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蜀 《药物与人》2014,(9):174-17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因“重型颅脑损伤昏迷”而治疗的96侧患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A组50例子“高压氧+基础治疗”,B组46例予“基础治疗”。观察患者每天的临床表现,通过GCS(格拉斯昏迷指数)评分标准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0%,B组总有效率为43.0%;两组总有效率间的差异(P〈0.05)。A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B组;A组清醒时间明显快于B组;A、B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和清醒时间间的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能促进患者早日清醒,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眼表面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5例眼表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5例。 A组给予复方硫酸软膏素滴眼液治疗,B组给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C组给予贝复舒滴眼液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治疗,连续治疗两周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痊愈率为45.16%,总有效率为80.00%;B组患者痊愈率为61.54%,总有效率为89.23%;C组患者痊愈率为73.84%,总有效率为98.46%。3组患者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者化学伤及眼外伤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贝复舒滴眼液与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联合用药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将178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A组(92例)和B组(86例),予相同初始治疗后进入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方法:A组:氟康唑150mg,每周顿服1次,×2个月,之后每半个月顿服1次,×2个月,之后每个月顿服1次,×2个月,共6个月。B组:氟康唑150mg,每月月经第1日顿服1次,共6个月。两组分别于维持治疗后1、3、6、9个月的月经前作疗效评判,并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结果两组维持治疗后1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8.9%、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3、6、9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7.8%、95.7%、94.6%和88.4%、81.4%、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优于B组。两组1、3、6、9个月的痊愈率比较,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逐渐减量口服维持治疗效果优于每月1次口服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部分新兵基础训练期间应力性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过劳性损伤中发生率最高的应力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应力性骨折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998年度陆、海、空三军同期入伍参训的新兵376人,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新兵应力性骨折发生率为12.45%,占过劳性损伤的71.5%。应力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为吸烟和入伍后跟不上行军速度,OR值分别为1.67和1.70;保护因素为入伍前体育竞赛史、体育锻炼史和长  相似文献   

