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凯里市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儿童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11月,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凯里市城区2所监测点学校7岁、9岁和12岁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129人,患龋齿的712人,龋患率为63.06%,龋均为2.01。龋齿充填率为1.10%。其中,乳牙龋患率为51.99%,龋均为1.84;恒牙龋患率为11.07%,龋均为0.17。充填率乳牙龋齿为0.58%,恒牙龋齿为6.81%(P〈0.01)。乳牙龋患率与乳牙龋齿、恒牙龋齿充填率,城区学生均高于城郊学生(P〈0.01);乳牙、恒牙龋齿龋患率女生与男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牙龋患率9岁与6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岁低于9岁(P〈0.01);恒牙龋患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P〈0.01)。[结论]凯里市监测点学校小学生龋患率不高,龋齿充填率很低。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小学生龋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白江区辖区中小学生的龋病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龋病防治工作 ,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统计。 [结果 ]合计检查学生 463 0 2人 ,患龋病14 746人 ,龋齿总数 3 813 6颗 ,龋均数为 2 5 9;8岁学生龋患率最高 ,15岁最低 ;女生龋患率 (3 3 12 % )高于男生(3 0 65 % ) ,城镇学生龋患率 (3 3 68% )高于乡村学生 (3 1 2 7% ) ,深丘地区学生龋患率 (4 3 3 0 % )高于其他地区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青白江区学生龋患率差异较大 ,应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秦皇岛市海港区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笔者于 1997年 6月对某小学学生进行了调查。在受检的 10 5 6人中 ,患龋人数 64 1人 (男 317人 ,女 32 4人 ) ,龋患率为 60 .7%。龋齿总数 14 65颗 ,受检者龋均为1.39。其中乳牙龋均 1.30 ,恒牙龋均 0 .12。 7~ 11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依次为 77.10 %( 165 /2 14 )、79.11%( 197/2 49)、5 8.84%( 163/2 77)、32 .77%( 5 9/180 )和 8.0 5 %( 12 /14 9)。 7~ 8岁组儿童与 10~ 11岁组儿童的乳牙龋患率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2 48.675 ,P <0 .0 0 1) ,7~ 8岁组儿童未检出恒牙龋 ,9~ 11岁组儿童…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其对体质发育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其对体质发育的影响 ,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对 1999年重庆市中小学生贫血现状以及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学生的体质发育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 中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为2 0 .14% ,12岁组的患病率最高 (3 0 .3 9% ) ;女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 (P<0 .0 1) ,城乡学生的贫血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 12岁组城市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 (P<0 .0 5 ) ;贫血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在 14岁和 17岁组明显落后于非贫血组 (P<0 .0 5或 P<0 .0 1) ;贫血组学生的 5 0 m跑和立定跳远在 7岁、14岁和 17岁组也明显落后非贫血组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中小学生贫血的防治工作应从小开始 ,以青春发育早期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淮安市4所小学学生龋齿患病情况,探讨龋齿与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关系,旨在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龋齿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9—2021年淮安市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项目中4所监测小学每年1次的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9—2021年淮安市4所小学学生龋患率为60.35%~68.73%,龋均2.21~2.70颗,龋补率为2.29%~6.02%。6~9岁是小学生龋齿高发年龄段。10~11岁小学生的身高、体重患龋组均低于无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龋组小学生的消瘦检出率(4.84%)高于无龋组(2.44%),超重肥胖检出率(43.21%)低于无龋组(5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92、13.90,P均<0.01),生长迟缓检出率(0.22%)与无龋组(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1.000)。结论 淮安市4所小学学生龋患率处于国内较高流行水平,且龋补率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3年泉州市直学校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和《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要求,对市直12所中小学的30 399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结果市直学校中小学生龋患率为47.8%,龋失率为1.7%,龋补率为9.6%;男生患龋率低于女生;12岁男、女生恒牙龋患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龋补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泉州中小学生龋患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推广防龋措施以降低龋患率。  相似文献   

