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即时结报已经成为新农合乃至整个医疗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跨区域异地网络即时结报路径设计一直是影响即时结报全面发展的瓶颈和关键。文章就安徽省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特别是省市级医疗机构(异地)网络即时结报的路径设计进行了系统描述和总结。安徽省实际投入应用的“一个通用接口、全省互联互通,一次匹配审核、全省下载通用,各地不同政策、全面实现应对”的路径设计促使其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实现了网络即时结报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贵州省政府向省12届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获悉,在扩大该省新农合信息系统直补试点范围后,贵州已在全省95个重大疾病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即时结报,为下一步全省实现新农合"一卡通"奠定了基础。为加强省内即时结报工作,贵州省大力推进新农合标准数据库建设,目前已初步完成了药品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疾病名称等新农合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起,安徽省开始新农合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即时结报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以某院为例,分析省级医院新农合住院费用即时结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6年郑州市实现新农合全覆盖,2010年全面推行门诊统筹。2011年75家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省跨区域即时结报。新农合筹资水平和参合率连年提升,尤其是2012年,全市参合人数425万,  相似文献   

5.
新农合网络就是指医院采用构健相关机构、对网络信息进行对接、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宣传、对各类结报程序进地优化、全面提升结报的质量以及加强检查和督导等多种方式,对网络即时结报的质量进行持续化改进,新农合网络即时结报提出与应用,不仅给广大农村用户的医疗提供了方便,也提高了医院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医院新农舍网络即时结报的实现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省级和设区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即时结报工作是卫生部对新农合提出的工作要求,该文通过新农合省市级医院即时结报技术模式与医保现行模式的比较,从业务流程、联网方式、接口设计、药物目录匹配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湖南省新农合省市级医院即时结报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和完善域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报销模式。方法:通过建立即时结报补偿、运行和管理"三大机制",统一补偿政策,简化补偿程序,规范补偿管理。结果:有效破解了参合农民域外住院经济负担重、补偿程序繁、结报周期长和监督管理难的"四大"难题。结论:该模式切实可行,深受农民拥护,但作为一种新的补偿运行模式,尚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焦红 《中国卫生》2012,(5):64-65
今年9月,湖北省将实现全省农村居民健康“一卡通”和即时结报,届时,参合农村居民持卡可在所有省级和市州级定点医疗机构刷卡就医、现场即时结报,看病就医大大方便。这要归功于信息化,信息化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落实医改各项任务、提高卫生系统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效率,更带来了医改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合城市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可方便参合农民报账,可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有利于城市定点医疗机构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防范不法分子骗保行为。建议国家出台政策,从2009年起,各省开展试点,3年内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各省建立相对统一的补偿模式。规范的回款机制和转诊制度,改革和完善与即时结报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卫生》2012,(1):44-44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结报,参合农民就医负担明显减轻,报销结算更加方便。截至2010年10月底,全省有29.65万参合人员在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获得跨区域即时结报,补偿金额达11.7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