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花都区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献血者的检测,了解RhD阴性血型不同的表现型分布,为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系统各表型献血者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区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56369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全自动梯形微孔板法进行RhD初筛,初筛阴性者再进行RhD阴性确认和表型检测,并建立Rh血型系统阴性表型数据库。结果 RhD阴性无偿献血者162名(其中弱D15名),所占比例为2.9‰。RhD阴性献血者各表型中ccdee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Ccdee和ccdEe。结论掌握花都区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建立RhD阴性血型表型数据库,对保证合理计划用血,确保稀有血型患者临床用血安全及紧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保定市RhD阴性患者用血情况,找出存在不足。方法将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保定市中心血站向各临床医院发放的RhD阴性血液产品,按全血、冰冻血浆(包括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解冻RhD阴性红细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分输血率5年平均为68.2%,成分输血率低,应用于临床RhD阴性成分血品种少。结论对稀有血型人群血液供应工作足够重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是保障RhD阴性稀有血型人群血液供应的关键;掌握所辖区域RhD阴性人群情况,并保持联系和良好的关系是做好血液供应的基础;成分输血率低,应积极推广成分输血,提供多种RhD阴性成分血品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微板法检测Rh血型,建立稀有血型信息库,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方法对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86025份,应用微板法筛查出Rh阴性标本,进一步进行确认实验,排除Du型,对确认为Rh阴性的276名合格献血者的详细资料进行登记建档,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信息库。结果建立Rh阴性献血者信息库,极大地提高了稀有血型临床用血的保障能力。结论微板法适用于血站系统对Rh阴性献血员的大批量筛选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稀有血型信息库,做到动态管理,及时调用,对于保障每一位稀有血型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清华  蔡于旭  符虹  钟翔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90-2091
经过十来年的努力,海南建立统一采集、集中检测、统一供应的“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采供血体系。同时,为保证RhD阴性稀有血型输血安全,建立RhD阴性稀有血型献血资料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2001年至2006年海南地区无偿献血RhD阴性血型人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作民族、职业、性别、年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ABO血型检测是献血者血液检测的第一关,它关系到用血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发生错误其后果是不可设想的.血站工作人员在流动采血车上对无偿献血者血液做血型初筛,采集血液后送血站实验室做正反定型检测,如有不符送血型室做再次确认.笔者调查了焦作市2010年度初筛30692名献血者的血型报告,发现18例初筛结果 错误,10例正反定型血型不符,经实验室和血型室确认后得以纠正.现对这28例血型不符结果 进行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德州市人群ABO、RhD(-)血型分布特点,保证临床合理计划供血,为献血者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型120孔微量板法,对献血者进行ABO(包括B亚型)及RhD(-)血型检测,结果可疑者用试管法进行抗球蛋白试验确认。对105179例无偿献血人群进行ABO血型及RhD(-)血型鉴定。结果 ABO血型分布特征:B(33.63%)、O(29.95%)、A(26.04%)、AB(10.38%)检出稀有B亚型15例,RhD(-)阴性284例,阴性率0.27%,RhD(-)阴性表现分布特征:ccdee(50.70%)、CCdee(8.81%)、Ccdee(26.41%)ccdEE(2.11%)、ccdEe(6.69%)、CcdEe(5.28%)。结论德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ABO、RhD(-)血型分布特点,基本符合报道,对建立稀有血型档案、保证临床合理计划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RhD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中仅次于ABO血型的重要系统。Rh血型不合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由于种族和地区的差异,RhD血型在分布上具有很大差异。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仅占0.2%~0.5%,常规备血相当困难。为保障临床RhD阴性血源的充足供应,本站建立起一支能临时自愿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8.
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第二大红细胞血型系统。对于一个地区血站来说,能有一个稳定的RH阴性献血队伍,及时提供临床所需的RH阴性血液尤为重要。自从2001年7月份开始,大庆市血站对所有公民义务献血者进行RhD抗原筛查,现将RhD抗原筛查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赣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不同ABO血型、性别Rh血型分型的分布规律,比较产生各种抗体的概率.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赣州市中心血站献血者中随机抽取RhD阳性献血者4133名,以及期间第一次确认为RhD阴性献血者867名献血者,通过唐山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对献血者进行检索,利用检验科献血者血型管EDTA-K2抗凝全血.结果 5000名无偿献血者做Rh血型表型鉴定,其中RhD(-)867人,RhD(+)4133人,献血者中献血过3次血的献血者RhD阳性占32.59%,RhD阴性占23.07%,RhD阴性献血者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均未检出.RhD阳性献血者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男性献血者(64.32%),女性(35.68%).结论 掌握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不同ABO血型、性别Rh血型分型的分布规律,为血站献血者的招幕、合理储存血液以及建立Rh血型分型库提供依据,降低临床免疫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得到安全、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赣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不同ABO血型、性别Rh血型分型的分布规律,比较产生各种抗体的概率.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在赣州市中心血站献血者中随机抽取RhD阳性献血者4133名,以及期间第一次确认为RhD阴性献血者867名献血者,通过唐山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对献血者进行检索,利用检验科献血者血型管EDTA-K2抗凝全血.结果 5000名无偿献血者做Rh血型表型鉴定,其中RhD(-)867人,RhD(+)4133人,献血者中献血过3次血的献血者RhD阳性占32.59%,RhD阴性占23.07%,RhD阴性献血者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均未检出.RhD阳性献血者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男性献血者(64.32%),女性(35.68%).结论 掌握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不同ABO血型、性别Rh血型分型的分布规律,为血站献血者的招幕、合理储存血液以及建立Rh血型分型库提供依据,降低临床免疫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得到安全、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山市RhD阴性血型血清学和基因分型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2月中山市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微柱凝胶血型卡进行RhD抗原筛查24286人次,阴性者以抗人球蛋白卡(IAT)对初筛者进行确认,同时采用RhCcEc分型血清进行RhD阴性表型分型,采用PCR-SSR法进行RhD阴性基因分型.结果:①24286例筛查中RhD阴性者102例,占总数的0.42%,其中A型24.51%,B型30.39%,O型39.22%,AB型5.88%.②经确认,102例RhD阴性者中95例为阴性,7例为IAT阳性.③RhD阴性者血清学表型主要为ccee(46.08%)和Ccee(36.27%).④RhD阴性基因分型主要为RHD全缺失型(56.86%)和DEL RhD1277A型(31.37%).结论:对中山市RhD阴性血型进行血清学和基因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为本地RhD血型定型,促进中山市RhD阴性资料库的建立,为提高RhD阴性患者临床用血安全,预防自身溶血病及RhD新生儿溶血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ABO血型和Rh血型是人类已知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为复杂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本市无偿献血者ABO、RhD血型分布情况,完善血型资料库,保证临床用血及时供应,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对本市2003-2008年109066例无偿献血者进行了ABO、RhD血型分布调查,并对...  相似文献   

13.