7.
王萍  田敏  何绍强  胡庆成 《中国校医》2003,17(6):497-497
目的 研究零食行为与龋病之间的关系 ,为洛阳市儿童龋病的预防和龋病危险因子的确定提供帮助。 方法 选择洛阳市城区 3~ 6岁 2 4 3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 ,了解患龋病情况 ,调查儿童零食行为以及零食结构。 结果 儿童总患龋率 38% ,男孩患龋率 38.0 8% ,女孩患龋率 37.87% ,男女孩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0 .0 1,P >0 .0 5 )。儿童零食率很高 ,达到 81.2 % ,男女孩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0 .71,P >0 .0 5 )。食零食组患龋率明显高于未食零食组 ,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132 ,P <0 .0 5 ) ,食零食组患龋率男女孩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 χ2 =0 .0 0 1,P >0 .0 5 )。零食的结构以水果、面包 /饼干、糖果、甜点及冰淇凌为主。 结论 洛阳市儿童患龋率较高 ,患龋率男女差异无显著意义。儿童普遍食零食 ,食零食率很高 ;食零食儿童患龋率明显高于未食零食儿童 ;儿童零食糖含量高、能量含量高。儿童的零食行为与龋病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素珍 《中国校医》2002,16(3):262-263
根据全国及区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的统一部署 ,本文作者于 2 0 0 0年 11月对辖区城乡壮族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状况调查 ,现将龋病情况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选自我区壮族人口比较聚集的平果和百色两个县(市 ) 7、9、12、14、17岁 5个年龄组共 1981名在校城乡壮族学生为调查对象。按《2 0 0 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的要求进行。2 结果2 .1 龋患率与龋均 乳牙龋患率为 5 5 .49% ,龋均 2 .43。其中男生 5 7.69%及 2 .5 1;女生 5 3 .2 4%及 2 .3 5。男女生龋患率差别无显著意义。 (χ2 =2 .3 7,P >0 .0 5 )。城…  相似文献   

9.
乌兰浩特市3~6岁儿童乳牙龋齿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做好 3~ 6岁儿童的乳牙龋齿防治工作 ,研究其患龋因素 ,并制定预防、治疗龋齿的具体措施 ,1999年我们对乌兰浩特市托幼园 (所 ) 34 4名儿童进行了乳牙龋齿调查。结果显示 :34 4名儿童中 ,患龋儿童 2 81名 ,患龋率为 81.69%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5岁组比 4岁组患龋率 (分别为 90 .38%、75.4 7% )增长幅度大 ,6岁组患龋率 ( 91.84 % )最高 ,3岁组最低 ( 72 .94 % ) ,经χ2 检验 ,P<0 .0 5;受检人龋均为 4 .2 9颗 ,5岁组明显高于 3岁组和 4岁组 ,6岁组低于 5岁组 ,可能与 6岁组儿童逐渐养成口腔卫生和混合牙期…  相似文献   

10.
龋病对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危害[1] ,尤其是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中的小学生。本文将 2 0 0 0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中的龋病资料进行分析 ,了解山东省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城乡中小学生龋齿患率、龋均、以及龋齿充填率等情况 ,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和方法根据“2 0 0 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 ,对济南、济宁、烟台、青岛四市的 7岁、9岁、12岁、14岁和 17岁城乡中小学生 5 0 0 7人进行了调查 ,分别记录乳牙龋病的龋 (d)、失 (m)、补 (f)和恒牙龋病的龋 (D)、失 (M)…  相似文献   

11.
王萍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06-1809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中小学生龋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中5 954名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乳牙龋患率为52.1%,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恒牙龋患率为37.4%,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乳、恒牙的龋患率皆为乡村高于城市;壮族高于汉族和瑶族;乳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恒龋患率为女生高于男生。相同年龄组2010年与1995年相比,乳、恒牙龋患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1);失补构成比中,龋补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乡村学生和瑶族学生尤其严重。结论针对目前主要问题,今后防龋工作的重点仍然是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强乡村学校口腔保健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学校口腔保健网等。  相似文献   

