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肾复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之一(量效关系).方法:取体重270±20g的SD大鼠,雌雄各半,每组10只,同等条件下制备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分别观察不同灌胃剂量和血清添加量的含药血清对骨吸收陷窝数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灌胃剂量和含药血清添加量的提高,其骨吸收陷窝数明显减少.结论:补肾复方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补肾复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大鼠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之一为等效剂量连续2次(间隔2h)灌胃、末次灌胃后1h采血,其血清添加浓度为30%.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影响,并探讨用于海马神经细胞药效观察的中药含药血清制备条件。方法:12月龄雌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每日灌胃2次,中药组分别连续灌胃持续3d、5d和10d,分别在末次灌胃后1h和2h采血,分离血清,用含中药复方的血清培养sD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连续灌胃10d,末次灌胃后1h采血组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其它组;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以稀释比为10%的血清浓度最佳。结论: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海马神经元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药复方用于海马神经元药效观察的大鼠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以人等效剂量的1.5倍连续10d灌胃,末次灌胃后1h采血,血清添加浓度以10%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过补肾方治疗的切卵模型大鼠血清对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其中30只切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症模型,10只仅切除少量脂肪而不损及卵巢,3个月成模后开始治疗,随机分为补肾方、倍美力和正常饮食对照组3组,每组10只。治疗3个月分离血清,用于细胞培养实验。自1d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接种于象牙薄片底物上,以骨吸收陷窝数量变化为指标,观察各组血清的作用效果。结果:与假切卵组比较,切卵组陷窝数量增加了74.1%,而补肾方和倍美力组的陷窝数量分别下降了65.7%和59.3%,与假切卵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补肾方具有明显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喂饲补肾中药大鼠血清在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培养体系中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的胎鼠颅骨与四肢骨分别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利用共育系使二者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施加高、中、低剂量的饲补肾中药大鼠血清,并与对照组及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进行比较,酶动力学法测定培养上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活性,利用甲苯胺蓝对骨吸收陷窝染色并在Leica Quantimet 500图像分析仪下测定骨吸收陷窝的面积和数目。结果共育系中对TRACP活力的抑制及骨陷窝面积与数目的减少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1),单独培养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P<0.01)。结论饲补肾中药大鼠血清可以抑制共育系中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根汤含药大鼠血清在体外实验中对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共同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将骨髓巨噬细胞同骨水泥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按照1:3的比例分别加入至24孔板及装有骨片的96孔板中。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后,同等条件下提取空白血清、西药(伊班膦酸钠)血清及高、中、低浓度中药(三根汤)血清并分别加入至相应组的培养液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进行破骨细胞分化鉴定并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骨片上骨吸收陷窝的面积。结果:加入含药血清组破骨细胞数量低于空白组(P〈0.05),西药组与三根汤高剂量组破骨细胞数量低于三根汤中、低剂量组(P〈0.05),且西药组与中药高剂量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陷窝实验显示空白组骨吸收陷窝面积大于其他组(P〈0.05),西药组与三根汤高剂量组陷窝吸收面积小于三根汤中、低剂量组(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根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的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1刺激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的刺激作用及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将新生大鼠破骨细胞单独以及和成骨细胞联合接种于预置象牙片的培养板中。24h后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β。继续培养48h,然后取出象牙片,超声处理后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骨吸收陷窝的数目并计算其部面积。结果:IL-1β能够明显增加坡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联合培养组象牙片上吸收陷窝的数目和面前,且刺激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对单独培养的破骨细胞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IL-1β的刺激骨吸收作用由成骨细胞所介导,而非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影响.方法分离破骨细胞,与牛骨磨片共培养,分别加入10-8、10-7、10-6 mol/L的葛根素,以17β-雌二醇10-8 mol/L为阳性对照药,利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破骨细胞吸收牛骨磨片的情况.于培养3、5、7 d计数各组骨吸收陷窝数目的变化,并进行显微摄片和图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葛根素10-8、10-7、10-6 mol/L及17β-雌二醇10-8 mol/L能使体外培养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数目和吸收陷窝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结论葛根素在体外能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国产因卡磷酸钠(ICD)对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方法 采用破骨细胞与骨片的体外共培养法和显微摄片、显微光密度仪扫描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ICD(0.5,5与50μmol/L)使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数目呈剂量依赖性减少,中等浓度(5μmol/L)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阳性对照药帕屈磷酸钠(APD),两药均可使吸收陷窝表面积明显降低,而且ICD作用更明显。结论 ICD具有较强的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对骨质疏松症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定量检测体外培养破骨细胞(OC)骨吸收功能。方法应用改良Fenton等的方法,由1d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OC并接种于牛皮质骨骨片上连续培养,超声去除细胞后,骨片经1%甲苯胺蓝染色3~4min,光镜下对整片吸收陷窝观察并计数。根据骨片上陷窝的数目定量OC的骨吸收功能。结果骨片吸收陷窝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下可清晰识别,并为扫描电镜(SEM)所证实。甲苯胺蓝染色—光镜观察技术对骨片吸收陷窝计数结果同SEM计数结果基本一致(r=0.9967,P<0.05)。结论骨片吸收陷窝光镜计量法评价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病理生理和开发新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组织块法与传统破骨细胞培养方法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组织块法与传统破骨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破骨细胞培养,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超声去除骨片上细胞后,骨片经1%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骨片上吸收陷窝。根据骨片上陷窝数目、面积以及深度定量比较两组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结果:吸收陷窝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下可清晰识别,组织块法在骨片上的吸收陷窝数目比传统法明显少,而且骨片上陷窝面积及深度也比传统法小而浅(P〈0.05)。结论:组织块法培养的破骨细胞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功能上均没有传统法培养的好。数量大的成骨细胞对共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起到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