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长江流域6城市2004—2006年抗肿瘤药物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4—2006年6城市抗肿瘤药物用药总金额大幅增加,上海的用药金额在6城市中居首位,年均增长率达41.13%;抗肿瘤植物药用药金额在各亚类中居第一;紫杉醇、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交替出现在西药金额排名前3位,他莫昔芬始终居于西药DDDs排序首位;卡培他滨的金额和DDDs排序同步增长,来曲唑的DDDs排序明显提高;抗肿瘤中药金额与DDDs排序同步性较好,复方斑蝥的排序逐年上升,而康莱特逐年下降。结论长江流域6城市抗肿瘤药物用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新型抗肿瘤药及抗肿瘤植物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江流域6城市2006-2008年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SSRI)抗抑郁药应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为指标,对长江流域6城市157家医院2006-2008年临床应用的抗抑郁药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结果:城市抗抑郁药的总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在20...  相似文献   

3.
陈冠容  刘立  徐隽 《医药导报》2008,27(2):122-123
阿米三嗪/萝巴新(商品名:都可喜)已在法国撤市,为评价国内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和有效.查阅2004~2006年Medline、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网站(CDER)、中国期刊网,共计80多篇临床应用文献,依据国内长江流域主要6座城市医院使用反映阿米三嗪/萝巴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法国政府药品监管部门认为,阿米三嗪/萝巴新自1978年上市后,经过20多年的临床应用,对批准的3个适应证缺乏有效的明显证据,同时出现罕见的不良反应,决定撤市.国外近3 a来很少有阿米三嗪/萝巴新临床研究的文献;国内文献报道中,临床试验设计大多缺乏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药对照研究(循证医学)的证据.判断疗效的指标大多采用主观评分,缺乏客观指标,其有效性尚不显著.我国在2004~2006年使用量仍保持较高水平.其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值得我国医药界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糖药物应用状况与趋势。方法采用DDDs法、金额排序法和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对比法,对2005-2007年度消耗的降血糖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6年,2006-2007年我院降血糖药的用药频度分别增长31.86%和19.31%,销售金额上升25.80%和19.83%。结论降血糖药物的用量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5.
王砚  向道春  刘东 《中国药房》2011,(42):3948-3950
目的:评价长江流域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长江流域6城市233家医院2007-2009年PPI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PPI的总销售金额及总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奥美拉唑的总销售金额及DDDs居第1位,雷贝拉唑的DDDs由2007年的第5位上升至2009年的第3位;新上市的艾普拉唑的用量增长迅速。该地区医院的PPI销售金额排序稳定,上海地区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40%以上,稳居第1位。口服PPI的DDDs比例达70%以上,应用较多;但注射剂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及DDDs构成比均逐年增加,应用增长较快。结论:长江流域6城市233家医院的PPI应用广泛,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将进一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前后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燕斌  陈美金 《海峡药学》2007,19(8):128-129
目的介绍我院抗菌药物分线管理前后临床用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分线前(2005年)与分线后(2006年)的抗菌药物按照用药频度(DDDs)排序。结果分线管理后抗菌药物占用药金额的百分比下降2.53%,2006年度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中没有出现三线药物品种。  相似文献   

7.
陈平  张邦松 《海峡药学》2006,18(6):172-173
目的了解药品分线管理前后临床用药的变化。方法对分线前(2004年)与分线后(2005年)各类抗菌药物的总用药金额进行比较,并分别对分线前后的抗菌药物按照用药频度(DDDs)排序。结果分线管理后抗菌药物占用药金额的百分比下降3.62%,三线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用药金额的百分比下降10.36%,年度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中,没有出现三线药物品种。  相似文献   