<正>Rh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RhD阴性者在我国汉族人群中所占比例仅为0.2%0.5%,属稀有血型[1],因此常出现血源紧张、临床供应短缺的问题。国内外普遍采用了甘油作为保护剂对红细胞进行超低温冰冻保存[2],此技术对RhD阴性血源的供应紧张的情况有了部分缓解。但是由于甘油具有保水作用,进入人体会导致机体血容量增加,引起患者不适,在患者有妊娠、高血压等自身血容量比较高的情况下,不良症状会加重,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
程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144-145
目的探讨RhD阴性患者成分输血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RhD阴性患者60例,对其临床成分输血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未输异体血患者23例,占38.3%,共回输25300mL自体血,其他37例患者给予RhD阴性红细胞125U输注,其中冰冻去甘油红细胞56U,悬浮红细胞69U;RhD阴性采血小板4U,RhD阴性新鲜冰冻血浆19300mL。A组术前申请RhD阴性去甘油冰冻红细胞4U,B组和C组未输异体血23例。除C组有术中失血量较大的患者,输注1600mL RhD阴性新鲜冰冻血浆后,又给予去甘油红细胞6U供术中输用,输异体血的患者均未超过所申请的输血量,保证了手术和治疗的完成。结论临床医师应站在降低患者输血感染、节约RhD阴性血液的角度,对RhD进行节约。同时,医疗科技的进步使新型的快速冰冻红细胞洗涤机在临床上研发应用,为稀有血型的保存提供了前提条件,旨在达到安全输血、使稀有血型血液长期保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RhD (-)血液属于非常稀有的血型,我国汉族人群占0.2%~0.5%。为保证RhD(-)患者的输血,我中心常规筛查所有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确定为RhD (-)的血液,在成品库保存6 d,如果6 d内未被患者输注,制备成RhD(-)冰冻红细胞,在-80℃的容器内贮存,以备RhD (-)患者紧急情况下输注。但是时常会发生血液被转化为冰冻红细胞后不久临床又要输注的情况,这时需要将冰冻红细胞进行解冻。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不规则抗体筛选是临床各大医院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常见的检测手段,也是各级血站对稀有血型血液检测除经血传播疾病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工作。正确地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不仅利于及早发现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避开相应抗原,节省临床交叉配血的时间,而且对于无偿献血者而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优化稀有血型者队伍。本文就贵阳市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无偿献血人群中稀有血型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安徽省淮南市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方法 用血型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选择淮南市的无偿献血者24 035名,进行ABO、Rh血型系统的表现型及基因频率分布调查分析.结果 淮南市人群ABO血型基因频率为r>P>q,表现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D(-)频率为0.36%,与全国汉族人群RhD(-)频率0.2%~0.5%相吻合.结论 ABO、Rh血型为两个独立的血型系统,掌握其在淮南市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对临床科学用血及RhD(-)稀有血型档案库的建立,缓解医院输血缺乏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水平,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Rh阴性血型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在汉族人群中RhD阴性血型约占0.2%~0.5%[1].由于在汉族人群中分布频率较低,往往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笔者对遵义市2001~2006年红细胞类血液临床用血总量、RhD阴性血液使用情况、血型和职业分布、建档者献血次数以及对RhD阴性建档献血者的管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Rh是一种少见或罕见的血型,以Rh阴性血最为常见。其中AB型Rh阴性血更加罕见,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种类,所以又被称为"熊猫血"。据统计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约占99.7%,Rh阴性血约占0.3%。而如今稀有血型血液的临床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供血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保障临床和急救情况下用血的安全与充足,需要加强稀有血型献血者应急队伍建设和管理[1]。如何做好固定Rh阴性献血者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Rh阴性无偿献血者ABO血型及RhCcEe表型分布。方法检测献血者标本65276例,采用微板法进行RhD初筛,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进行RhD阴性确认。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和RhC、c、E、e抗原。结果检出RhD确认阴性190例(0.29%),其ABO血型分布为A(26.8%)、B(33.2%)、O(28.9%)、AB(11.1%),RhCcEe表型包括ccdee(53.7%)、Ccdee(29.5%)、ccdEe(8.4%)、CCdee(6.3%)、CcdEe(2.1%)。结论 Rh阴性献血者表型调查研究有利于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