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服罗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50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方法 分成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口服罗红霉素0.15 g,2次/d,并持续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肺功能的变化,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发生病情急性加重及因此而需住院的次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最大通气量、清晨最大呼气流量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对照组却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加重10例次(4J0%),对照组19例次(76%);治疗组需住院6例次(24%),对照组13例次(52%),两组急性加重率及需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罗红霉素对COPD患者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与罗红霉素对中性粒细胞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治疗的COPD患者60例,其中稳定期患者30例为稳定组,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为急性组,选取肺功能检测正常的同期健康查体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先行肺功能通气检查,肺功能测定有专业人员行标准化操作。ELISA测定血清中PIGF水平。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取t=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稳定组、急性组血清PIGF水平[(28.38±9.49)、(36.88±12.47)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predicted value ratio,FEV1%)(59.52±17.65、53.02±18.39)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组血清PIGF水平高于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血清PIGF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506,P0.05);稳定组血清PIGF水平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601,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血清PIGF水平均升高,且与COPD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IGF可能在COPD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洪达  江莲 《职业与健康》2010,26(4):468-469
目的论证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是否预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功能反应较好,而痰嗜酸粒细胞计数阴性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差。方法28例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设为治疗组,按随机配对原则入选痰检嗜酸粒细胞阴性的AECOPD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均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予甲基强的松龙40mg/d,0~3d后序贯口服泼尼松治疗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出院后院外继续吸入糖皮质激素)及常规治疗共6个月。常规治疗包括:控制性氧疗,抗感染,化痰,止咳,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前及治疗后10、30d测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统计6个月内首次COPD严重急性发作时间和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结果治疗组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有明显提高,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COPD严重急性发作时间〔(106.78±42.52)d〕,较对照组〔(71.44±32.62)d〕明显延长(t=3.49,P0.01),治疗组的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29.6%)明显少于对照组(43.4%)。结论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患者预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和功能反应较好,痰检嗜酸粒细胞阳性是临床COPD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较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长期口服阿奇霉素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均予以相同的支气管哮喘和COPD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500 mg口服,2次/周.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COPD急性加重次数和程度、发作间隔时间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后,共7例患者失访,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观察组和对照组FEV1较治疗前均有增加,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共发生COPD急性加重94次,其中,观察组31次,对照组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87,P<0.01);观察组急性加重发作≥2次的患者占15.4%(6/39),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8.5%(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78,P<0.05);观察组发作程度严重者占10.3%(4/39),亦低于对照组的23.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2,P< 0.05).观察组两次急性加重发作的间隔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SGRQ评分总分为(47.4±1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P< 0.05).结论 对于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长期口服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降低发作的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与小气道改变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11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78例,根据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分为轻中度组(1~2级)47例、重度组(3级)31例,另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患者在入院当日(健康对照组于体检时)完成肺功能检查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分级量表(mMRC)分级和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根据呼出气一氧化氮对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诊断的截断值,将入选患者分为低呼出气一氧化氮组和高呼出气一氧化氮组;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未发生COPD急性加重生存期。结果 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75%pred)、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50%pred)、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一秒率(FEV1/FVC%)在重度组、轻中度组、健康对照组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过程中1例因病情加重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并升级抗生素治疗退出观察,1例因出现心房颤动退出观察,对照组实际病例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半胱氨酸600 mg每日2次口服,连续7d.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d血清C反应蛋白(CRP)、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肺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CAT评分、CR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AT评分、CRP、FEV1%pred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73±4.12)分、(25.38±12.64) mg/L、(9.7±13.4)%,与对照组的(2.95±2.27)分、(21.04±14.35) mg/L、(6.9±1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具有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降低CRP等多方面的作用,可作为COPD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25-二羟维生素D [25(OH)D]与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门诊随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COPD稳定期组)和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收集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4例为健康对照组。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人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水平。根据25(OH)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20 ng/ml)和维生素D不缺乏(≥20 ng/ml)。结果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及COPD急性加重期组的FEV1/FVC分别为70.52±5.08、55.80±3.25、36.72±2.48;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FEV1/FVC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受试者维生素D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COPD稳定期组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FEV1/FVC水平呈正相关(P0.05)。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2、IL-6及INF-γ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6和INF-γ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IL-2、IL-4、IL-6、IL-10、TNF-α及INF-γ水平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COPD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FEV1/FVC呈正相关,但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炎症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喘可治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疗效.方法 COPD急往加重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使用综合治疗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喘可治注射液肌肉注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FEV1%、6MWD及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6MWD及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EV1%、6MWD及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13±13.99)%比(62.89土9.97)%、(463.56±92.16)m比(415.16±92.53)m、(22.52±1.82)分比(25.65±2.21)分](P<0.05).