8.
2003-2005年长江流域6城市β-内酰胺类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长江流域6城市157家医院2003—2005年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利用情况。方法:对入网医院目前临床应用的β-内酰胺类品种,从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两方面进行排序。结果:2005年6城市β-内酰胺类用药总额已达19.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了15.7%,其中头孢菌素类用药总额3年中均占2/3以上。在用药金额排名榜中,位居前列的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和头孢他啶等。DDDs排名则显示,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是长江流域抗感染治疗中临床选择频率最高的品种。结论:在当前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抗菌谱广、作用强、使用方便、耐药性低,同时毒性小、ADR发生率低的药品已经成为临床医生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年长江流域6城市口服抗糖尿病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193家入网医院2009年临床使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9年长江流域6城市口服抗糖尿病药总金额为4.9亿元,其中上海地区由于人口因素用药总金额最高。无论是总金额还是各城市金额排序,居第1位的药品均为阿卡波糖,占总额比例达36%左右。总DDDs排序居第1位的药品为二甲双胍,各城市DDDs排序居第1位的药品主要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结论:2009年长江流域口服抗糖尿病药在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市场需求潜力大,高效、安全、依从性好的药物受到临床青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希望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均逐年减少,总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AARG分别为-13.33%和-11.65%。总用药频度DDDs为1785.42万日,总用药金额为27427.14万元。左氧氟沙星位于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的第一位,分别占喹诺酮类药物总DDDs的42.02%和总用药金额的32.72%。结论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虽逐年减少,但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长江流域15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长江流域6城市157家医院2005年心血管系统中、西药药物利用情况。方法:对入网医院目前临床应用的心血管系统药物品种,从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按城市进行排序。结果: 2005年6城市心血管系统用药总金额已达15.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了17.1%。在6城市的品牌产品用药金额排名榜中,络活喜、科素亚、波依定等位居西药前列,而百令胶囊、天保宁、舒血宁等名列中药排名榜首。DDDs排名则显示,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银杏和三七是长江流域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治中临床选择频率最高的品种。在金额和DDDs排名前列的品种中主要包含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肽Ⅰ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等类药物。结论:面对日益增多的药品,选用安全、有效、性价比高、依从性好,同时又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药物是每一个临床医生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黄萍  陈庆宪  谭荣 《中国药房》2008,19(26):2013-2015
目的:了解重庆市调脂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为该类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18家医院2004~2006年调脂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脂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他汀类药的销售金额分别占总销售金额的48.37%、47.74%、61.79%,始终列第1位;其次是中成药类和苯氧芳酸类。DDDs排序列前2位的药品是血脂康和辛伐他汀。结论:他汀类和中成药占重庆市调脂药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3.
我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分别统计ARB药品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和平均日费用;比较2004-2006年ARB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使用情况。结果:2001-2003年ARB平均日费用为7.66元,2004-2006年为6.81元,下降9.79%。ARB类药物每年销售总金额和DDDs均在增长,但增长速度逐年减弱,2004-2006年期间缬沙坦、厄贝沙坦2药的DDDs占总ARB类药物的DDDs的百分比分别为81.20%,82.05%,80.08%。平均日费用ARB类药物是ACEI的1.85倍。结论:ARB作为新型降压药,发展潜力巨大,但其日均费用较高,影响了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2004—2005年我院抗抑郁药的种类、用量、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分别增长24.76%和23.21%:购药金额前3位依次为:SSRIs、其他类和SNRIs,用药频度前3住依次为SSRIs、其他类和TCA。用药频度居前的药物有氟哌噻吨/关利曲辛、氟西汀和阿米替林等。日均用药金额介于0.55~16.08元,购药金额与DDDs序号比在0.67~2.67之间;进口品种用药金额比例大;用药量随季节有所波动。结论: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占主导地位并呈上升趋势,TCA对抗抑郁的作用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南京市2005年循环系统药物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该类药物的研究、生产、销售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2家医院上年度的循环系统购药信息,从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两方面进行排序。结果 2005年22家医院循环系统用药总额已达2.11亿元,较2004年增长了25.7%。络活喜在用药金额排序中位居第一,而硝苯地平则在DDDs排序中名列榜首。在金额排名前列中主要包括CCB、ACEI、硝酸酯类产品,而在DDDs排名前列中还增加了复方降压药物。周围血管扩张药、防治心绞痛药及钙拮抗剂三个亚类用量占整个大类用药金额的68.5%。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循环系统药物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传统中药制剂在这一领域的开发和应用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2005年~2006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我院2年中使用的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排序,并比较其位次比,同时计算每个品种的日治疗费用。结果:2年中抗菌药物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3.56%,45.59%,在卫生部规定的限定标准之内(〈50%);β-内酰胺类应用频率较高,且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量的70%左右;2005年头孢类抗生素的DDDs排序占据前3位,2006年头孢类抗生素的DDDs排序有所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17.
吴祖帅 《中国药房》2009,(8):570-571
目的:评价白内障眼用制剂的临床应用特点及趋势。方法:采用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杭州市19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004~2006年几种主要抗白内障眼用制剂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杭州市19家医院白内障眼用制剂用药频度先升后降,吡诺克辛钠(白内停,武汉远大)一直列用药频度第1位;销售金额逐年上升。结论:杭州市抗白内障眼用制剂使用品种较集中,日均费用从0.08元到1.85元,廉价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占优势,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冯琳  侯孝云  戴惠珍  陶琳 《中国药房》2006,17(2):115-119
目的:评价2002年~2004年长江流域6城市157家医院心血管系统药物应用状况及趋势。方法:利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长江流域6城市157家医院的心血管系统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6城市心血管系统用药总金额达13.6亿元,较2002年增长58.8%,其中抗心绞痛药及血管扩张药、抗血栓药、抗高血压药3个亚类用量3年平均占整个心血管用药的84.1%。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前列中,主要包括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硝酸酯、β受体阻滞药和中药制剂类产品。结论:用药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确切、日均费用低的药物已成为临床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庄健 《中国药房》2009,(20):1539-1540
目的:评价我院调脂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对我院2005~2008年调脂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较2005~2006年调脂药销售金额明显增多,其销售金额占心血管系统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有所增加。2007~2008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位的为他汀类药,其应用得到广泛普及,DDDs上升;贝特类药应用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调脂药应用呈增加趋势,以他汀类和贝特类占主导地位,符合循征医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门诊2004~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的DDDs和销售金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抗高血压药总DDDs分别为420.7、502.58、596.36、707.78万日;总销售金额分别为1 719.21、2 128.62、2 677.47、3 136.92万元。2004、2005年销售金额排序列前2位的是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006、2007年为钙拮抗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结论: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较合理,基本符合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抗高血压用药原则。在品种选择上,体现了有效性、安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