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本文论述杏苏饮的药物组成及方义,并结合马国义老师的临床经验,对运用杏苏饮加减治疗的3例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小儿疫病     
一、感冒小儿感冒最常见,发热鼻塞兼流涕,偏寒无汗香苏散;夹惊合用抱龙治;稚阳之体邪易干。夹食夹惊为特点。偏热有汗银翘痊。夹食兼服保和丸。如见咳嗽气逆症,更易发展成喘咳,杏苏桑菊可选煎。早期治疗莫迟  相似文献   

3.
目的:治愈或减轻感冒后咳嗽。方法:用杏苏饮加减内服。结果:使感冒后遗咳嗽症康复。结论:杏苏饮治疗感冒后顽固性咳嗽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韦景春 《陕西中医》1999,20(3):109-109
运用杏苏饮加减治疗外感后肺热咳嗽41例,总有效率为97.5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治疗百日咳,和其他疾患一样,应掌握四诊八纲,辨证施治.初起可按照感冒治法,以后可随出现的各种不同症状,选用各种不同方剂加减治之.我常用的方剂如下:(1)本病初起,上呼吸道发炎,微热咳嗽,鼻塞涕嚏等,可选用加减杏苏饮与麻黄甘石汤.加减杏苏饮方:薄荷叶1.5,紫苏1.0,杏仁3.0前胡1.5,桔梗1.5,甘草0.4,陈皮1.5,浙贝母2.0.加味麻黄甘石汤方:麻黄0.3,杏仁去皮尖切碎1.0,生甘草0.4,生石羔打碎1.0,桑白皮1.0.先用开水一茶杯泡,再煎成1/3,去渣,加糖适量.  相似文献   

6.
固表定悸饮是笔者临床根据经方和时方化裁而来,方由清代名医郑钦安的潜阳丹、《医宗金鉴》的封髓丹、《伤寒论》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和《时方歌括》的丹参饮4个方剂化裁组成,该方既具此四方之义,又蕴含有"桂枝加附子汤"之旨,因此即可温肾潜阳,温通胸阳,又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固表止汗.  相似文献   

7.
对《金匮要略·痰饮病》"脉偏弦"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沉"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脉偏弦"重在表述饮邪之偏积,而不像水气病之水气那样泛滥全身。如狭义痰饮之积在胃或积在肠或胃肠俱积、悬饮之积在胁下、溢饮之积在四肢、支饮之积在胸膈等概谓之"偏"。故饮邪为害多偏积于身体某一局部,"偏弦"重在"偏"而不在"弦"。结合临床看,痰饮病虽可见"偏弦"之脉,但多见濡、滑、细、小、沉及双弦等脉,不能囿于"偏弦",主脉不主可见于《金匮要略》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8.
治痰三法方药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化痰 根据痰的不同性质及药物的性能,可分为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燥湿化痰和祛寒化痰。 宣肺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常用具有宣肺化痰作用的药物,如北杏仁、桔梗等。因于外感风寒引起,故常配以辛温解表药如苏叶、荆芥等,方如止嗽散。 清热化痰:用于热痰。热痰多因邪热内盛,熬煎津液,故又常配苦寒清热药黄芩等组成方。如清气化痰丸。 润燥化痰:用于燥痰。常用具有润燥化痰药物如南杏仁、川贝母、瓜蒌仁等。燥痰多由阴分不足,虚火灼烁肺阴所致,故治疗时。常配清肺润燥药,如沙参、天花粉等。方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杏苏饮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典型案例介绍王兰娣主任运用杏苏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王兰娣主任认为本病以肺脾两虚,痰瘀互结者居多,治宜宣肺平喘,调脾治痰,活血化瘀,采用杏苏二陈汤化裁治疗体现"培土生金"之旨。  相似文献   

