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27篇
  3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排牙法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方法:采用上颌排牙法、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为10名无牙颌患者分别制作3副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后,通过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比较不同排牙法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并与有牙颌进行对比。结果:在单侧咀嚼和双侧咀嚼2种咀嚼方式下,全口义齿患者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能均少于有牙颌组,本实验3组全口义齿在3个月后均发挥了良好的咀嚼效能。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全口义齿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能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好于上颌排牙法全口义齿。结论: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的全口义齿排列的人工牙能够减少在咀嚼过程中不利于全口义齿稳定因素的影响,提高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75岁)脑白质改变(WMC)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影像学改变选择WMC患者76例(WMC组)和无WMC者7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WMC组进行影像学Fazekas视觉等级评分,根据评分将WMC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用Logistic法分析WMC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分析WMC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MC组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3、P0.001、P=0.006、P0.001)。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病、纤维蛋白原水平是WMC的独立危险因素。WMC组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画钟试验、6项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8项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等认知功能量表检测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校正年龄等因素后仍存在差异。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老年人WMC有关,年龄、高血压病、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WMC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重度WMC可引起≥75岁老年人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BiPAP呼吸机在撤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时应用BiPAP过渡脱机的可行性。方法:对24例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经鼻(面)罩BiPAP通气辅助撤机。结果:BiPAP通气后收缩压有所下降,舒张压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心率明显下降。血气分析及呼吸功能变化示无创通气治疗后pH值、PaO2、SaO2、VT与机械通气时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脱离BiPAP机后的Pa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创通气1h时的PaCO2上升,其余时刻PaCO2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治疗后的均值有所下降。24例患者除3例因排痰不畅,导致二氧化碳潴留,需重新插管机械通气,其余21例经BiPAP通气1~3d,成功脱离BiPAP支持,自主呼吸及咳嗽排痰均较好,无出现明显的无创通气的并发症。结论:合理地应用BiPAP无创通气协助早期脱离有创通气是可行的,既可明显减少机械通气的应用时间,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又能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允许任何时相的自主呼吸,同步性好,无需应用镇静剂,耐受性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脱机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动态变化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发生的关系,为MetS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及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基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的纵向体检资料,构建2010—2016年动态体检队列,针对4 504名研究对象,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基本描述。采用R3.2.3软件建立联合模型(Joint Model),分析HDL-C、LDL-C的动态变化对发生MetS的影响。结果 Joint Model结果显示,个体HDL-C纵向每降低1mmol/L,发生MetS的危险增加13.99倍(95%CI:9.380 9~20.833 3);个体LDL-C纵向每升高1 mmol/L,发生MetS的危险增加1.365 3倍(95%CI:1.210 8~1.539 7)。结论 HDL-C、LDL-C的纵向变化能够增加MetS发生风险,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冠心病(CHD)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为40例同期到院健康体检者,对hs-CRP水平、Hcy水平进行检查,回顾相关资料。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RP含量及Hcy含量均呈较高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Hcy在AMI疾病类型、UAP类型及SPA类型中呈依次降低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HD疾病进程和转归中,血清hs-CRP和Hcy水平升高对此产生着重要影响,及时将hs-CRP、Hcy浓度降低,是使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得以延缓,治疗CHD的关键。对评估CHD患者临床效果和预后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子宫肌瘤作为妇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目前内科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但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对疾病治疗观念的转变,对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微创有效,能够完全保留器官完整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推崇,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物理热疗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实体肿瘤的治疗[1],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18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对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对10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准备,术后比较2组呼吸道带菌率、发热比例、发热平均天数、咳嗽比例、咳嗽平均天数。结果2组呼吸道带菌率、发热平均天数、咳嗽平均天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与咳嗽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能有效减少术后呼吸道感染例数,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超声与X线、MRI检查的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风湿科治疗的1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检查125个腕关节,分别行腕关节超声检查(A组)、腕关节X线检查(B组)和腕关节MRI检查(C组),统计软组织病变检查阳性率。结果:A组和C组软组织病变检查阳性率(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髓水肿、腱鞘炎、关节滑膜炎等)明显高于B组(P<0.05);C组骨侵蚀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对软组织病变检查阳性率较高,但超声和X线对骨侵蚀的敏感性较低,MRI对骨侵蚀的敏感性较高,临床可首选超声检查,对于超声表现不典型的可疑类风湿关节炎,可联合MRI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LNG-IUS)前后子宫内膜内皮素( ET)含量,探讨子宫内膜ET与使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LNG-IUS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子宫内膜ET含量,根据子宫出血类型分析子宫内膜ET与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放置后1~12个月子宫内膜ET的含量较放置前下降,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ET含量有逐渐下降趋势。放置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ET含量较月经正常及闭经患者的ET含量高。结论子宫内膜局部ET含量高可能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以及放置LNG-IUS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效果.方法: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在就诊当天和治疗1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评定一次.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心理干预;对调查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两组第一次评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49,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18,P<0.01);对照组前后2次评定无统计学意义(t=1.253,P>0.05),研究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第2次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9,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改善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