5.
孙丽娜 《药物与人》2014,(2S):26-26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福辛普利及艄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于药店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59例,随机分为A(氨氯地平)、B(福辛普利)、C(硝苯地平控释片)3组,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25%、81.13%及83.03%,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21.88、137.01、185.48,A、C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分别为-3440.43、2254.74。结果:3种抗高血压药物中福辛普利为最佳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退行性心脏辩膜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蛆,常规治疗(B)蛆(46例)培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醇抑制剂和p受体阻滞弈《等常规治疗;芪参益气(A)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拳益气滴丸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每倒均检测hs—CRP水平及脑钠肽(BNP)水平,井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心功能及其相关指标,作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结果:A纽总有效率为97.5%(38/40);B组为77.5%(31/40),2组比较,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E/A、Ea/Aa、E/Ea)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与B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前,A组、B组2组血清hs—CRP水平及血浆BNP水平均增高,但组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组hs—CRP厦BNP水平明显下降(均P〈0.01);B组治疗前后比较,hs—CRP厦BNP水平亦下降(均P%0.01)。两组间比较,A组hs—CRP及BNP下降幅度明显均优于B组(均P〈0.011)。治疗期间,未见芪参益气滴丸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有降低血清hs--CRP水平、增加LVEF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是辅助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左心功能不奎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黄散外敷配合弹力绷带外翻位加压包扎踝关节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136例患者中,全部为距腓前韧带Ⅱ度损伤,观察组102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通过四黄散外敷配合弹力绷带外翻位加压包扎踝关节治疗护理。对照组四黄散外敷方法同上,按传统方法用足外翻15^位以“U”型石膏固定踝关节2—3周,比较两者间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90例,好转9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97%(99/102)、对照组88%(30/34)。结论弹力绷带较石膏固定有明显的优势及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钟恩春 《现代保健》2014,(17):59-61
目的:探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采用单钢板螺钉进行固定,B组采用“Y”形钢板进行固定,C组采用双钢板进行固定,比较三组内固定成功率、肘关节功能和临床并发症等。结果: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显示B组和C组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B、C两组的内固定成功率远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深部感染和局部皮肤坏死等恶性并发症。结论:临床上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建议首先考虑采用双钢板治疗或“Y”形钢板内固定法,能促进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全麻下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与局麻下等离子刀打孔消融+切割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疗效。方法:将55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B组30例,A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B组采用局麻下等离子刀打孔消融+切割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A、B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8%和83.3%,P〉0.05,术后12个月A组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84%和56.6%,P〈0.01。结论:全麻下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较局麻下单纯等离子刀打孔消融+切割术远期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微创、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密集式缝合固定法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伤口包扎舒适度的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治疗96例双侧腋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密集缝合组(A组)和“8”字绷带加压组(B组),每组48例,均采用清除汗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A组按原位密集式缝合法固定分离后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B组按常规加压包扎固定分离后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术后观察皮下血肿、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了解包扎的舒适度.术后6个月观察术区瘢痕、异味及腋毛生长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A组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发生率1.04%(1/96)比19.79% (1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包扎舒适度满意率93.75%(45/48),B组舒适度差,满意率仅10.42% (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腋臭异味疗效显著,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 (9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区瘢痕发生率较B组明显少[3.12%(3/96)比21.88%(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区腋毛及出汗均显著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位密集式缝合固定法应用于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治疗腋臭,对腋窝游离后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固定可靠,皮瓣愈合率高,瘢痕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包扎简单、舒适,生活自如,总体优于“8”字绷带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海军基层部队官兵训练伤发生情况,为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军某士官学校全部学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学员在基层部队服役期间明确已发生的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结果采用SPSS 18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8份,有效率为89.6%。调查对象均为士官,平均军龄3.8年。训练伤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软组织损伤、骨损伤及海洋有毒生物伤,发生率分别为93.75%、72.99%、25.67%。在开放性软组织伤中擦伤最为常见,占52.83%;在闭合性软组织伤中慢性腰肌劳损最为常见,占38.4%;在骨关节损伤中关节扭伤、关节脱位和上肢骨折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2.92%、23.81%和13.27%;在海洋生物伤中水母蜇伤最为常见,占30.16%。结论海军基层部队官兵常见的军事训练伤为皮肤软组织擦伤、慢性腰肌劳损、关节扭伤和关节脱位,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加强防护;同时要特别注意海洋有毒生物伤的防治,做好相关急救药物的储备及官兵自救、互救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艾滋病知识培训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接受培训的57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其对艾滋病的态度。结果经过培训,医务人员的平均测试成绩比培训前提高47.6%,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正确回答率提高幅度,最大为172%,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观点的正确应答率也显著提高。结论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强化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树立正确的艾滋病防治观,建议合理设置课程和采用以传播知识和改变态度为主旨的新型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新伤膏治疗急性软组织伤的效果及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新伤膏对各种全身软组织伤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新伤膏治疗后,痊愈136例,占61.8%;显效46例,占20.9%,有效32例,占14.5%;总有效率达97.3%。6例无效,占2.7%。结论 新伤膏治疗全身软组织伤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伤膏治疗急性软组织伤的效果及临床作用。方法采用新伤膏对各种全身软组织伤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新伤膏治疗后,痊愈136例,占61.8%;显效46例,占20.9%,有效32例,占14.5%;总有效率达97.3%。6例无效,占2.7%。结论新伤膏治疗全身软组织伤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检出了解,了解儿童IDA红细胞铁蛋白(EF)及血清蛋白(SF)改变的相关性及其意义,观察“铁、Vitc、叶酸速溶冲剂”以IDA患儿的疗效。方法 2950名学龄前儿童接受体检和Hb检测;按全国统一标准计算缺铁性贫血检出率。按照随机原则选择102名患儿分为A,B,C三组,A,B两组投以“铁、Vitc、叶酸速溶冲剂”,疗程分别为12周和6周,C组为对照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各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后采血检测HB,ZPP,SF,EF。结果 (1)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26.27%,其中2岁组检出率高达29.85%;(2)贫血患儿治疗前后SF与EF均呈正相关关系。(3)应用“铁、Vitc、叶酸速溶冲剂”治疗IDA,患儿症状改善显著,无副作用。结论:学龄前儿童贫血的检出率为26.7%;EF对IDA的治疗反应按SF敏感,可作为治疗IDA早期疗效评价指标;“铁、Vitc、叶酸速溶叶剂”治疗IDA具有依从性好,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及服用方便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新兵军训期间伤病情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某新兵连战士在海拔2800m地区军训期间的伤病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并予相应防治。结果高海拔地区的新兵军训期伤病情以唇炎最多见,占93.3%;其次是日光性皮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四肢软组织损伤,分别占21.7%、20.0%、20.0%。所有伤病情经早期确诊,及时处理,最终均获得痊愈。结论高海拔地区新兵军训期间伤情特点与平原相近,而特有的病情主要表现为唇炎、日光性皮炎、冻疮等,这与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寒冷和强紫外线环境有关,充分准备、早诊早治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肖冰 《中国校医》2011,25(7):523+525-523,525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开放性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28例皮肤软组织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法和常规换药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在换药过程中病人的痛苦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瘢痕发生率以及皮肤色素陈着等方面的对比结果。结果结论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开放性损伤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intramuscular adipose tissue (IMAT) on muscle quality (MQ) changes in older adults after 12 weeks of exercise training.

Design

Prospective cohort design.

Setting

Academic health science center clinical exercise facility.

Participants

70 older (mean age 73.4 ± 6.3 years) adults with a history of falls.

Intervention

Resistance, endurance and balance exercise three times weekly for 12 weeks.

Measurements

Quadriceps strength was determined by 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 An MRI of the thigh was used to determin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lean tissue and IMAT. MQ was calculated as the force per unit area of lean tissue. Individuals were stratified into tertiles (Low IMAT, Middle IMAT, High IMAT) based on pre-IMAT levels. Changes in MQ, lean and IMAT were compared across groups.

Result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lean or IMAT occurred in any group with training. MQ increased only in the Low IMAT group. The Middle and High IMAT groups did not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MQ following 12 weeks of training. Low IMAT, pre = 2.7 [0.6] post= 3.0 [0.6]; Middle IMAT, pre =2.54 [0.8] post =2.75 [0.7]; High IMAT, pre =2.6 [0.6] to post =2.5 [0.6].

Conclusion

High levels of thigh IMAT appear to blunt the adaptive MQ response to training. High levels of thigh IMAT may be a potential reason why some older adults do not change their MQ following training. Future research should confirm these results and determine why IMAT impairs MQ and the adaptive response to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针刺组(60例)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60例),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各组分别进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更优于单纯针刺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应用彩色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变化,测定血清激素水平、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观察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治疗后血E_2、P平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子宫及子宫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缩小率分别为30.1%和38.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停药后62.5%患者子宫肌瘤逐渐增大。35%出现潮热、恶心等轻微副作用。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