12.
贾冠村  杨志海 《职业与健康》2006,22(10):768-768
目的 了解五莲县中小学生口腔疾病现状,为中小学生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分层整群抽取36所学校共16782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按照《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标准进行。结果 混合牙列龋患率为48.59%,其中乳牙龋患率为36.49%,充填率为18.32%;恒牙龋患率为21.21%,充填率72.3l%。结论 五莲县中小学生龋患率较高,应加强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分析1991-2014年间中国汉族7岁年龄组小学生恒牙患龋率和龋均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儿童少年防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991,1995,2000,2005,2010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7岁年龄组共100 65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恒龋患率(DMF%)和恒龋均(DMFT)为指标,分析近25年间7岁汉族学生不同群体恒牙龋患率和龋均的变化趋势.结果 25年间全国7岁年龄组小学生DMF%总体呈U型发展趋势,1991年DMF%为7.9%,2005年最低(3.2%),2014年为5.2%.DMFT基本呈现稳定波动趋势,1991年DMF为0.13,2005年为0.05,2014年为0.11,历年乡村女生DMFT较其他3个群体高.结论 中国7岁小学生龋病问题严重.需要继续完善口腔健康策略,加强龋病防治宣传和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口腔卫生的资源投入力度,降低龋病流行,保障儿童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4.
钟慧彦  钟亚  郝政号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62-1263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患龋及充填情况,为进一步开展中小学生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合理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1年3个监测点社区7所学校的龋齿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浦东新区中学检查13 919人,小学检查8 379人,共22 298人,总的龋齿患病率为36.12%;中小学生的患龋率分别为28.09%和40.9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310,P0.01﹞;中小学生的患龋充填率分别为41.89%和24.8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061,P0.01)。结论预防工作主要以抓小抓早为重点,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取适当的防龋措施、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治疗等都是非常简单却效果明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1995年与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掌握其龋病发展特点、规律及趋势,为该地区防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95年和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龋齿数据,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龋齿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苗族学生龋患率相对处于较低水平(男女学生乳龋患率分别为42.33%和37.37%,恒龋患率分别为10.28%和12.88%),羌族学生乳龋患率处于较高水平(男女学生分别为67.53%和68.32%),哈尼族学生恒龋患率处于较高水平(男女学生分别为24.82%和31.97%)。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患率均属很低水平。2005年与1995年相比,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患率多数出现上升,其中,哈尼族学生出现大幅上升,平均上升幅度变动在19.42%~35.97%之间,苗族和藏族学生乳龋患率出现明显下降。结论10年间西南地区不同少数民族学生龋患率、龋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应针对学生龋齿患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无锡地区婴幼儿患龋情况,为无锡地区保健机构进行低龄儿童龋预防干预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12月到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口腔保健科体检的1114名12~36月龄婴幼儿患龋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14名12~36月龄婴幼儿的患龋率为11.5%,平均龋均为0.4063。最小患龋年龄为12月龄,患龋情况与年龄相关,24月龄后幼儿的患龋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龋程度更为严重,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累计牙位存在差异,乳前牙患龋率明显高于乳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1、61患龋率最高,分别为22.11%和21.78%。结论婴幼儿龋齿预防需将窗口期提前,预防乳前牙龋齿发生是降低婴幼儿患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理州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为防龋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2010年大理州7~17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2 087名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白族和汉族学生乳龋均、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恒龋均、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7~岁,9~岁组儿童乳龋患率达70.00%~76.85%,但12岁儿童乳龋均、恒龋均白族分别是0.33、0.31;汉族分别是0.13、0.37。白族与汉族儿童之间的乳龋患率、乳龋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9、12岁组,乳、恒龋补率又低于汉族。男女之间乳、恒、混合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城乡之间混合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混合龋失率农村均高于城市,且混合龋补率均是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低年龄人群,乡村及白族聚居地中小学校口腔健康状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嘉定区中小学生患龋及龋齿充填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标准,2011年9月一2012年8月对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对其中的中浅度龋齿进行免费充填,治疗前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2011年嘉定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学生患龋率分别为52.57%、65.17%和34.62%,平均患龋率为53.83%,充填率为47.59%、48.92%和65.74%,合计充填率为50-33%,患龋率、充填率均高于2011年上海市平均水平,嘉定区和上海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嘉定区学生患龋率处于较高水平,龋齿充填率较高。应加强中小学生龋病防治工作,降低龋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0年中小学生恒牙患龋情况,为开展学校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6个区7,9,12,14,17岁5个年龄组的2976名在校学生,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并分为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4个群体进行统计.结果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恒牙患龋率为22.38%,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龋均为0.46,12岁学生龋均为0.37;龋齿充填率为33.50%,乡村男生龋齿充填率最低,只有22.14%.结论 北京市学生龋齿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龋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龋齿充填率还很低.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龋齿充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