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鑫 《家庭医学》2011,(3):20-21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大多数家庭面临着一种困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有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小小的家庭就像一个“角力场”,纷争不断,不仅让家庭成员间多了很多矛盾与冲突,更让孩子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无论政府、社会还是家庭,都把孩子的培养、教育视为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细致、文明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HOLD住感恩     
王凤 《家庭育儿》2013,(4):47-4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教育难题,再加上各种媒体上关于孩子问题的反面报道或是失败的教育案例不断地刺入眼球,让更多的家长越来越无所适从。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责任感问题,要提升孩子的责任感,感恩教育就是基础教育。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许多家庭的孩子在教育上出现了严重问题,很多父母在试图和孩子进行沟通时,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孩子厌学、玩游戏、沉迷网络甚至触犯法律……无论父母做出多大的让步,都不能再唤回孩子的感情和良知,甚至会越来越糟。有些父母甚至放弃工作与生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累死累活的奋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孩子。但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孩子就是不领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面临这些问题而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5.
吕斌 《现代养生》2012,(10):53-54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大幅攀升,随之增长的是再婚率,社会上的重组家庭也越来越多。重组家庭,不仅在结构上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与继子女相处?如何处理双方儿女的纠纷?如何与孩子谈及亲生父母?都是问题。婚姻重组,也许更需要勇气,更需要无私付出。  相似文献   

6.
有些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父亲和母亲在孩子面前常扮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脸谱”,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喝“白脸”。通常都是唱“红脸”的负责管教、处罚,让孩子惧怕;唱“白脸”的负贵说情、调节,使孩子感到温暖、可亲。家庭中父母扮演不同角色,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不管有意还是无  相似文献   

7.
《生活与健康》2014,(9):20-21
2013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宣布,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随后,各地将会相继出台“单独二孩”政策及实施细则。新政的实施,让很多想要两个孩子的单独家庭看到了希望。然而,在计划孕育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家庭结构、婚姻关系、抚养能力、孩子性别、照看、住房、教育等问题,有的夫妇还面临再生育的健康、安全、生育能力等问题。为此,本文从生育健康与安全的角度,探讨高龄生二胎带来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情绪影响极大,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很多父母都在思索自己为什么会存在一些问题,而为何这些问题又在孩子身上重复出现了。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如何才能带给孩子好的传承值得深思,千万别让原生家庭困住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我要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和“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家长?”这两个问题,长久地困扰着很多家长。其实,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要先知晓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都存有误区,家长教育孩子之前,要想好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说,弄明白家庭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如今,多数家长都秉持着一个信念——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又该如何奔跑?跑向何处呢?这是家庭教育的目标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家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可他(她)们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家长头痛。其实没有哪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是"坏孩子",孩子的性格受成长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些与生俱来的"习性",掌握了孩子的成  相似文献   

11.
在孩子的教育上,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两代人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年轻父母总是抱怨老年人对孩子过于溺爱,是“重养轻教”;老年人却觉得年轻父母缺少经验,又不谦虚,难道疼孙子也有错?本刊近期进行了一项“关于隔代教育利与弊”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年轻父母的心目中,隔代教育容易引发孩子的个性、能力、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隔代教育真如大多数年轻父母所担心的那样,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吗?当隔代教育成为家庭必须之选的时候——我们如何扬长避短,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尊重也是爱     
刘敏 《健康世界》2011,(12):84-86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教育也是家庭的中心,家长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呢?到底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让很多家长陷入了困惑。有些家长认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只有及早规划,芽琵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才能育子成才;有些家长认为应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大人完全没有必要包办一切。那么,家长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有了孩子,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成为了每个家庭绕不开的一件头疼事。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经费更是源源不断,在用金钱堆出来的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学区房的选择也是其中的重头戏。买还是不买?顺应潮流还是独辟蹊径?"学区房"是个大问题。学区房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从小我们就被灌输"别输在起跑线上",师长们都爱用这句话来激励我们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大幅度上升,离异家庭的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离异家庭的孩子问题行为远远高出正常家庭的孩子,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压抑、孤独、烦躁、冷漠,而且他们往往学习不好、人际关系差、不守纪律、离家出走,另外,越轨和犯罪行为及心理障碍也较正常为高。可见,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吕斌 《现代养生》2012,(19):53-54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大幅攀升,随之增长的是再婚率,社会上的重组家庭也越来越多。重组家庭,不仅在结构上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与继子女相处?如何处理双方儿女的纠纷?如何与孩子谈及亲生父母?都是问题。婚姻重组,也许更需要勇气,更需要无私付出  相似文献   

16.
王淼 《健康生活》2024,(4):54-55
<正>要热爱生命用心教育孩子是我的父母一直以来教育我的原则。父母让我在充满安全感和令人放松的环境下长大,让我在家庭的格局之外(如学校、社区、社交网络等)不至于迷失方向。父母曾经根据自己的出生背景,不断调整对我的教育方法,并寻找到合适的方式。当然,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摩擦和矛盾,我也会面临与父母争吵的情况,但父母在对我进行教育的问题上意见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先远勤 《家庭育儿》2020,(3):0176-0176
自从国家开放二孩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二孩计划拉上日程。因此,不仅两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物质保障要跟上,二孩的家庭教育指导也需要积极开展—幼儿教师需要借助专业的教育知识与二孩家庭的教育现状分析为各位家长提供有效的教育引导,以期借助详细的二孩家庭教育研究为各个生育了两个孩子的家庭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持、促使每一位家长都可以得心应手地应对两个孩子在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大事小情,进而保证每一位幼儿都在愉快的成长氛围中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8.
农村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他们在行为习惯和心理上产生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有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如何使特殊家庭的孩子走出家庭变故的阴影,让心灵重见阳光,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9.
管静 《家庭育儿》2006,(8):18-19
如今,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对幼儿的英语早期开发教育,但是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英语教育活动认识不一,更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从而容易使家庭幼儿英语教育陷入一些误区。误区一:盲目教育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教育活动认识各不相同,有的家长对幼儿早期英语开发教育活动认识不够全面,觉得让孩子学好英语是为上小学、中学打基础;有的家长则看到别的孩子学这学那,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点什么;还  相似文献   

20.
单亲家庭对家庭每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残缺感,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因此,单亲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给孩子恰当的爱和科学的教育.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告诉孩子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二、用心陪伴,给孩子安全感.三、对孩子的爱要理智,要与规则并行.四、强化孩子的家庭意识,和孩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五、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六、重视性别角色教育,给孩子树立一个角色替代性榜样.不能给孩子完整的家,可以给孩子完整的爱.不能改变现实,可以让内心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