10.
参苏饮由紫苏、党参、茯苓等药组成,主治体虚气弱、感冒风寒、内有痰湿,是中医临床治疗虚人感冒之常用方剂。为了使其药效得到更有利发挥,我们进行了参苏饮颗粒剂的研制,免疫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参苏丸及参苏片。为控制其质量制定质量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不同产地单味药组方的杏苏止咳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建立快速、高效的杏苏止咳颗粒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DAD法,Thermo Syncronis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0.01%甲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27℃;进样量为20μL,建立杏苏止咳颗粒指纹图谱;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批次的杏苏止咳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杏苏止咳颗粒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13个共有峰,18批杏苏止咳颗粒的相似度为0.951~0.998;通过聚类分析可大致聚成3类;PCA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杏苏止咳颗粒的HPLC-DAD指纹图谱的构建和化学模式的识别为杏苏止咳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常见的末梢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相当于中医的“脱疽”,临床上较为难治。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日益提高,治疗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1990年以来,在内治、内外合治、外治及其它疗法上取得的成就综述如下,供同道参考。1 内治法1.1 分型论治 阴氏等辨证分为家、热、火、燥、虚、瘀、寒热7型,寒证之轻者以三号苏脉饮,中者予阳和汤加味,重者予1号固阳通脉汤。火证之轻者予八味顾步汤,中者拟四妙活血汤加味,重则予顾步汤加味。热证之偏湿热者予舒脉饮,偏气虚者选参竹合剂,偏阳虚者服1号苏脉饮。燥证治以七妙汤加味,虚证选托里消毒饮,瘀证用芪脉饮,寒热证拟芪附汤。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制粒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杏苏止咳颗粒合格率为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制粒的主要影响因素;再以颗粒的合格率和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影响流化床制粒工艺的主要因素进一步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二项式拟合,分析预测最佳工艺。结果: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75℃,进料速度为47r·min-1,浸膏相对密度为1.138(60℃),物料温度为60℃,风机频率为35Hz,雾化压力为0.4MPa。结论: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杏苏止咳颗粒流化床制粒工艺科学合理,优选的工艺稳定可靠,为杏苏止咳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师庆璋  史建宁 《陕西中医》2005,26(9):975-976
我们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时,对因精神因素影响,病程缠绵,病情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以疏肝理气活血立法,遣方用逍遥散与丹参饮合方组成逍遥丹参饮化裁,收到理想效果。逍遥散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疏肝养血之功,主治肝郁血虚之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脉弦而虚等证。丹参饮出自《时方歌括》,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气滞血瘀之心胃诸痛。  相似文献   

15.
李芳  陈道军  陈科力 《中成药》2014,(12):2653-2656
目的检测液体药用聚乙烯瓶与杏苏止咳糖浆药物的相容性是否符合要求。方法采用强光照射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进行药物相容性试验,对液体药用聚乙烯瓶包装的杏苏止咳糖浆产品进行稳定性研究,检测样品的性状、含量、相对密度、微生物限度、p H值及聚乙烯瓶体外观等,验证该药包材与药物的相容性。结果液体药用聚乙烯瓶包装的杏苏止咳糖浆产品在相应试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杏苏止咳糖浆和药用聚乙烯瓶具有相容性。结论该研究方法对研究药用聚乙烯瓶与中药糖浆的相容性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丹参饮出自《时方歌括》,方由丹参一两,檀香、砂仁各一钱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主治心痛、胃脘诸痛,临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丹参饮具有抗心肌纤维化,保护心肌细胞,保护心脏超微结构,保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影响冠脉血流量及阻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儿夏季热为小儿科常见的一种时令病,其中以1——2岁的儿童较多,临床上以持久发热、无汗、口渴、尿多为特征。在中医文献中认为小儿气阴偏虚,阳火偏亢,值此暑令,燥热之气侵袭肺胃,肺胃受邪,则津液被刼而作渴,即所谓热识则津伤,津伤液涸,则引水以自救,甚至频饮频溲,状若消渴,故在治疗方面,古人着重撤热、生津、滋水、润肺。笔者根据上述原则,采用二各汤合医宗金(钅监)儿科心法疳积门中清热甘露饮定名为二冬甘露饮,作为基  相似文献   

18.
笔者临证时将胃院痛分为气滞、血瘀和虚证(包括气虚和血虚)三种类型,辨证施治,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互调气以和血本法主要用于气滞胃痛证,气滞胃痛的关键虽然在气,必然会导致血的功能紊乱。所以治疗气滞胃痛,常采取调气以和血的方法,通过调气(包括理气、行气)达到和血之目的。调气的方药多用香苏饮,药少量轻,不寒不热,不躁不腻。既能理气导滞,又能疏肝解郁。以此方为基础,适当加入通降之品,如积亮、大腹皮、佛手等,组成加味香苏饮,作为治疗气滞型胃痛的主方,本方有行气、和胃、通降、舒肝、止痛的作用。[例一)朱某某,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对儿童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减少误诊,避免抗生素的滥用。方法:选取60例变异性哮喘患儿,服用杏苏止嗽汤,疗程4W后比较疗效。结果:应用杏苏止嗽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中显效4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8.3%。结论:杏苏止嗽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Q-TRAP LC-MS/MS测定杏苏散水提液中活性成分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Supelco Discovery C-18(3μm,2.1 mm×150 mm)色谱柱,以乙腈和水(含体积比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AB Sciex 4000 Q-TRAP型质谱仪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模式对杏苏散水提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分别为63.18μg/ml、0.47μg/ml、1.65μg/ml和0.13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对杏苏散水提液中苦杏仁苷、芦丁、木犀草素和白花前胡乙素这4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