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永兰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2-883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骨科病房实施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照组)和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施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后病区管理、护理质量、护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理纠纷、缺陷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能极大地提高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排班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中对护理的影响力.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产科特需病房全体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特需病房11病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特需病房12区实施传统整体护理.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病区护理终末质量、病人满意度、各级护士满意度及专科护士专业地位对各级护士职业成长的影响.结果 产科特需病房11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后与对照病区护理质量比较:基础护理质量(P<0.001)、特Ⅰ级护理质量(P <0.005)、健康教育质量、患者满意度、各级护士满意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专科护士专业地位对各级护士职业成长的影响显著.结论 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专科护士专业地位的确立增强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促进护士提高学历并努力向专科护士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3月起在我院神经内科ICU实施"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比较实施"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施前后病房的护理质量(包括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危重患者护理、院感管理、用药安全及药品管理)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施后,病房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可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减少工作量,节约有效的工作时间,提高医务人员自身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新冠肺炎临时组建病区应用的效果,旨在为今后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临时病区的管理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在新冠肺炎某临时兴建病区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观察比较该模式实施前(常规病区管理)及实施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标准化管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综合护理质量明显提升。结论 通过在临时病区应用标准化管理模式,使得援鄂医疗队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同时规范了病区管理和护理服务行为,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员参与病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于本院入住的患者及其护士作为对照组,对护士实行传统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将2015年1月~12月于本院住院的患者及其护士作为实验组,对护士实行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包括病房管理、核心制度落实、基础护理、急救物品管理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可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提高护士护理质控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结合神经内科的特点,运用6S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实施近一年,6S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作场所和病房井然有序,工作环境大为改善,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患者、家属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养也得到全面提升,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病房加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管理,采用管理工具FOCUS-PDCA,对科室加床未实施PDCA管理前与实施PDCA管理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管理前加床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96.46%、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94.26%,病人满意度94.87%;实施PDCA管理后加床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98.83%、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97.04%、病人满意度98.71%。实施PDCA管理后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优于实施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病区加床护理安全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韦素琼  李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78-1179,1183
目的探讨实施病区护士长每日访视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实施病区护士长每日访视管理前后护理部质量检查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级护理、病房管理和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护理质量考核平均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在实施病区护士长每日访视管理后均有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区护士长每日访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鼓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病房管理、融洽护患关系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骨科病区护理质量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P<0.01);护理质量在全院的排序位置提前。结论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对实施基础护理的影响.方法 对全院18个病区进行自愿申请,选择了6个病区为试点病区,6个病区为非试点对照病区.所有试点病区取消了护工代做生活护理,患者的护理、治疗均由护士负责完成.在完成了阶段工作后,进行工作总结,将6个试点病区按红灯量、患者对基础护理满意度与未实行优质护理的6个非试点病区调查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试点病区各项护理检查指标均优于非试点病区.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有利于护士与患者沟通,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士自我价值,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质量控制理论在内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施5S护理管理模式的内科病房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5S组,从其他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3个病区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5S管理模式的护理组在仪表仪容、表格书写、基础护理、治疗室管理、设备仪器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得分均优于传统护理管理组,且两组在以上6个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5S护理管理组在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病区环境和综合满意度等方面均在90%左右,远大于对照组各方面的满意度(P<0.05).认为通过实施5S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的语言更加规范,服务态度更好,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2.
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420例骨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并对两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质量考核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及骨科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艳芳  王莉  卫慧敏 《护理研究》2012,26(19):1793-1794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实施"鲶鱼效应"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内科4个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鲶鱼效应"管理,对各病区的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病房管理、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鲶鱼效应"管理的两个病区各方面的护理质量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在危重病人护理、护理安全、病人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护理管理法。[结论]"鲶鱼效应"管理方法可显著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且优于传统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实施“鲶鱼效应”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内科4个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鲶鱼效应”管理,对各病区的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病房管理、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鲶鱼效应”管理的两个病区各方面的护理质量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在危重病人护理、护理安全、病人满意度等方面优于传统护理管理法。[结论]‘.鲶鱼效应”管理方法可显著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且优于传统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S”融合目视化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儿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1月1日—2020年1月31日采用常规病区管理方法,2020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3个月内采用“6S”融合目视化管理,比较实施“6S”融合目视化管理前后的患儿家长手卫生依从性、患儿及家属口罩佩戴执行率及正确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病区护理质量。结果实施“6S”融合目视化管理后,患儿家长手卫生依从性、患儿及家属口罩佩戴执行率及正确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病区护理质量均提高(P<0.01)。结论“6S”融合目视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患儿家长防控意识,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及病区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将病房责任护士分层组合并纳入医疗组与医生同步共同对患者实施医疗护理的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管理后),与传统责任管理模式(管理前)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管理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90.18±3.05)分,管理后平均(97.24±2.78)分,管理后高于管理前(t=5.274,P〈0.01);管理前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平均(88.36±4.11)分,管理后平均(96.91±3.53)分,管理后高于管理前(t=12.420,P〈0.01)。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消毒隔离管理、规范化服务、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病区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知晓率管理后均比管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528,4.773,4.569,5.031,4.983,6.249,7.667;P值均〈0.01)。结论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可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S管理与PDCA循环整合运用在病区现场管理中的效果。方法该院从2018年1月起将6S管理与PDCA循环整合运用在病区现场管理中,对实施前(2017年1-12月)及实施后(2018年1-12月)病区现场管理达标率、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发生率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6S管理与PDCA循环整合运用后,病区现场管理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发生率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6S管理与PDCA循环整合运用,提升了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是投资少、成效大、易用、实用的管理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护理组长在层级管理中实施质控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在层级管理中实施质控的效果。方法 2008年6月本科室开始实施层级管理,护理组长负责质控本组护士的各项工作,比较实施质控前后病区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能力。结果实施层级管理护理组长质控后,病区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能力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在层级管理中,护理组长的质控起到传、帮、带作用,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提高了病区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从实施5S护理管理模式的内科病房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5S组,从其他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3个病区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护理单元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5S管理模式的护理组在仪表仪容、表格书写、基础护理、治疗室管理、设备仪器和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得分均优于传统护理管理组,且两组在以上6个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5S护理管理组在服务态度、护理技术、病区环境和综合满意度等方面均在90%左右,远大于对照组各方面的满意度(P〈0.05)。认为通过实施5S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的语言更加规范,服务态度更好,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为创建护理优质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综合医疗科的8个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4个病区和对照组4个病区,观察组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对照组实行原有的管理模式,将实施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病人满意度、家属陪护率、专业陪护率、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满意度、专业陪护与家属陪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除护理安全均达到100分外,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示范病房的应用,比传统管理模式更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