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属心理健康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存质量问卷(QOL-P)、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生活质量总分与PANSS评分呈负相关、与CD-RISC评分呈正相关(均P0.01)。患者家属SDS、SAS、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积极应对评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国内常模比较,患者家属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惧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与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有关,同时应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制订有效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同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8~2009年我们沿用传统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2010年对患者及家属同期采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时、出院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生活质量。对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家属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及家属同期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及家属同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在患者康复作用中具有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家庭环境,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对其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普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同时也影响到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回归社会率和社会功能等康复指标,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为此,笔者对经住院治疗痊愈出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每月1次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及门诊药物治疗1a,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4名门诊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干预组实施为期半年的心理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SAS和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在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比一般人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名门诊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干预组实施为期半年的心理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SAS和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在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比一般人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方法 2013年1—3月随机抽取住院的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6岁以上亲密家属35人为对照组,同时随机抽取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35人为实验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对患者家属测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SCL-90因子得分实验组抑郁和焦虑得分[(1.73±0.41)、(1.50±0.41)分]与对照组[(1.89±0.45)、(1.68±0.3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2、3.265,均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35.00±12.38)、(34.00±11.69)分]与对照组[(53.89±9.65)、(47.76±10.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6、15.67,均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比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更差,在临床上应采取措施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卢丽梅 《药物与人》2014,(12):374-374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精神科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半年后对两组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明显地提高了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身恢复,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很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好地康复。  相似文献   

9.
吴桂华 《现代保健》2013,(23):119-121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临床痊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按患者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家属均给予常规针对性出院指导和一般健康教育。访视组家属在此基础上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家庭访视,观察8个月。于出院时、出院后8个月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访视前两组间SAS、SDS、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8个月时访视组的SAS、SDS评分、GQOL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访视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促进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对照组7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给与一般心理支持治疗,观察组7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促进疗法。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24周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进行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间SDSS MRSS 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时SDSS MRSS GQO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健康促进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宋元成 《现代保健》2014,(26):94-98
目的:为了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院内的康复效果,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4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1例,其中研究组采用作业疗法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观察,并且利用相应的判断标准来作为比较的依据。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DL、NOSIE-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近1年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ADL、NOSIE-30总分和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作业疗法治疗之后,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在院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5):634-635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时长1~2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度、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客观支持度、主观支持度、对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社会支持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将社会支持与常规心理干预结合应用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能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有效提高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栾英 《中国卫生产业》2014,(36):146-147
目的探讨采用心理健康护理模式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心理问题可行性,以期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2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照料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照料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干预。在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照料者的抑郁自评分量表(SAS)、焦虑自评分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评分。结果出院前,两组照料者SAS、SDS评分,GQOLI-74评分,FAD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SAS、SDS观察组(53.34±9.32)分,(50.87±8.48)分VS对照组(59.39±8.78)分,(58.47±9.06)分、GQOLI-74(除外物质生活维度)观察组(284.48±23.47)分VS对照组(228.49±20.18)分,FAD评分观察组(2.39±0.29)分VS对照组(2.65±0.32)分,以上数据均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健康指导可以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从而使得他们能在照料精神病患者中发挥更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家庭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方法将康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对其家属实施为期3个月的家庭教育,随访1年后,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干预组及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较对照组好,物质生活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涉及到心身健康多个方面,家庭教育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效果.方法: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在就诊当天和治疗1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评定一次.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心理干预;对调查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两组第一次评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49,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18,P<0.01);对照组前后2次评定无统计学意义(t=1.253,P>0.05),研究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第2次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9,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改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陶彩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95-3296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对患者居家康复相关知识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110例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家属对疾病知识、药物服用及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缺乏.结论 护士应重视患者家属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不同层次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有效地丰富家属的康复知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患者家属压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家属家庭负担与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甘肃省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5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58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庭负担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采用AMOS 24.0软件探究家属家庭负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患者生活质量、家属生活满意度间的影响路径。结果 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家属的家庭负担和生活满意度间呈两两显著相关(P<0.05),且社会支持量表总分负向预测生活质量量表总分(β=-0.28,P<0.05),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量表总分(β=0.52,P<0.05);家属家庭负担在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在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家属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其生活质量和家属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属家庭负担在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家属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可基于增加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减轻家属家庭负担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增加家属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接收的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优质组和对照组各78例,优质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质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状态以及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87%(74/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优质护理指导和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将8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随机纳入到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护理干预和一般性的访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无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家属的满意度,对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0.
癫痫亲属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癫痫亲属接受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3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9例)和对照组(n=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还对家属采取多种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在治疗前后,均使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并比较。结果治疗后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癫痫患者家属接受心理干预可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充分重视对家属的心理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