结论 喘可治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加重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对病情的控制有一定的疗效和帮助,值得临床探讨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疗法联合运动想象在老年职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稳定期老年职业性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改良森田疗法干预,观察组采取运动想象联合改良森田疗法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与出院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第1秒呼出的气量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比率(FEV1%)、FEV1与FVC的比值(FEV1/FVC)]检测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50.07±5.36)vs(56.69±7.08)和(47.81±6.91)vs(52.3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FEV1%与FEV1/FVC指标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GRQ评分方面,治疗后观察组SGRQ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41.69±5.52)vs(46.06±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期老年职业性COPD患者采取改良森田疗法与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并促进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高风险患者稳定期治疗的价值,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治疗的600例COPD急性发作高风险的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嗜酸性粒细胞(EOS)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均行肺功能检查,两组依据诱导痰中EOS是否大于3%进一步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对照组均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μg/4.5μg 1喷,吸入,2次/d,噻托溴铵吸入剂18μg,1次/d治疗。EOS组中非EOS增多患者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 ug,1次/d吸入治疗;EOS增多患者给予治疗方案同对照组。EOS组和对照组均治疗48周,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值),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患者COPD的急性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次数。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FEV1、FEV1%和FEV1/FVC均有所提高,但治疗后两组间FEV1、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EOS组COPD的急性发作平均次数为(3.36±1.55)次,对照组为(3.21±1.47)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痰中EOS计数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肺功能、血气分析及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取58例明确诊断为老年COPDⅢ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气峰值流速(PEF))、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②治疗后2h血气分析指标治疗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常规治疗相比能更迅速缓解和控制COPD急性发作,可作为AECOPD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经β-受体激动剂和激素治疗前后,IL-8和IL-10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OP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各28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C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D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比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IL-8和IL-10浓度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的IL-8浓度为(712.57±77.69)ng/L,B组为(735.17±99.53)ng/L,C组为(689.21±97.48)ng/L。D组为(599.37±131.25)ng/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D组治疗后的IL-8浓度显著低于其余三组(P〈0.05)。治疗后,A组的IL-10浓度为(31.96±15.85)ng/L,B组为(32.09±11.53)ng/L,C组为(36.39±17.26)ng/L,D组为(37.04±15.38)ng/L,C组和D组治疗后的IL-10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但是四组治疗后的IL-10浓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患者的FEV1%预测值为(37.94±11.63)、C组为(37.82±12.76),均显著高于A组(29.68±9.98)和B组(33.87±10.07)(均P〈0.05),其余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组间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FVC、FVC%预测值、FEV。以及FEv1%预测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FEV,/FVC则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在COPD的炎症过程中,IL-8和IL-10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素的应用可升高IL-10而降低IL-8的浓度,且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的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宋艳 《健康研究》2014,(4):363-365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治疗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91例社区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实施常规治疗,B组46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施呼吸康复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并进行6 min步行测试。结果 B组治疗后呼吸困难量表评分为(1.88±0.84)分,低于A组的(2.28±0.79)分(P〈0.05);B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峰流速、膈肌活动度均大于A组(均P〈0.05);B组6 min步行距离为(281.1±16.1)m,大于A组的(262.4±15.6)m(P〈0.01)。结论对社区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呼吸康复治疗,可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方法 36例稳定期COPD患者依据肺功能进行分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预计值≥50%设为轻度组(21例),FEV1实测值/预计值<50%设为重度组(15例),与1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共同完成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GSRS)评分,并接受胃电图描记及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肠脂肪酸结合蛋白(Ⅰ-FABP)检测.结果 重度组和轻度组GSR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7.73±4.64)、(14.29±5.44)分比(8.00±2.29)分],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轻度组患者空腹及餐后正常慢波百分率、胃动过缓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VIP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36.07±9.22)μg/L比(44.16±7.88)、(46.53±4.54) μg/L],Ⅰ-FAB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35.80±11.69) μg/L比(27.40±9.53)、(23.58±8.1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和胃电节律紊乱,重度COPD可伴有外周血VIP的下降和Ⅰ-FABP的上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肺活血颗粒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力、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随机研究。将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肺活血颗粒,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1 d、第6个月末,行肺功能检查,通过6 min步行试验(6MW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统计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FEV1、FEV1%、FEV1/FVC%均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变化值(治疗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FEV1、△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GRQ呼吸症状评分、总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GRQ呼吸症状评分、总分变化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MWT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半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肺活血颗粒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表明该药对COPD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研究组)及10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7d两组患者的CRP、DD等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CRP、DD、PaC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02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CRP、DD、PaC02值明显下降,Pa02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DD与CRP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经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是给予常规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祛痰药、激素、氧疗、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因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冶疗组FEV1、FVC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患者肺功能经营养支持治疗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2月确诊为COPD稳定期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NAC治疗1年,观察比较两组FEV1%pred、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及住院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EV1%pred明显升高(P〈0.05),SGRQ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并降低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在进行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持续静脉滴注尼可刹米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治疗6h后,治疗组在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方面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对照组pH值无改善,而治疗组pH值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动脉血氧分压上升[(81.7±6.3)mmHg(1mmHg=0.133kPa)比(50.6±4.3)mmHg,(67.6±7.4)mmHg比(50.8±5.2)mmHgJ和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下降[(49.6±4.5)mmHg比(78.5±10.4)mmHg,(60.8±6.1)mmHg比(76.8±8.3)mmHg],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适合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稳定期患者43例(COPD组),急性加重期患者46例(AECOPD组),选取同期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采集静脉血进行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检测,观察比较三组的观察指标含量及阳性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OPD组、AECOPD组的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增高,且AECOPD组更为显著,而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AECOPD组的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组明显高于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COPD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病情评估及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