相似占5.26%,标签差错占5.26%;2015年与2014年门诊药房的调剂处方差错原因比例相比较,外观相似大幅下降,发错患者和药名相似等外部因素均有降低,数量差错、标签差错、品种差错和品规差错等均有升高。结论:医院门诊药房的调剂处方差错是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所致,故应采取措施从人员、环境、流程、设备软件和制度上加以改进,从而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处方的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研分析法,分析样本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某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处方24548张,对出现调剂差错的进行统计,并分析调剂差错的原因、讨论预防方法。结果:出现调剂差错的处方158张,占比6.4‰,出现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有:主治医生因素、药师因素、药房环境因素、其他影响因素等。结论:门诊药房是医院的基础组成单位,药房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医院的形象,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规范处方调配,提升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与责任心,改善工作环境,预防药房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品管圈的管理理论、方法、技能等运用于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质量管理中,逐个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调剂差错率。结果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从2012年8月的0.518%下降至2012年11月的0.09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能有助于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